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后祥
(重慶兩江新區民心佳園小學校,重慶 兩江新區 401121)
新課標的修訂是在國家各級教育部門、教研團隊以及學校教師,認真總結和完善了10年的所形成的題綱。此課標的修訂,經歷了中小學教師的實驗和課程教研專家的調研,是在全國廣泛征求教研學院、學校老師等等的意見基礎上,不斷完善起來。學校體育教師應依據新課標的精神,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有創新性地設置和選擇教學手段和教材,并進行有效的備課上課以及課后評價,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能將這些步驟理清,那在后面課程的實施上就能很好地貫徹“課程內容”中四個方面的目標,以利于更好地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1]。
教師培訓是為了讓老師理解新課程、走進新課程、提高新課程實施能力的基本途徑。《新課標》的出臺,受到了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歡迎,由于體育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在理論面前是贊同,實踐起來卻是很迷茫,還有一線教師對新課標的課程內容、目標、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產生質疑,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大多是培訓不力造成的。因此,新課標的具體實施策略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在培訓開展之初,要對培訓教師進行調查,從中了解他們的培訓需求與培訓期望,來制定可行的培訓計劃;在整個培訓中,避免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還應重視教學過程中對于案例的研究、教師之間交流與反思為主,采用啟發性、引導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期間收集培訓過程之中的信息和出現各種的問題,以便以后能調整培訓內容與進程;培訓結束后,對整個培訓進行效果要進行評價,確保之后培訓工作的可持續以及全面發展。同時對培訓專家也要做相關的好培訓,培訓專家也應本著對歷史文化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中小學體育教師負責的態度,把握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做到解答疑惑,解決實際的問題[2]。
在新課標的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從被動學習體育向主動學習體育的這個過程的轉變,改變學習行為和學習態度在實際的課程學習中還是會出現學生喜歡體育然而不想上體育課的現象,經過研究發現這一原因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學校的硬件設施不足和軟件設施跟不上造成的。從受場地設施、器材的不足限制,老師上課只注重課程形式的創新,而非課程的實際效果。上訴所說的“硬件"指學校體育所需的器材、場地、活動室、圖書、體育服務設施等。“軟件”指支持學校開展體育順利開展活動的各種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等。此外,擁有體育用品商店、游戲、健身、室內體育館等服務空的學校體育設施,無疑都對學生學習體育提高極大的興趣。軟硬件的建設是保障學生學習體育的基本條件,其建設情況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生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各地方教育機關及部門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安排和課程實施的需要,構建出“當地教育局參與,學校執行管理,體育與健康課程教研組來具體實施,體育老師嚴格執行”的課程實施和學生互動的實施評價體系。
學校也得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比如師資力量、場地器材、學生基礎、中考體育加試。首先,建立起嚴格的監管制度,監管能達到目的為了督促教師認真上課、監督課程安排、處理好新課標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完善對學校體育方面的法制制度。學校體育的發展與法制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體育課程實施過程以及課余訓練與競賽活動中,都是存在著明顯的規則,法制教育法制制度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在《新課標》中課程名稱、課程價值、課程定義、課程基本理念和學習領域劃分等方面作了重要修訂,在基礎教育課程中體育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課程的改革中體育課程改革同樣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的正式頒布與實施過程中必能掀起一輪改革風潮,各級教育部門、學校以及學校體育工作者夢只有不斷加強學習和培訓,制定可行的實施策略和安排,方能促進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通過實施《新課標》期待我國青少年整體體質能有一個更好地提升、改變體育教學中課堂學習實施中能有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