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薇麗 李柚兵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為了能夠全方位的培養聲樂表演人才,使其得到聲樂、形體、表演、感情的有機融合和多角度的展現音樂才華。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安排。這不僅僅局限于培訓學生的歌唱技巧,而是要讓學生領悟歌唱的真諦,使得學生們能夠將歌唱和表演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音樂系學生的多角度的音樂素養。使得學生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達到“聲情并茂”的藝術境界。
那么要想達到這一境界和高度,這就需要老師在學生日常訓練中的嚴格要求了。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天資聰慧,有一副好嗓子,所以在實際的訓練之中為所欲為,其實這是不對的,這是對聲樂表演比較片面的認識。每一個學生都需要進行科學的訓練,認真的進行發聲練習,這樣子才能成為這個行業的精英,所以老師們也有責任幫助學生認識到這個問題,必須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學生的藝術性。我們今天不從眾所周知的訓練和練習角度來探討聲樂表演,而是從一些新的角度出發,研討聲樂表演的真諦。我們即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歌唱是屬于音樂藝術中的重要一環,每一個樂章都是作曲家抒發自己獨特情懷的一種方式,他們運用專業的技巧、節拍、速度、和聲、節奏、力度、調式等各種素材而創造出來的特定旋律,是為了能夠讓演唱者和聽眾能夠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情感的。而不是一味的隨意哼唱,所以在藝術的領域,完美的技巧和完美的感情都是不存在的,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創造出完美的音樂,真正好聽的音樂也許技巧并不是那么突出和重要,也許簡單的幾個音符,幾個樂章就能夠牽動人心,真正關鍵的是音樂所具備的情感。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白的是,情感是聲樂表演的基礎,再完美的技巧都是需要以情感為導向的。在舞臺上面自己首先要融入到音樂之中,才能打動人心,讓聽眾感受到表演者的情緒,打動觀眾。音樂史有感情的,任何的歌曲并不是簡單的技巧的疊加,而是深層次的情感碰撞,這也是音樂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這一點其實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很困難的也是十分容易忽略的一點。其實,古今中外的一些有名的音樂表演藝術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所以因為音樂之于人來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學生們想要找到創作的靈感,領悟到音樂的真諦,是需要一定的創作的先決條件的。
古今中外的音樂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熟練的掌握了技巧,還因為他們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音樂不單單是情感的抒發渠道,還是藝術的化身,所以好的音樂史能夠體現出藝術作品的魅力讓人回味無窮的。
那么對于學生來說就要悉心學習各種和音樂有關系的文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提升自己的氣質,這樣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才能夠有充分的自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投入到藝術創作之中。表演者在舞臺、燈光、音樂等等一切氣氛的烘托下能夠表演出打動人心的旋律肯定是離不開演出的實質內容的。我們平時所說的內在實質指的是對人關于外部世界各種矛盾現象的反映,以及人的性格、道德、理想、內心、思想等情感反應所做的理性上的判斷與分析。這是十分重要的必備素養,也是每一個音樂工作者在學習中必須銘記在心的事實。
其實無論做什么工作,認真的態度是最為關鍵的內涵。尤其是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舞臺是一個能夠讓人的優點和缺點同時放大的地方,所以在舞臺上的一切都被觀眾看在眼里。學生在日常訓練的刻苦程度以及塑造的藝術形象成功與否是能夠被觀眾清清楚楚的看得見的,所以對于一些沒有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音樂的真諦的學生,就很明顯的被整個舞臺所淘汰了。不熱愛音樂,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想感動別人卻沒有先感動自己是很容易被觀眾發現的。這些人也就自然沒有掌握到歌曲所蘊含的內容和意義,沒有清晰的表達出音樂本身所賦予的價值和意義。
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嚴格約束學生的一些散漫的行為,這對他們日后的幫助是十分巨大的,雖然不能夠馬上就見到成效,但是在未來學生在舞臺上面表演的時候,很容易被觀眾所察覺到。
綜上所述,音樂是一門有魅力的藝術,教師在教學中教授的一些實質性技巧固然有用,但其實表演的過程中,是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的。舞臺是一個能夠讓人情緒放大的地方,所以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絕對不能夠自己欺騙自己,否定自己,而是要不斷的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