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蘭蘭
(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漢語言文學是賞析古今詩歌、小說、散文等眾多的文學作品,研究中國語言的詞語、句法,熟悉有關編輯出版的基本知識的一門學科。通過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可具備扎實的漢語言功底和較強的寫作能力,進行編輯出版工作也會得心應手。新課程對教師角色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即要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使他們走上崗位,就能獨當一面、獨樹一幟地開展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工作,這意味著對我們漢語言文學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包含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課程。在教學中對課程進行優化應充分考慮:精簡課程內容,每門課都要根據對本崗位最新知識結構的分析來設計教學內容,強化核心內容;優化課程結構,設計課程內容體系;整合各課程之間內在聯系,避免內容交叉重復。在漢語言文學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進程中,書面寫作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等已經成為它最基本的專業素養,因此將課程整合形成經濟實用型課程體系是符合新課改和時代要求的重要舉措,必須在加以分析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設置和確定,為課程內容的設計做好鋪墊。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要把課程內容的編制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緊密地結合起來,找出其中的欠缺點并且加以完善,為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提供催化劑的作用;時刻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前沿的學術話題等動態,并且恰當地將這些內容整合到課程教學中去,保持漢語言文學的新鮮性和時代性;在教學課程內容的設計和確定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對學生閱讀鑒賞、溝通交際、管理策劃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身要求學生具備豐厚的文化底蘊,極強的文化特征,其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對漢語的感情,并影響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中要關心學生的自身及其發展。親其人,信其道,愛就像一盞燈,給學生帶來希望和光明,讓他們有了勇氣并樹立自信。漢語言專業教師應具備感人的力量,誠懇富有激勵性地把思想和靈感貫徹到自己的語言中去,使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來打動學生的內心。教學中不能只做滿足于文化的傳聲筒,而且要適當地通過文化評論等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并對社會文化現象進行探索。作為漢語言專業教師應有強烈的創新教育意識,思想上勇于開拓,力求提出獨特的、新的教育活動思路,潛心實驗,行為上善于探索,在教學中不斷拋出新觀點,激勵學生們也去發現、思考、創新,給予其震撼。其次,要發展創新思維能力,勤于思、敏于行,以其豐富的知識做背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真實地感受到教師的愛,享受到學習漢語的樂趣。能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下自如地運用漢語表情達意,創造漢語言文學課堂和諧自然的學習氛圍。這就要求漢語言專業教師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只有言行結合才能讓學生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動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科學技術的運用能充分展現出其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使得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和手段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學素養并且獲得扎實的文學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推動力,不僅可以促使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革和創新進程,而且可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與時代發展的步伐并駕齊驅。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課本中的文字與鮮明的視覺、聽覺形象充分地結合起來,將作品中所要表達的場景顯現出來,不僅可以輔助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作者的思想,而且使學生仿若身臨其境,獲得最佳成效;教師要確定某個課堂主題所需要的信息資源,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網上檢索和討論,在課堂中與學生交流經驗和知識成果,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從而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創新教學手段。
漢語言文學內容的創新和課程設置并非一日之功,從實用性的角度,應提高學生本專業的應用能力,從創新的角度,應進行教學內容創新,并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漢語言專業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慢慢探尋和總結,優化課程,不斷豐富和更新學習內容,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和課程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