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摘要] 翻轉課堂在人文通識課的研究比較多,在醫學教育中的實際應用并不多。該文使用文獻計量法,統計中國知網上相關學術文獻的數據,從論文分類數量、引用情況、作者單位、研究內容等4個方面,定量分析翻轉課堂在醫學教育中的研究現狀,希望對醫學院校開展翻轉課堂的實踐應用,醫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翻轉課堂;醫學教育;學術論文;文獻計量
[中圖分類號] R19;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b)-0152-03
該研究在中國知網上檢索文獻篇名,檢索條件:(題名=翻轉課堂)并且(題名=醫學)(模糊匹配),截至2019年4月23日,數據庫中檢索文獻總數是286篇。資源類型分為期刊279篇,國內會議6篇,碩士論文1篇,篩選掉重復內容的文獻,最終確定論文統計數為279篇。通過中國知網可視化智能分析提取文獻主要信息,分別從論文分類數量、引用情況、作者單位、研究內容4個方面展開研究,報道如下。
1 ?論文分類數量
MOOC元年是2012年,關于醫學教育的翻轉課堂文獻從2013年開始出現,各年度文獻數量呈遞增趨勢,2013年2篇,2014年2篇,2015年21篇,2016年62篇,2017年75篇,2018年103篇,2019年17篇。
論文按學科分類,基本上是以高校為主,醫院發表的論文較少。其中社會科學類109篇,醫藥衛生科技類102篇,信息科技類39篇,哲學與人文科學類13篇,經濟與管理科學類7篇,其他類9篇。
由于論文作者意愿不同,研究的層次較豐富。其中基礎研究(社科類)88篇,高等教育研究68篇,行業指導(社科類)研究46篇,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自然類)25篇,工程技術(自然類)研究22篇,行業技術指導(自然類)研究15篇,基礎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研究11篇,職業指導(社科類)研究2篇,政策研究研究2篇。
出版文獻的期刊排序:《衛生職業教育》出版25篇,《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1篇,《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12篇,《繼續醫學教育》8篇,《中國醫學教育技術》5篇,《西北醫學教育》5篇,《中國衛生產業》3篇,《現代醫藥衛生》3篇,《才智》3篇,《醫學信息學雜志》3篇,《中國免疫學雜志》3篇,《包頭醫學院學報》2篇,《中國衛生統計》2篇,其他雜志社發表184篇。
其中核心雜志有《中國免疫學雜志》《中國衛生統計》《解放軍護理雜志》《解剖學雜志》等[1-2],其余多是國家級省級期刊,論文多集中發表于教育類雜志[3-6],也廣泛見于各醫學專業雜志。說明醫學類翻轉課堂的研究相對分散,研究文獻的整體質量不高,嘗試的學科越來越多。
2 ?論文引用情況
由于2013年發表的論文是最早的文獻,所以引用率最高[7-8]。2016年發表的3篇論文是引用含金量最高的文獻[9-11],從作者單位分析,都是本科院校,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綜合素質都較高,有利于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從學科角度分析,醫學英語是與通識課教育最接近的學科,所以更容易轉化翻轉課堂的成熟理論;臨床醫學是醫學生的專業課,以疾病為線索講解其病因病理、癥狀體征、用藥治療、以臨床案例為切入點,配備大量的在線資源,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好地開展翻轉課堂;護理專業應用微課實現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上的死板教學環境,微課濃縮了教學知識點與可視化職業技能操作,豐富了信息化教學手段,利于學生課下反復訓練,培養職業核心技能。見表1。
3 ?論文的作者及單位統計
3.1 ?作者頻次及單位
發表文獻出現頻次最高的是3次,共有12名作者,分別是第二軍醫大學賀佳、吳騁、王睿;濟寧醫學院李春霞、馬群、司傳平、李志華;蚌埠醫學院賈強、關宿東、楊銳、馬善峰;山東協和學院饒冬梅。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不僅重視科研,也同樣重視教學改革,在八年制學生中開展了翻轉課堂嘗試,教改立項有基金資助,成果發表于核心期刊。安徽省的蚌埠醫學院、山東省的濟寧醫學院、山東協和學院這3所醫學院在以教學為本的教學改革上走在前面,持續研究重視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學改革,在生理學、免疫學、機能學、微生物學、局部解剖學、大學英語等學科做了初步嘗試[12]。
3.2 ?以發表論文數量降序統計高校順序
第二軍醫大學9篇,齊齊哈爾醫學院9篇、錦州醫科大學7篇,吉林醫藥學院6篇、濰坊醫學院5篇、蚌埠醫學院5篇、首都醫科大學5篇、新鄉醫學院5篇、濱州醫學院5篇、濟寧醫學院5篇、北京中醫藥大學5篇、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4篇、長冶醫學院4篇、河北醫科大學4篇、第四軍醫大學4篇等。證明第二軍醫大學和齊齊哈爾醫學院學校領導重視教學模式改革,廣大教師重視教學模式改革,多學科嘗試后獲得一定推廣經驗。
