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微課作為新時期的重要產物,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也發揮出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微課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也改變了在以往教學模式當中語文閱讀學習所特有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極為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通過閱讀來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本文分析了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對其應用意義以及有效的應用策略展開詳細的論述,從而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應用微課的有效性,為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帶來更多的實際性幫助。
關鍵詞:微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在當前時期,微課是信息時代所帶給教育工作者的新興教學方式,并且也是極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微課通過以互聯網為依托,成功地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徹底地豐富起來,進一步貫徹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以歸還學生學習自主性為主要教學思想來展開更高質量的教學。近年來,微課被逐漸引進到國內,在教學中的作用也逐漸顯現。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也還需不斷地嘗試微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意義
語文閱讀教學本來就存在著一定的枯燥性,很難帶給學生有趣的感受,尤其是在教師陳舊教學思路的引導下,更難發揮出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對于事物他們有著自己的認知,在學生進行學習時,經常會認為學習是一件任務,而不是一項充滿樂趣的事情。因此,在進行高中語文閱讀學習時則會產生更多的懈怠心理。而微課的運用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教師合理地設計微課內容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能夠在觀看微課時進一步地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從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除此以外,在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來展開教學完全符合當前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微課對于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導性予以更多的強調,從而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感。高中語文教師通過運用微課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幫助作用。微課存在著一定的趣味性,且相比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微課則更加凸顯其生動性。特別是微課的內容通常都是教師將語文閱讀知識當中的重難點進行整理、制作而成的,學生可以反復地觀看以進一步地鞏固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更益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因此,可以發現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合理地應用微課展開教學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因此,對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將微課運用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也需要教師對此加強設計,以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微課應用的有效性,為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增強學生閱讀學習水平帶來更多實際的幫助。
三、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 學生學習興趣匱乏,參與度不高
為了更為有效地將微課的作用發揮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首先我們要對當前階段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以能結合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情況來設計出相應的應用方案。在當前時期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發現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時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教師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時,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可以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閱讀時,學生的課堂反饋現象不是十分的理想,部分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當中的參與性顯然未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進行學習時的學習熱情明顯是非常不理想的,而這種現象的主要產生因素便是由于語文閱讀學習的本身便存在著一定的枯燥性,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認識又不是十分的準確,通常認為閱讀學習是語文學科當中一項可有可無的學習環節,從而不愿意積極地參與到閱讀學習當中。
(二) 閱讀水平較低,閱讀能力有待加強
在觀察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時,發現學生間還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便是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水平普遍都不是很高。這樣的實際情況則直接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語文本身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更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來理解蘊含在課文和詩詞當中的知識點,而學生未能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在進行閱讀學習時則很難起到較為理想的閱讀效果,從而抑制了其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很多學生之所以不愿意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都是因為其本身的閱讀能力不是很高,導致其基礎知識不是很扎實,在其他學生回答語文教師所題設的閱讀問題時,部分學生很難跟上節奏回答出教師所題設的問題,從而在心理上受到打擊,不愿意再積極地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當中。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當中很難形成相應的閱讀思路,從而在學習新知識點時也無法完整地接收知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要想得到提升則更加困難。
四、 在高中語文閱讀當中應用微課的策略
(一) 設計趣味微課,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眾所周知,在高中階段語文教材當中的課文內容相比于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要更加的豐富,并且在同一閱讀文本當中也可以有多種理解角度,多個視角都能解析出課文中不一樣的內涵。因此,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本身便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成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的另一主要目標。結合于此,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部分教師便會選擇運用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文章來提升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方法難免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感覺到閱讀學習是一種負擔而不愿意進行閱讀學習。因此,微課的出現則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錄制文章相關的背景、人物相關故事、作者簡介等微課,可以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進行課前閱讀,以為接下來的課上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中國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說明文,對于我國建筑有著非常深度的描寫,但是對于建筑方面學生接觸的比較少,在初次進行學習時肯定是難以產生閱讀興趣的。因此,為了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錄制一個相關微課視頻,將我國建筑的景觀亭臺、門窗設計的特點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進行解說,以能引導學生對我國的建筑特點以及建筑類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且,在視頻當中教師要著重展示一些我國的古建筑,讓學生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建立對中國建筑的基礎認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文字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此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微課視頻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產生一定的探究興趣,從而實現其進行自主閱讀學習。
(二) 設計合理微課,拓展學生閱讀視野
微課由于其特有的特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建了極大的便利,在沒有地點和時間的約束之后,學生可以合理地利用起碎片化時間進行微課的觀看,以激發出學生的閱讀欲望來促進學生的閱讀視野能得到相應的擴增,從而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閱讀課文,教師也要運用微課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選用一小段可以利用的時間,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語文資料視頻,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例如,在《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的教學當中,教師便可以給學生展示季羨林先生的《清塘荷韻》的微課視頻,在微課中對《清塘荷韻》的中心思想以及寫作背景進行講解。在學生觀看過微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兩篇同樣的描寫荷塘景物的文章進行對比,通過個人的閱讀可以從中感受到什么樣的情感,以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試析兩位作者描寫的一個景色當中所運用的手法和寫作語言都有著哪些異同。在此過程中,微課不僅幫學生對課文產生了新的認知,對相關文章的閱讀視野也被教師拓展開,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則有著更加實際的幫助。
(三) 巧妙設計微課,化解閱讀教學重難點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材中所設計的重難點很明顯,教師很容易區分,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想要完全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則是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需要高中語文教師認真研讀教材,挖掘教學重難點并且進行合理的整理,通過巧妙地設計到微課當中,落實重難點教學任務,將重難點知識更為清晰地展現給學生,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語文教材當中存在著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閱讀重難點,對于該部分知識學生很難完全進行掌握,學生掌握不好文章的寫作思想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的閱讀教學。微課具有明顯的針對性,教師可以將閱讀學習重難點內容以微課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解決了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點不突出的問題,增強教學內容的層次性。
例如,在進行《滕王閣序》的閱讀教學時,學生對于其中的寓意便很難理解,甚至還有些學生難以讀懂語句,這樣的情況也就導致學生對于文章中所蘊含的一些深刻思想難以準確的把握,從而學不到更多有價值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就要給學生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專門講解這些學生弄不懂、容易出錯的知識點,以能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閱讀。教師將準備好的微課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再一次清晰地看到對詩詞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的分析,在教師針對性的講解下,學生也能理解作者想要通過詩詞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在此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閱讀學習也更加有效化,逐漸達到理想的學習水平。
五、 結語
微課的應用可以通過能夠幫助教師解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瓶頸,通過改變以往的陳舊教學模式,建立新型的教學體系來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進行閱讀學習,也能更為有效地通過趣味的閱讀教學形式激發起學生的閱讀欲望,通過設計出針對性的微課內容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與此同時,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應用微課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時,要以引導為主,通過加強學生的閱讀探索欲望來進一步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快樂閱讀、輕松閱讀,收獲到更多的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馮尚財.淺談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14-116.
[2]陸紅鈴.微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19-20.
[3]胡冰.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書文摘,2015(20).
[4]胡慧萌.淺談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5(30).
作者簡介:
徐智華,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