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丹鳳
(浙江省樂清市仙溪鎮第二小學,浙江 樂清 325616)
引言:語文微課的最主要內容集中在語文課堂教學片段,微課在運用過程當中通常包括教案、課件等環節,其錄制的內容集中在一個主題,一事一議,對于語文知識進行碎片化的教學,同時通過營造的具體情境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自主化的學習。一般情況下微課所播放的教學視頻應該小于十分鐘。視頻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師講解或動手操作讓學生理解知識的片段。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這種課程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把教學時間進行了縮短,讓學生能夠實現移動化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微課也是新興教育教學方式的代表。
有人把微課比喻成是吃自主餐,吃過自助餐的人都知道,在使用自助餐的過程中,顧客可以自由選擇菜品,而微課于此相似之處在于,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要學習的課程或者知識點。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于某一知識進行掌握。減少上課時學生走神的現象發生,從而讓學生感覺在微課學習課程當中收獲很多,提高學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常常把最精簡,最重要的知識點融入所制作的課程當中,這就使得微課往往是短小精悍的,這就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內容,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1]。
在語文教育教學實施過程當中融入微課,能夠實現“每個人都可以學,何時都能學,何地都能學”的學習期望。采用微課的形式對瑣碎的語文知識進行講授,把一些重點、難點知識編成微課視頻然后放到班級群里,讓學生自己去下載學習,大大方便了學生學習語文。微課的移動化終端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實現在任何場景下的學習,在家時,睡覺前,坐車時,地鐵上,吃飯前后。這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微課對于學生更加科學的學習語文具有重要作用,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在微課的教學實施過程當中,一些教師反映學生學習微課會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在上課之前用微課激發學生對于本節課程內容的興趣,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正式的上課過程當中能夠更加有效的進行語文知識的講授。例如,教師在講授《靜夜思》時,可以把網上的專業人士朗讀的音頻融合詩人對月思親的動畫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詩歌的主旨情感和朗誦技巧。通過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信息科技技術也日益融入教師教學當中,多媒體技術,微課技術,慕課等多種新興教學方式呈現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不得不學會掌握微課的制作技術。教師通過制作微課能夠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地把現代科技與語文教學進行結合,提高語文授課的課堂效率和授課質量。
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能夠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傳統教學觀念中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教師的講授,對于學生自發的預習重視不夠,就算有學生能夠自發學習,但是在缺乏老師指導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的效果往往也不好[3]。即使有些教師想要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與預期也有很大的偏差。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小學生的自律能力不強,另一方面則是教師的引導方法不正確。運用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導入型微課的主要目的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激發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同時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能讓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的導入課程內容,節約上課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導入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導入內容與課程有關,二是導入內容與課程無關。通常情況下,利用微課導入課程時常常采用第二種導入方法,例如在進行“我的繪本”這節課時,利用微課視頻展示各種手工制作的繪本,激發學生自己制作繪本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完成這節課。
復習是語文學習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一些需要背誦的課文或者需要記住的詞、字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往往不能達成,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課下復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而通過微課,教師可以定期進行總結,把一段時間內學習的重點,難點制成微課,用視頻這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起到督促學生復習的作用。
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僅靠教材內容是很難實現的,必要的知識拓展對于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微課進行課程拓展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對于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例如在學習“二十四節氣”一節時,教材上只有二十四節氣歌,可以精選出二十四個節氣中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感受中國氣候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樣能夠更高效的讓學生學習二十四節氣。
在國家全面推行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微課程作為一種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對于微課這種新的教學方式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