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課堂上的教學資源在不斷豐富,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發生改變,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研究情境的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運用,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語文課堂當中,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直觀情境;體驗情境;問題情境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總是感覺語文學科非常的無趣,不如其他學科有探究性、挑戰性,語文課成了學生睡覺的天堂。基于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做出改變,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初中語文課堂上,營造課堂上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學習。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如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上提出三點建議。
一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
21世紀科技的迅猛發展,也帶動了教學模式的改進,其中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在課堂上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聲情并茂的直觀情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學到語文知識,得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提升。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蘇州園林》這篇課文時,首先,我對學生說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蘇州的園林,欣賞蘇州的美景。”這時,我已經將蘇州園林的全景圖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直觀感受了蘇州園林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然后,我讓學生細細閱讀了課文,使學生在感受到畫意美的同時,引導學生理清了文章的說明思路,在對學生介紹文中的蘇州園林之時,利用信息技術配上了蘇州園林的相關圖片,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我對文章做了總體的分析,使學生明白了這篇文章是按照先總后分式的結構展開的。最后,我對文中穿插使用議論、描寫等多樣性的語言表達方式做了具體的分析。這樣,我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使學生領略到了蘇州園林的詩情畫意,激發了學生熱愛我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將直觀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到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
二 通過角色扮演創設體驗情境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新課改中提出的教學理念之一,角色扮演正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有效方法。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課文內容,自己充當導演,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創設體驗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親身體驗文中人物的感受,加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首先,我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在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具體的了解之后,我為學生介紹了作者創作這篇童話的時代背景,使學生初步理解了作者寫這篇童話的目的。然后,我在課堂上開展了角色扮演活動,將文中的角色分配給了學生,對文中的角色做了具體的分析,使學生親身體驗了該童話故事所反映的現實社會的殘酷。之后,我對學生說道:“這篇課文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告訴我們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純潔、純真,做一個真誠的人,講真話。”最后,我將文章中的引子、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都設立了一個小標題進行了板書,使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這篇童話故事的脈絡。這樣,我通過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使學生親身參與到了故事情境當中,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學生深刻理解了作品的寓意,將體驗式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到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
三 活躍學生思維創設問題情境
常常有人認為活躍學生的思維是理科的作用,其實不然,就我國的文學巨著《紅樓夢》而言,有許多紅學家絞盡腦汁也未解《紅樓夢》中的一些謎。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知識,進而逐漸解決疑問,獲取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發現語文學科的趣味性。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首先,對學生說道:“請大家仔細朗讀課文,接下來我會提出問題讓大家思考。”然后,我對學生提問道:“全文寫到了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通過討論后一致確定文中寫到了四次背影,我就這四次背影帶領學生進行了研讀賞析,對學生說道:“這四部分沒有華麗的辭藻,但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之情,這就是偉大的父愛。”最后,我讓學生觀看了《背影》的flash動畫,要求學生寫一篇觀后感,同時希望學生在課下閱讀《朱自清傳》《朱自清散文全集》,以求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這樣,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體味到了文章中所表現的父親深深的愛子之情,將問題情境教學法有效運用到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
總而言之,在如今的初中語文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具有實用性,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在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傳授知識,并不斷設計出新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情境教學法,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世存.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15):1.
作者簡介:楊梅(1991.3-),女,吉林人,中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