3.3 ?發表論文的基金來源情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2項,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1項,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1項,山東省教委基金1項,北京市教委科技發展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陜西省科技攻關計劃1項,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1項。國家已經重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而且已經有了自然基金的項目投入,北京市、江蘇省、廣東省、山東省、陜西省也已經重視,增加了經費的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4.1 ?關鍵詞頻次統計
翻轉課堂256,微課37,教學模式30,教學改革21,醫學教育17,證明醫學教育中微課成為實現翻轉課堂的有力工具。
4.2 ?研究分一級主題和二級主題統計
其中理論研究中教學模式研究和各種教學方法的研究占較大比重。醫學類教育層次分8年制、研究生、留學生、本科生和高職高專幾大類,由于翻轉課堂要求學生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本科及以上學位的實踐研究較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相對來說專科及以下層次的研究較少[13]。教學學科的實際應用,基礎醫學的研究占較大比重,由于醫學院校的基礎教師沒有專業課教學的壓力,可以投入巨大精力完成教學改革,所以相關的成果文獻較多。臨床教學由于更注重臨床疾病的研究,所以教學方面的文獻發表較少。見表2。
通過以上4個方面的數據分析,比較直觀地反映出翻轉課堂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從發表文獻數量來看,呈直線上升趨勢。從發表的期刊質量來看,核心期刊較少,主要文獻集中在醫學教育類期刊。從高被引論文分析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在護理專業、臨床專業學生的醫學英語、基礎課程的嘗試較成功,并取得了可借鑒推廣的經驗。從研究的主題來看,理論研究占大比重,實踐的研究較少,應用翻轉課堂的有統計學、遺傳學、免疫學等大量學科。未來要求我們的教育學家,以解決實際教學難點為目的,以臨床案例為突破口、制作實用性強的微課,真正實現翻轉課堂,為培養具有核心職業技能的醫學生布局謀篇。
[參考文獻]
[1] ?劉錦龍,孫小榮,徐繼輝,等.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醫學免疫學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2):274-276.
[2] ?周曉濤,周文濤,王松,等.基于微課與翻轉課堂的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模式探索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11):1729-1733.
[3] ?左迪,侯健.翻轉課堂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景[J].基礎醫學教育,2018(5):360-364.
[4] ?宋國齊,鄒琳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7(45):191-192.
[5] ?亢東琴,岳樹錦.翻轉課堂應用于醫學教育的研究現狀[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6):19-20.
[6] ?朱敏,王政,厲彥花.醫學人文融入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及效果研究[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9(1):104-114.
[7] ?黃曉鸝,李樹民.基于“翻轉課堂”的醫學信息檢索教學模式構建[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22(11):33-36.
[8] ?張熙芳.改變傳統醫學教育方法—翻轉課堂模式和醫學模擬技術[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3(1):4-6.
[9] ?劉冰.醫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J].外語教學,2016,37(5):62-65.
[10] ?尹戰海,程青青,李志強.基于翻轉課堂的臨床醫學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7):153-156.
[11] ?陶巍巍,劉永寧,丁淑貞,等.應用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改善護理專業學生醫學教育環境和學業情緒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9):1221-1225.
[12] ?馬善峰,賈強,楊銳,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臨床醫學本科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作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 (4):557-559.
[13] ?官杰,姚淑娟,王慧,等.基于QQ群的醫學免疫學課程翻轉課堂實踐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82-83.
(收稿日期: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