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炎炎



摘? 要? 自進入21世紀以來,新媒體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技術演變的加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信息形式出現并更替,面對中國龐大的兒童讀者群體,傳統兒童書籍設計的發展面臨著挑戰。兒童讀者不再僅追求知識和信息的吸收,而更加注重閱讀體驗。文章主要從新媒體環境出發,對兒童書籍設計的創新性理念和新亮點,結合一些優秀的兒童書籍設計案例融入多維閱讀體驗的重要意義,對兒童書籍設計展開研究與分析并提出可行方法。
關鍵詞? 新媒體;兒童書籍;多維閱讀;情感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9-0097-03
書籍設計是通過插圖、文字、空間、板式,向讀者傳播信息和知識,存在時間之久有著久遠的歷史背景,現今互聯網信息技術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書籍設計的傳播形方式發生著突出的變化,導致書籍閱讀從傳統的閱讀方式正朝多維閱讀發展,于此同時電腦、手機、電子書、平板電腦等躍居成為重要的閱讀載體,使得知識信息朝著多樣化狀態和形式發展。
盡管數字化閱讀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但并不意味紙質書籍就將退出歷史舞臺。實際上,在數字化閱讀日漸“泛濫”的背景下,“紙質”閱讀呈現出一定的回歸趨勢[1]。兒童書籍設計上表現是非常突出,書籍是兒童認知和了解世界重要媒介,通過閱讀可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和溝通能力,多維體驗書籍更好的使兒童產生興趣和體驗感,促進兒童多元化發展。意在以多維體驗為兒童書籍設計提供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
1? 新媒體時代多維閱讀的概念
書籍是兒童認識世界、了解和探索世界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信息傳播的一種載體,新媒體時代到來后,多媒體下的數字化閱讀,正在迅速的改變著受眾者的閱讀方式及形態,尤其是傳統兒童書籍必須結合市場的發展做出改進和創新。第一,傳統紙質兒童書籍必須改變傳統觀點打破原有的形式,從兒童單向被動接受過渡到兒童與書籍之間的互動性,到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第二,要充分利用好紙張材料,以多維體驗為紙質書籍設計的切入點,能夠將書籍打造成兼具趣味和價值的“新型”讀物,書籍設計的這種全新理念能夠為其注入生命力,使書籍的表達形式能夠緊跟讀者閱讀需求[2]。以極具趣味的三維立體空間形態來創造具有吸引力的視覺美感。第三,“多維”即多個層面、多個角度、多條途徑構建的多維閱讀模式,“體驗”即通過實踐的對于視、聽、嗅、觸、味等去感知,把多維感體驗方式應用在兒童書籍中,設計更適合童閱讀的書籍。
2? 新媒體時代兒童書籍的發展空間
近幾年來,隨著移動數碼產品的迅速發展更新,閱讀媒介從前幾年流行的漢王、kindle電子書以電子墨水技術為產品亮點一度流行起來,但其局限于刻板、單一的黑白顯示,很快智能手機、平板等成為閱讀媒介熱潮,在本就受盜版困擾和新媒體電子媒介的影響下的雙重打擊。但兒童書籍市場卻呈現逆市增長仍銷量不俗。由此,我們可重新審視,在新媒體時代的契機下,以多維閱讀體驗結合時代需求為兒童書籍設計的突破點。
2.1? 基于傳統閱讀的兒童書籍設計市場分析
隨著整個圖書市場的不斷壯大,我國兒童書籍的銷量,遙遙領先于其他門類的書籍。據調查,我國兒童書籍的年銷售量約占全國圖書銷售量的10%、銷售額的8%[3]。在兒童書籍出版方面,兒童書籍出版社有很多,并且有幾十家出版社專門出版兒童書籍,對于出版社來說引進優秀的書籍設計至關重要。因此對于設計師的能力至關重要,要對書籍設計進行統籌安排,真正做到適合、符合、受兒童喜愛的書籍。隨著兒童書籍在市場所占的份額不斷增長,同時伴隨著挑戰和機遇的同時,各大出版社紛紛著重于提高兒童書籍設計的工作。
2.2? 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兒童書籍設計需求
對于書籍本身內容創作上需要更加新穎的內容,在過去兒童書籍出版呈現出一個“吃老本”的狀態,反復利用中國名著為題材,基于此當代兒童書籍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有這一本兒童書籍,根據兒童的心理需求設計了精美絕倫的外觀封面,在眾多圖書中一眼就吸引住了讀者的目光,饒有興致的翻開,里面的圖片、文字都是符合整本書的主題風格的,裝幀也是獨具一格的設計。所以,一本符合兒童讀者心理需求的書籍應該全面考究,內容創作上應擺脫過去思想的桎梏、注重插圖設計的原創性、書籍紙質選擇上的考究和豐富等,可多學習國外優秀的兒童書籍設計學習,例如,2015年獲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童書獎的《手電筒看見了什么》(圖1)這本書籍獲獎的特別之處在于,整個選書和評分都是由6到9歲年齡段的意大利兒童組成的評審團,各自投票然后選出評審團心目中認為最棒的兒童書籍。整本書沒有一個字,書中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獨自一人去在外野營的故事,夜晚時,小男孩肚子住在自己的帳篷里,用手電筒打光在看《手電筒看見了什么》這本書,他覺得太有趣了,于是想自己出去一探究竟,由此發生了一系列故事,最后,當小男孩探險結束回到帳篷后,他覺得森林也沒有那么可怕了,然后他觀點手電筒安心的睡去。這是一本寓意深刻的兒童書籍,這本書不僅滿足了兒童對于安全感的需要,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了解了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習性,從而對自然科學產生的強烈興趣,把寓教于樂同多維閱讀相互結合,在多維度多閱讀方式傳遞知識信息。
