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館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應將文化館建設融入其中,并且在此基礎上有效發揮其職能,使其能夠全面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我國文化事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文化館 群眾文化活動 特點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升的同時,也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此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文化館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這就需要加強文化館的有效構建,以此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文化館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文化館的主要職能和特點
(一)文化館的職能
在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文化館的地位尤為重要,其是文化宣傳者與推廣者,可在較大程度上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文化館的主要職能是為群眾文化活動提供服務,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創新服務形式,比如書法、美術以及攝影等,能夠對不同地區文化館工作提供有效指導,不但能夠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而且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文化館的特點
1.服務性。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具有一定的服務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對不同群眾文化需求者提供相應文化服務,并在此基礎上組織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這在較大程度上可滿足不同群眾的文化需求,為我國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2.主導性。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還具有較高的主導性,能夠對先進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播與推廣,使群眾對精神文明建設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使群眾認識到社會發展對人們的具體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公共性。文化館的建設目標主要是為群眾進行精神文明服務,這是文化館公共性核心所在。其中,文化館在對外服務的過程中,服務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并且在此基礎上為其提供多樣性的文化生活,這對我國文化的未來發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二、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
(一)服務作用
因我國人口眾多,群眾文化結構層次呈現多樣化,導致群眾綜合素質出現差異性,群眾對文化需求也有較大的不同,因而出現了不同層次以及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在此過程中,需要文化館通過不同形式推動群眾文化活動有效開展,這在較大程度上對群眾文化未來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1]這也需要文化館工作人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并深入基層群眾中,比如鄉村、學校以及企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這對我國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二)示范作用
在群眾生產與生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群眾文化,這也是我國社會長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所以,文化館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抓住不同形式與不同地域的文化活動特點并進行有效組織,在此基礎上向高端文化活動方向發展,以此使文化館示范作用得到全面發揮,同時為文化館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
(三)導向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與傳承,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現代文化開創了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文化館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應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服務的導向作用,在豐富群眾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使我國文化活動向文明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同時,對文化活動導向進行有效把控,為群眾文化活動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文化館建設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具體開展
(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在基層文化建設過程中,基層文化館需要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協調。首先,需要相關部門給予支持;其次,應引進相關專業人才,確保文化館服務質量的有效提高。此外,政府在對文化館支持的過程中,各項費用支出應當根據地方財政收入進行協調下撥,還需要與當地社區以及企業進行有效合作,以此確保文化館服務建設與服務質量。[3]專業人才建設需要根據基層文化館規模進行有效配置,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專業人才結構實施針對性優化。
(二)參與政府部門文化建設
文化館是事業單位,在政府給予資金支持的基礎上還應積極參與政府以及社會文化活動,以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這在較大程度上為樹立文化館自身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文化館還應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比如黨宣、招商引資等文化活動,能夠有效改變經濟落后地區的經濟面貌,達到互利共贏。
(三)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能力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需要經過策劃與準備階段,若在此過程中盲目行事則很難達到文化活動的目的。此外,在策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應當把握整體活動;(2)在對重點文化項目進行策劃的過程中,需要有策劃重點;(3)對具體文化活動策劃需要有規范的步驟與流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分準備。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策劃目的。
(四)文化館群眾服務功能
文化館的建設核心主要是為群眾活動提供服務,因此,應當著重突出其服務功能,并突出文化活動形式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擴展自身的服務范圍,以此為群眾提供更優質、全面的服務。文化館服務具有一定的無償性,所以應確保服務質量,并從服務方法與內容方面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對傳統文化服務模式進行有效創新。比如我國施甸縣文化館建設是國家免費開放項目,其項目內容多樣,有樂器、舞蹈等相關培訓,這在較大程度上為群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服務項目。[4]
(五)掌握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需求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比如群眾歌唱活動、舞蹈活動以及表演活動等。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不同層次的群眾對文化活動需求也有較大不同。所以,文化館在服務的過程中,應當全面了解新時期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并且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基層文化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提高其文化素質。
此外,文化館建設與服務具有較高專業性,這就需要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全面調查。比如可以通過走訪調查與網絡調查的形式對群眾文化需求進行全面了解,同時還可以走訪學校以及企業,使文化館工作人員對不同層次群眾的文化需求有全面了解,再根據群眾需求創新群眾文化活動,這可以為我國群眾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文化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能夠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對我國社會的發展也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新時期背景下,我們需要大力進行文化館建設,在此基礎上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行全面完善,以此確保文化館能夠有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參考文獻:
[1]杜曼.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服務職能探析[J].大眾文藝,2017(17).
[2]于利.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與應用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7(05).
[3]童靜.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基層文化館的作用探索[J].明日風尚,2018(14).
[4]寧平.如何推動文化館實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引導性作用[J].科技展望,2017(21).
(作者簡介:宮慧君,女,本科,晉中市榆次區文化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