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針對電力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多位一體功能不明顯、共享性效果難以實現、通專技能訓練關聯性不強等問題,從深化實踐場所內涵建設、采用“雙線”管理模式、構建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實施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關聯訓練等方面論述電力類專業多位一體共享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電力類專業? 多位一體? 共享性? 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C-0055-03
實踐教學在高職教學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不可忽視的環節。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電力產業進入增容改造建設蓬勃時期,隨著新技術在電力產業的革新,對電力生產一線技術工人要求越來越高,這也要求學生在掌握扎實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較好的專業實踐技能,擁有相應高壓電工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加上高職院校需要深入融合企業,建設產學研培基地,提升自身社會服務能力,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因此,只有建設具有實習、實訓、生產、培訓、技能鑒定、技術開發等多位一體的共享性實訓教學體系才能滿足上述多功能需求,達到培養專業人才和加深校企合作的目標。
一、多位實踐教學功能環節的獨立性
多位實踐性教學功能環節本身具有各自獨立性,具體表現為:
第一,實訓環節主要完成特定的課程實操任務,主要讓學習者掌握實際生產現場的專業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方法,配合專業分析手段,對實際現場問題進行分析處理,最終能解決問題。但單純的實訓并不能使學習者對實際整體生產概況有所了解,特定的實訓內容又不能對技能鑒定環節進行全覆蓋。
第二,實習環節既可以是對實際生產現場流程的認識學習,也可以是對實際生產現場簡單工序的重復實施,主要讓學習者掌握生產流程,了解本專業知識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情況,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后續技能鑒定的實操基礎。但走馬觀花式的認識學習或簡單重復性的流水線操作不能達到對學習者深入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要求,學生對技術開發環節只有表象認識但深入性不足。
第三,生產環節主要對電能的生產、傳輸和分配設備進行運行與維護服務,主要讓學習者掌握電能生產運行與維護工作流程,同時熟記電力生產的安全規程,并能夠理解生產性停電或短路故障等問題查找、分析與處理方法,但生產的單一性不能滿足各類實訓環節需求,對專項技能的培訓環節的指導深入性也不足。
第四,技能鑒定環節主要對特定電工操作類工種進行技能鑒定考證服務,主要是讓學習者掌握不同工種所必需的電工操作安全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能夠運用電工器具完成既定任務,但對生產功能環節服務性不足,也不能為技術開發做進一步的指導。
第五,技術開發環節是學習者對已有設備或生產運行模式的功能改進,主要讓學習者能夠將專業技術知識應用在行業產業領域。但該環節對專項實操技能培訓功能環節和特定工種技能鑒定功能環節支撐力度不強,無法鍛煉學習者的崗位實際動手能力。
二、電力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多位一體功能不明顯
目前大多數電力類實踐教學是基于特定目標建設,表現出單實訓場所對應單實踐功能,彼此之間前后銜接性和關聯性不強,整體多位一體功能不明顯。如針對培訓功能環節的實踐,一般只建設服務于特定崗位的實踐教學場所,實訓、實習、技能鑒定等其他功能環節難以融合,每個功能環節的實施只能在分散的場所進行,且同個功能環節不能在其他實訓場所展開,又加上實訓實習場所建設專業環節數量不足,部分功能環節難以在校內實施,只能在校外開展,使得現場教學既增大了物理距離,又不方便頻繁使用。另外,功能環節實施的單一性,導致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交叉不足,往往出現前后脫節現象,學生在一處場所的知識不能在其他場所得到應用,容易產生知識學后忘現象,不利于學以致用。
(二)共享性效果難以實現
教學體系的共享載體體現在硬件和軟件共享上,硬件建設上首先具備與緊貼實際生產現場崗位的實訓實習場所,其次具備知識技能能夠在不同實訓實習場所應用的連續性功能,最后是具有開放式構建實訓實習場所和共享性的實訓實習場所管理模式;軟件建設上主要具備配套的開放式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包含多種類型教學資源,具有多樣性的呈現方式。一般而言,實訓實習場所在建設初期的前期調研充分性不足,內涵設計不夠深入,教學實踐的連續性無法保證,是難以實現共享的主要原因。教學體系共享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和企業人員,每人對實訓實習場所及其內涵需求不同,加上各個功能環節針對行業產業學習內容不同,沒有系統性規劃,是達不到共享性需求的。
