黃春梅 羅曉東

【摘要】 目的 分析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骨折的護理效果。方法 40例肱骨骨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20例。兩組均采用鎖定接骨板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實驗組采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肩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骨折愈合時間及疼痛程度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95.0%(1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13/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4.1±0.7)個月明顯短于對照組的(5.4±1.2)個月, 疼痛程度評分(2.1±0.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1.1)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骨折的效果較為理想, 同時輔助有效的護理措施可縮短骨折愈合時間, 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復, 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鎖定接骨板;肱骨骨折;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91
肱骨骨折在臨床中較為常見, 尤其在多發骨質疏松的老年人群, 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骨折的療效較為理想, 不僅減少了對軟組織的剝離與刺激, 更具有創傷小、固定效果好等優勢[1-3]。常規護理比較注重疾病的護理, 因此忽略了患者的心理護理, 已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護理干預通過對術前術后進行護理更利于患者預后。在本次研究中對本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鎖定接骨板治療, 然后予以護理干預, 對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肱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采用鎖定接骨板治療,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20例。對照組患者男12例, 女8例;年齡51~68歲, 平均年齡(59.5±7.3)歲。實驗組患者男10例, 女10例;年齡52~68歲, 平均年齡(60.0±7.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鎖定接骨板治療, 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實驗組采取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通常情況下骨折為突發狀況, 因此患者一時不能接受, 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交流, 利用自身優勢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②評估護理:通過詢問、檢查對患者進行全方面的評估, 以此掌握患者的耐受力, 若患者有基礎疾病, 在進行手術治療前應先治療基礎疾病, 以免影響手術。
1. 2. 2 術后護理 ① 病情護理:手術結束后間隔0.5 h監測1次生命體征變化, 高血壓患者應間隔1 h測量1次血壓, 糖尿病患者在三餐前后對血糖進行監測, 嚴格按照醫囑服用降壓、降血糖藥物, 將血壓控制在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 血糖控制在7.8 mmol/L內;② 感染護理:隨著年齡的增加, 身體抵抗能力逐漸降低, 再加上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 術后極易發生各種并發癥, 尤其是感染。術前術后嚴格按照醫囑使用抗生素, 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保證病房的清潔, 定期協助患者翻身, 術后放置引流管, 密切關注引流管、切口情況;③ 康復護理:術后第2天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做聳肩的運動, 術后第3天做肩關節被動伸展、后伸、前屈的鍛煉, 術后1周開始進行肩關節主動外展、后伸、前屈的鍛煉, 術后2周進行肩關節正常運動, 術后3周進行患肢上舉的鍛煉, 先利用健側幫助患側進行上舉鍛煉, 逐漸過渡到患側可主動上舉進行鍛煉;④出院護理:患者在出院時護理人員詳細的向患者講解有關肱骨骨折的注意事項等, 并叮囑患者堅持做康復鍛煉, 定期回院復查。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肩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根據Neer肩關節功能評分標準判定兩組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 優:護理后患者傷口沒有出現感染現象, 沒有發生各并發癥(如肱骨頭壞死、血管損傷等);良:護理后患者傷口愈合有所延長, 沒有發生各并發癥;差:護理后患者傷口愈合比較差, 發生并發癥[4]。②疼痛程度評分。在紙上畫一條橫線, 以數字0~10代表, 患者根據自己的感受圈出代表疼痛的數字, 0代表沒有疼痛感, 由此類推, 10代表劇烈疼痛[5]。③骨折愈合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肩關節恢復優良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95.0%(1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13/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及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4.1±0.7)個月明顯短于對照組的(5.4±1.2)個月, 疼痛程度評分(2.1±0.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1.1)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發生肱骨骨折的因素有骨質疏松、車禍等, 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群中, 臨床治療肱骨骨折的方式有張力帶鋼絲內固定、克氏針內固定等, 但是經臨床研究發現, 各固定方式均有不同程度固定不穩定的情況, 另外在復位時對骨膜造成了大量破壞, 導致術后關節功能恢復不理想[6, 7]。鎖定接骨板是根據肱骨近端解剖形態所制定的一種髓外固定系統[8-10], 具有不需要緊貼骨質、無需行太多骨膜剝離等優勢, 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肱骨頭血供, 降低了肱骨頭無菌性壞死的發生率, 更避免了其他固定方法的弊端。
通過研究證實, 實驗組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95.0%(1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13/2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4.1±0.7)個月明顯短于對照組的(5.4±1.2)個月, 疼痛程度評分(2.1±0.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1.1)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想要提高手術治療質量, 其中護理措施發揮著重要的意義, 護理計劃應詳細周密, 手術前應充分考慮到護理及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 做好術前、術后的護理, 同時合理使用抗生素。護理人員應再三向患者講解康復鍛煉的重要性, 術后早期指導患者進行功能康復鍛煉, 保證患者肩關節功能的恢復。護理高質量的前提是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感情, 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 不僅緩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更是與其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 使患者信任護理人員, 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 提高其依從性, 為術后康復打下了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 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骨折的效果較為理想, 同時輔助有效的護理措施可縮短骨折愈合時間, 促進肩關節功能的恢復, 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孫立男. 舒適護理在經皮鎖定接骨板固定治療肱骨近端骨折中的應用. 河北醫學, 2016, 22(8):1380-1382.
[2] 李云霞, 賈琳, 王媛, 等. 鎖定接骨板治療肱骨近端骨折33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0(24):245-246.
[3] 顏宇. LPHP治療肱骨近端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方法的探討//第二屆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骨科學術論壇暨四川省醫學會第十八次骨科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4:291.
[4] 田彥, 鄭鐸. 整體護理在肱骨外科頸骨折采用LCP鋼板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探討.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0):284-285.
[5] 管云鳳. 肱骨骨折術后的護理體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12(19):170.
[6] 丁香. 肱骨干骨折術前術后護理體會.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 24(6):539.
[7] 鄒云. 鎖骨骨折鎖定接骨板聯合螺釘內固定圍手術期護理效果觀察.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5, 4(8):785-787.
[8] 李萍, 史華芬, 沃紅霞, 等. 經皮微創置入肱骨近端鎖定接骨板的術后護理與康復鍛煉. 中華護理教育, 2013, 10(3):122-124.
[9] 楊益瓊, 鐘小會. 使用微創鎖定接骨板技術(MIPPO)治療四肢干骺端骨折的護理體會.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2, 21(8):133-134.
[10] 周軍, 楊麗, 于寶占, 等. 鎖定接骨板與人工肩關節治療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療效比較分析. 醫學綜述, 2014, 20(5):929-931.
[收稿日期:201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