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英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東園鎮八字渠小學,寧夏 中衛 755000)
前言:微課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國的教育專家戴維.彭羅思,設計的初衷是想將課程內容和目標進行有機結合,對課程的中心內容進行整合,借助于現代技術手段完美呈現給學生,成為教學的一種新型輔助手段,其新穎程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呈現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然而,微課應用范圍的廣泛便足以看出其在教學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
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對其進行細化、深入進而開展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制作微課短視頻,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課程內容核心,實現自主學習。
①時間短,但盡顯精華。微課的教學一般掌握在5-10分鐘為宜,其教學方式不拖沓,利于學生集中精神。
②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教學過程圍繞一個重點,分析到位,突出中心思想,利于學生明確主題。
③內容簡潔,形式多樣[1]。幾分鐘的時間集中處理一個難點,對其進行加工和濃縮,在表現形式上抓住學生眼球,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
④媒體性強,易于傳播。微課短視頻所占空間小,便于儲存,攜帶方便,更能夠實現資源共享。
⑤制作簡便,自主性強。學生可以通過多方面途徑和設備制作,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⑥經典示范案例。微課的內容具有真實性,具體化。
(一)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作為研發微課的主體,盡可能的提高專業水準不僅是對學生的負責,同時才能使自己有所成長,選切合主題的內容也是對教師的一大考驗,搜索課題相關資料和素材,進行精心選拔,整個過程中也是教師對經驗的積累過程,此過程可以開拓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學嚴謹性。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轉換角度,盡量以學生的思維看待問題,把握學生心理,將微課以學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呈現,從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后針對具體課程具體分析。
(三)研發專業的小學微課平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建立非營利性的優秀小學語文微課平臺,為教學資源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望相關教育部門可以充分認識微課平臺的建設帶給學生的效益和資源,加大對微課建設的投資力度。其平臺的建設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課上遇到的所有問題,以便找到供學生參考的資源[3],合理利用,解決問題,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而小學語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課文的理解及寫作能力,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理解程度應成為任課教師考量的重點。首先,將課文中需要重點教學的段落放到微課中,教師搜集資料重點表達其中心思想,突出文中的各種描寫手法,進行一一細化,進而展現課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加強對課文的理解。以《少年閏土》中的一段為例,“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此段中可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有幾種描寫手法,然后利用PPT和微課視頻的結合說明其手法的運用為文章所增加的色彩,及其文中開頭環境描寫的作用,將寫作手法一覽無余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潛移默化的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微課的目的是更好的輔助課堂完成教學內容,而不是完全的替代課堂基本教學模式,因此在微課教學手段的應用過程中要正確利用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和微課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才是微課教學方式存在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