(三)通專技能訓練關聯性不強
電力類專業技能訓練分為通用技能訓練和專業技能訓練,通用技能為一般電力類基礎技能,具體為電工儀表操作技能、高壓工器具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護工器具操作技能等,專業技能為電力實際生產崗位的操作技能,具體為發電機檢修操作技能、變電站運行操作技能、高電壓試驗操作技能等。若實踐場所建設只具備獨立的功能性,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在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三個維度學習互通上會出現斷層,專業理論知識沒有在技能層面發生遷移,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分別僅限在固定場所得到訓練,兩者關聯性不足,往往造成學習者兩種技能得不到反復訓練鞏固,技能操作水平不夠扎實。
三、電力類專業多位一體共享性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構建
為充分利用全仿真物理實踐條件和網絡化實訓教學資源平臺,解決實踐教學體系多位一體功能不明顯、共享性效果難以實現和技能訓練關聯性不強等問題,本文提出構建電力類專業實習、實訓、生產、培訓、技能鑒定、技術開發等多位一體的共享性實訓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實訓場所采用共享性實訓室開放運行管理制度和系部—團隊—教師管理制度的“雙線”管理模式,并從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三維度對通用技能訓練和專業技能訓練進行功能關聯,從而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和受訓人員的實踐能力。
圖1? 多位一體的共享性實訓教學體系圖
共享性實踐教學體系以全物理仿真的電力技術綜合實訓基地為依托,該實訓基地包含110kV變電站、220kV變電站二次保護系統、輸電線路運維實訓場、生產性光伏電站、高電壓技術實訓室、配電運維實訓場、接觸網供電實訓中心、供配電網絡機巡實訓室等內容,可為學生和員工培訓提供專業實踐所需的硬件條件,即作為多位一體的各個功能環節實現的基礎。教學資源平臺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網絡化教學平臺,包含大量豐富的針對多位一體各個功能環節的教學數字化資源,為教師和受訓者專業理論知識講授和學習、實訓方法講授和學習、實踐過程演示等內容提供有效幫助。共享性實訓室開放運行管理制度和系部—團隊—教師管理制度的橫向與縱向“雙線”管理模式為各類實訓場所開放共享和各種技能操作反復訓練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一)深化實踐場所內涵建設
以電力能源連續性為產業基礎,將物理實訓場所、專業行業產業和崗位職業進行關聯整合,從產業層、實訓室群層和崗位群層三個層面進行關聯整合,提升實踐內涵建設,從而實現多位一體功能環節的有效融合,如圖2所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電力能源連續性。在電力產業層中,電力能源的發生、傳輸和使用全過程環節依次為:發電、變電、輸電、配電、用電,由此構成服務于電力能源的產業鏈。在校內建設每個電力生產環節的實訓實習場所,每個實訓實習場所對應多個工作崗位技能訓練,同時深化其內涵,使得場所建設既貼合當下實際生產現場職業技能訓練需求,又能緊跟技術前沿,作為技術支持與改造服務能力的依托。
2.物理關聯互通。通過電力能源網絡可將電力生產各個環節的實訓實習場所實現物理連接,作為發電環節生產性光伏電站將生產的電能送至變電環節,即110kV變電站,電能經過變換電壓等級后送至輸電環節,即輸電線路運維實訓場,經過長距離輸送的電能送至配電環節,即配電運維實訓場,電能經過分配后,傳送至具體用電客戶,即接觸網供電實訓中心,在電能變換和傳輸過程中,服務于此過程的環節為二次保護系統、高電壓技術實訓室、供配電網絡機巡實訓室等。由此電力生產各個環節對應的崗位具有電力行業的職業連續性,使得受訓者學習電力專業技能實踐更為全面。
3.多位一體功能環節滲透融合。根據電力生產各個環節的實訓實習場所不同功能情況,電力類專業實習、實訓、生產、培訓、技能鑒定、技術開發等多位功能夠在不同實訓實習場所得到充分體現,生產性環節的實訓實習場所具備生產、實習功能,電能變換和傳輸過程環節的實訓實習場所能夠起到實訓、技術開發、培訓作用,場所為各類生產現場技術工種提供實習、實訓、培訓和技能鑒定服務,從而實現了實習、實訓、生產、培訓、技能鑒定、技術開發等多位功能在電力專業實踐三層結構中的滲透融合,起到了功能集成的作用。
圖2? 多位一體功能環節融合電力專業實踐三層結構圖
(二)采用“雙線”管理模式
