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茹
【摘要】小學時期是學習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對于剛剛進入小學的學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尊老愛幼意識、誠信知報意識等,良好意識的培養更有助于成就學生的美好未來。在這一時期,教師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激發他們參與班級活動的熱情,讓他們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增添班級活力,促進班級發展。
【關鍵詞】以生為本 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一、關愛學生,關注細節
(一)重視每一個學生
對于每一個學生,班主任都應該投入足夠的耐心與愛心,不差別對待,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假設班上有兩個學生,一個成績好,另一個成績不是很好,對于他們,在教學方式上可以區別對待,但是在態度上卻不能。成績好的學生犯錯要指正,成績差的學生進步,也要表揚。他們有問題時,不論對待誰,教師都應該拿出最大的耐心去幫助他們。這樣成績好的學生不會過度驕傲,而成績差的學生學習也會漸漸步入正軌。
(二)關注細節
1%的錯誤可能會帶來100%的失敗,由此可見細節之重要,班主任在對待剛剛進入小學的學生時,更應該注意細節。這一時期的學生正在成長階段,懵懵懂懂,許多事情都需要班主任的幫助。比如有人想上廁所但不好意思告訴老師,或自己生病了也沒有發覺,甚至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也不會告訴老師,這就需要班主任足夠敏感,及時發現孩子們的異常。我的班上就有過兩個學生發生矛盾,兩個人誰也不認輸,互相置氣。我發現他們之間不同尋常的氣氛后,將兩個學生叫到一起,仔細詢問了兩人的矛盾,分析了他們各自存在的問題并且與他們共同討論了解決措施,最后兩人互相道歉,成功和解。通過這件事,他們對我更加信任,我也更加感受到了班主任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培養良好習慣
(一)共同配合促進習慣養成
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家長和班主任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兩者的交流極為重要。比如老師可以開一些家長交流會,會前,老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交流會上向家長表達共同促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想法,呼吁家長與老師共同配合。提醒家長在家中要注重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鼓勵孩子在平時要認真完成作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與同學友善相處。班主任在學校期間也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對于班級中的不良風氣,及時想辦法解決,將學生往正確的道路上引導。
(二)結合教學
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同樣強大,而在成為班主任之前,我們首先是一名教師。因此,在平時的授課教學中,要借助課堂向學生們傳達養成良好習慣的意識,同時在課堂上注意糾正學生的坐姿,握筆姿勢以及紀律問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習慣。相信通過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促進孩子們養成良好習慣的事情一定會事半功倍。
三、班級管理的參與
(一)培養參與感
剛剛進入小學的學生,還處于什么都不懂的狀態,對于集體生活也不適應,因此教師要讓他們對班級生活產生參與感,如此才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讓大家愿意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比如打掃衛生,在學生剛剛入學的時候,教師要努力去教他們該怎么掃地,怎么擦黑板,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學會,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教室從臟亂到被打掃干凈的快樂。告訴他們,就是因為你們的認真打掃,才能讓大家在這樣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中學習,從而激發他們勞動的熱情,也讓他們更愿意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
(二)培養班干部
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培養一群有責任心,有威信的班干部可以為班主任提供很大幫助。作為學生,他們可以更好地與同學們交流,也會起著帶頭作用。當教師把一些事情放發給班干部管理時也許會發現,他們做得并不比自己差,不論是上課的紀律問題,還是對于衛生的打掃,亦或是學習上的事情,只要交待了班干部的工作,他們都會很認真地去完成。比如班主任有事情無法管理班級的時候,把一些事情交給他們管理,最后的結果往往都能令人滿意。另外定期也可以召開班干部會議,大家共同交流,一同促進班級的成長。
(三)樹立榜樣
低年級的學生正是懵懂時期,這時的他們對于許多事情的認知都不明確,需要正確的引導。作為除了父母以外與他們接觸最多的人,教師們應該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比如當教師在授課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在聽老師講課時要認真聽講,尊重老師,不能交頭接耳,做其他的事情,那么當教師自己在上課時,也應該認真授課,尊重孩子,端正態度,不能夠玩手機,接電話等。在教育學生們的同時,教師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只有做好表率作用,才能讓學生信服老師的教誨。相信通過老師們這樣的言傳身教,學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四)付出與收獲
不得不說當班主任的壓力的確很大,因為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幾十個學生,同時還要承擔幾十個家長的目光。記得大家第一次進入學校時,學生的眼中有著對學校的期待與迷茫,而家長的眼中則充斥著對孩子的擔心與希望,當看到這些眼神時,我立馬就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與責任之重大。但是在擔任班主任時期,我同樣也有著許多收獲與快樂。尤其是看到剛剛進入校園還是小不點兒的學生漸漸長成祖國最燦爛的花朵,變得團結友善,異常優異時,那種滿足感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的確,當班主任會付出很多,但是看到自己的學生全心全意信任自己,在老師們教導下變得越來越優秀時,突然覺得,當班主任,更多的是收獲。在這期間,我不僅收獲了一群越來越優秀的學生,還收獲了家長們的配合與理解。比如在開家長會時,當講出希望家長配合我們共同促進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時,家長們都十分配合,其他老師講出班級中的一些問題時,家長們也會認真傾聽。
因此在學校里,也許壓力很大,也許工作很多,也會感到很累,但是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收獲,很多快樂。總之,在我的教師生涯中,更多的是收獲與經驗。
總結:在這個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教師一定要信任和鼓勵學生,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將他們參與管理的熱情激發,將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相信這樣下去,班級管理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呂青竹.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7(34).
[2]曹君.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讀書文摘,2016(12).
[3]劉莉.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