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
【摘 要】近幾年,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尤其是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學生的健康成長受到嚴重影響。高校輔導員是預防危機事件的重要力量,因此,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輔導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以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4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4-01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72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College Counselors
ZHANG Guo-li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77,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ontinuously expanded the enrollment scale,and there are new problems i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In particular,the incidence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events is on the rise year by year,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College counselo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eventing crisis events.Therefore,new challenges are put forward to college counselors' work.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impro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
在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很多事件都可能觸及他們的心理狀態,然而他們缺乏自我調節控制能力,易導致思想、情緒失衡,進而引發心理危機。嚴重危及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會影響家庭、社會、校園的安全與穩定。為了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在學生日常管理中必須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
1 心理危機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概述
心理危機是指個體在遭遇突發事件或面臨重大的挫折和變化時當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1],又難以用自己的資源和應激方式來有效應對當前的處境,進而引起生理、情緒、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功能失調。如果危機過分嚴重,可能會出現過激行為。所以我們需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到提早預防和有效干預,盡可能幫助個體成功化解危機狀態。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或群體,及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全方位的心理援助,使之逐步重新建立或恢復危機爆發前的心理平衡狀態。最大限度預防或減少自傷、自殺或危害他人等惡性事件的發生。
2 輔導員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的重要性
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定位。《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對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明確描述到:高校輔導員是協助學校心理中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初步排查和疏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質。積極引導和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2]。輔導員工作在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線,必須時刻掌握學生的情緒、心理變化,特別是心理危機高危學生,切實幫助學生提升對待挫折的心理適應能力,努力成為學生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 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現狀
大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面臨著學業、就業、情感、人際交往等多方面壓力,但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弱,又缺乏識別心理問題的相關知識的技巧,已成為心理危機的高發群體。如果壓力得不到有效化解,則可能發生不安全事件。我國心理危機干預事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各大高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成立院系心理中心,建立心理工作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但同時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
3.1 缺乏心理危機干預意識
在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中,特別是自殺、自殘事件增多,但部分高校對心理危機的防控意識仍然淡薄,往往當心理問題已經發生時,才急于尋求解決方法,很少采取及時有效的心理援助、危機干預等措施。更沒有意識到如何防范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大多數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生理健康,忽略了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對于學生本人來說缺少心理健康意識,很多學生抵觸心理咨詢,當遇到心理危機時缺少及時尋求專業助的意識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