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菁菁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zhèn)第六小學,浙江 平陽 325400)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質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一定要能夠抓住教育改革的實效性,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教育,為學生的基礎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主旨目標。
在現(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大多都是講解理論知識,較少讓學生進行實踐性的學習,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效率不太高,不能正確地領悟德育工作的意義。其次,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在校時間比較短,學校往往都安排了滿滿的課程,忽視了德育教育工作,而且學校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監(jiān)督也比較薄弱。因此,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顯得極其重要了,小學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德育教育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熏陶,還可以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并寫觀后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是學生學習知識、樹立三觀的重要時期,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有一些小學班主任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在管理班級時缺乏正確管理措施,導致班級管理出現(xiàn)問題,農(nóng)村小學校園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也相對較難。雖然近些年國家對農(nóng)村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與城市小學相比,農(nóng)村小學對班主任的管理還缺乏相應機制,而且有許多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本身年齡偏大,學歷和專業(yè)知識能力不足,缺乏現(xiàn)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單一原始,有的甚至沿用學生不聽管教就體罰的不當教育方法。這些都導致學生與班主任之間存在隔閡,不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多元化教學,是指小學班主任根據(jù)現(xiàn)階段下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推送一些時政熱點新聞,對學生進行翻轉課堂教育,增強學生的實踐性。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去搜集一些感動中國人物的偉大事跡,并結合身邊人的事跡進行自主學習,然后整理素材進行演講。在演講完以后,再講一下自己通過這些事跡的學習收獲了什么,以及以后自己該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去實踐德育教育,做一個社會需要的人。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利用戲劇的形式讓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在扮演的過程中體會主人公內心的想法,并且結合德育教育和我國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故事來學習其中的真諦。學生可以利用戲劇形式來表演“孔融讓梨”,學會尊老愛幼,學會禮讓他人,做一個懂規(guī)矩有愛心的好孩子,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傳播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傳承下去。
合理化教學是指小學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適當?shù)亟Y合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對學生開展一些實踐性的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熏陶,讓學生學習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小學班主任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活動,比如:“節(jié)日花燈、剪紙文化”等,因為小學生天性愛玩,開展這樣的活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德育知識。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剪紙文化的實踐活動,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素材,讓學生觀看剪紙的小視頻來學習,然后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剪紙,剪一些自己喜歡的圖片?;顒咏Y束以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理論知識,告訴學生剪紙文化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直流傳至今,而且剪紙在古代民間的運用非常廣泛,比如: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自己動手剪窗花等。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創(chuàng)新化教學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隨著時代的變遷,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也在不斷地變革,小學班主任一定要學會創(chuàng)新,緊跟時代的步伐和潮流,制定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德育教育模式,來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作為班主任一定要能夠掌握學生學習的所有信息,并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親身體會身邊的人和事,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德育活動,不斷加深自我認知。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與德育教育有關的主題班會。班主任可以根據(jù)當下的時政熱點話題為學生挑選一些視頻供學生觀看,比如:播放港中澳大橋建造過程的視頻,讓學生感知我國經(jīng)濟的崛起以及不斷快速發(fā)展的過程,讓學生產(chǎn)生對祖國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然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去搜集一些我國近年來的豐功偉績,并進行自主學習,寫一篇觀后感。
總之,德育教育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主旨內容,教書育人是教會小學生該怎么做人,怎么學習。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教育不僅需要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還需要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樹立德育教育的價值觀念,磨礪小學生的意志,讓學生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養(yǎng)成好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教育事業(yè)一定要學會創(chuàng)新,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是一樣,一定要學會結合時代的變遷,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