為保障多位一體各個功能環節有效實施,使得受訓者能夠充分利用電力技術綜合實訓基地開展各類專業技能實訓,達到基地共享性目的,在實訓基地管理模式上采用橫向與縱向的“雙線”管理模式。在橫向線上,制定共享性實訓室開放運行管理制度,該制度根據具體需求情況,針對不同類型的實訓場所制定了具體運行管理制度,制度規定了實訓場所開放時間、所含設備使用方法、實訓場所的注意事項、實訓場所用電安全管理、通斷電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設備相關耗材管理要求、設備保養和維修管理要求以及實訓場所6S管理等內容;規定了實訓場所在少人或多人進行實踐訓練不同情況下的運行管理要求,同時針對校內學生共享使用和校外企業員工共享使用提出不同管理要求,如校內學生共享自主使用實訓場所時必須經過安全用電和6S管理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場進行自主實訓,同時填寫相應運行記錄。在縱向線上,制定系部—團隊—教師管理制度,從三個層面對實訓場所進行分級管理:在教師層,根據實訓場所涉及的專業實訓內容進行劃分,實行實訓場所與專業教師一對一責任制,責任教師全權負責所屬實訓場所的日常運行與維護管理;在團隊層,實訓場所根據責任教師所在的團隊劃分至相應的教學團隊,由教學團隊統一負責協調實訓場所共享開放時段,協調實訓場所耗材,以及年度耗材計劃收集上報等;在系部層,主要負責對所有教學團隊進行協調管理,下放實訓計劃、安排培訓內容要求、考核培訓質量等內容。通過橫向與縱向的“雙線”管理模式,校內學生可以通過申請使用實訓基地,校外企業員工培訓實踐也能夠在有序管理下利用實訓基地進行培訓,整個實訓基地開放共享性的落實得到有效保障。
(三)構建網絡教學資源平臺
基于“互聯網+”技術,構建網絡教學資源平臺,整合多位一體的各個功能環節配套知識,搭建課程教學資源庫,內容涉及教學視頻、微課、教學課件、教案、習題與試題,同時配合使用移動端教學平臺,使受訓者的知識學習脫離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在實訓前、實訓過程中、實訓后均可開展自主學習,形成“訓前理論—初嘗實踐—訓中理論—鞏固實踐—訓后反思”的反復學習過程,有效促進學習者的專業知識內化,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在具體實施時,為使學習者能自主進行學習,在實訓期間能隨時隨地學習知識,可在現場實訓場所的實踐設備或工具器上張貼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對應知識的二維碼,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終端掃描,即可觀看學習相關知識,既能有效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及時鞏固,又能提高學習者共享使用時自由學習的便利性。
(四)實施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關聯訓練
多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必須體現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緊密關聯培養,如圖3所示。首先是技能訓練與三個維度關聯。在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三個維度上,通用技能偏重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偏重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由于實踐場所功能的連續性,使得在專業知識學習和實操中能反復鞏固通用技能,而基于工作過程的基礎知識學習又能促進專業技能的提高,兩種技能在各個維度上有所側重,又相互促進。其次是多位一體的各個功能環節與技能訓練相關聯。各個功能環節教學滲透至不同維度中,在技能訓練方面有不同側重,生產、技術開發、培訓和技能鑒定節側重職業素養,對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對通用技能也有所要求,實訓和實習側重基礎知識,對通用技能要求較高,對專業技能也有所涉及,各個功能環節在具體實行過程中進一步對技能進行深入訓練,兩種技能得到鞏固訓練。最后是通用技能與專業技能訓練相關聯。通用技能是專業技能的基礎,專業技能是通用技能的提升,兩者在實踐中相輔相成,緊密關聯,通過實踐兩者螺旋提升。
圖3? 技能訓練關聯圖
通過以具有電力能源產業連續性的實踐場所為依托,深化實踐場所內涵建設,加之可操作性“雙線”實踐場所管理模式,以教師、學生和企業人員為主體,形成了電力類專業實習、實訓、生產、培訓、技能鑒定、技術開發等多位一體的共享性實踐教學體系。該教學體系在實施過程中,每學期實訓學生2000人次,已累計300人次學生使用共享實踐場所開展創新創意設計制作和各類技能大賽訓練,開展技能鑒定工種20項,技能培訓達4976人次,承辦企業職工技能大賽3次,企業技能競賽員工528人次,開展電力專業服務126次,參與人數達2761人,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其亮,周瑜,盧冶.“三位一體”層次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
[2]自非,萬圓.校企協同實踐教學體系內涵、路徑與關鍵問題[J].現代教育管理,2011(10)
[3]羅宇強.以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廣西教育,2017(8)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互聯網+和工業4.0背景下職業教育新專業設置與培育研究——以新能源發電及應用專業方向為例”(GXGZJG2017B088)
【作者簡介】羅宇強(1987— ),男,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電力工程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