2.3? 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多維閱讀體驗
盡管近些年來書籍出版行業受到極大的挑戰和影響,但是在兒童出版市場卻受到持續的增長,主要是用為對于兒童來說電子產品會傷害到視力,同時紙質書籍具有多維閱讀體驗,可以通過視覺感官的吸引和引導,通過三維立體的形象,使讀者產生一種可以“進入”畫面的感覺,通過空間上的真實模擬使讀者獲得全新的多維閱讀體驗感。例如,中國立體書設計大師劉斯杰設計的立體書《中國彈起》(圖2)書籍封面應用了傳統的中國紅,鮮亮的顏色容易更吸引住兒童的注意力,內文的色彩和封面顏色極具差異,書籍的內頁顏色是根據不同章節內的不同故事情節所安排,其中長城章節內容設計中,設計是采用了黃色、綠色、橙色、白色四種不同的顏色代表長城春夏秋冬的變換,整本書籍內頁采用了三維立體結構,添加鏤空的特殊工藝,其中有可動的線繩結構更是有趣,整本書可謂設計精巧構思奇特,對兒童極具吸引力,同時通過顏色和造型是兒童更加輕松、自然、主動的接受書籍所傳遞的信息。
3? 多維閱讀體驗對兒童書籍設計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多維”即多層面、多角度、多途徑構建的多維閱讀模式,“體驗”即通過實踐的對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的體會和感悟,以感官體驗為切入點,分析多維感體驗在兒童書籍中的相關應用設計更適合兒童的書籍。將多維體驗注入到兒童書籍的設計中,將這種創新理念轉換成有趣味又有價值的兒童書籍設計,為兒童書籍設計注入新的生命力。
3.1? 加強兒童書籍的情感化設計理念
眾所周知,兒童書籍設計的整體質量對于兒童的心理生理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此期間兒童的感悟大多來自于直觀感受,這關乎著兒童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兒童對書籍的第一印象主要來源于書籍的封面外觀設計,有著產生聯想、令兒童快樂、或是喚醒記憶的能力這些都可植入紙質書籍讀者的人性化情感記憶中去,兒童書籍和兒童之間應該不僅限至于傳遞和接收知識的關系,兩者之間更應該產生情感之間的互動,而這整個過程應該是有趣的、歡快的、輕松的,仿佛是一種延伸出來的人性化紙質情懷,兒童也可從中也釋放天性。對于兒童書籍來說,兒童的世界是絢麗多彩、充滿想象的,假如只以科學性、邏輯性的思維設計出來的書籍,那將會是冷冰冰、缺乏人情味、不受兒童所歡迎的書籍。那么書籍本身的價值將大打折扣[4]。在兒童心理生理發育期間,一本符合兒童情感需求的書籍是更加容易被兒童所理解和接受的,加強兒童書籍的情感化設計理念使讀者對書籍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通過感官的刺激的以實現知識、信息的傳遞。
3.2? 豐富兒童書籍的情感化設計應用
一方面兒童在本能上有著情感化的需求,從生理層面來說,外界信息是兒童獲取信息的首要途徑,除視覺體驗之外,兒童的觸覺感受會隨著不同書籍的材質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變化,如果在兒童書籍中加入柔軟的絨布,那么兒童在接觸到書籍實物的時候就會產生溫暖而又舒適的感覺。例如《Alphabet》這本觸摸書,不僅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在美國亞馬遜上評價也極高。書內的動物身上拼貼了動物特征的毛發和皮膚質感,整本書運用了17種不同的材質,逼真又柔軟的毛發來做動物的尾巴、用閃光的鱗片來做金魚鱗片等。圖3中畫圈圈的地方都是可以觸摸的,兒童可通過觸摸材料感知認識不同的小動物。聽覺是僅次于是覺得感官體驗,聽覺可更好的幫助兒童認知世界,不同材質的紙張和裝置設計,可使兒童感受不同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如在立體書中加入聲音的效果,將對兒童將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同時嗅覺在兒童書籍設計中也是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表明,怡人香氣可使人敢到安心愉快,難聞的味道使人感到煩躁不安。打破傳統閱讀思維模式建立多維閱讀體驗,讓兒童在多維閱讀體驗中身心健康的到發展。
3.3? 拓寬兒童書籍設計師的設計思路
兒童并非純粹的接受知識的機器,他們有著豐富的情感,并且天真爛漫,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欲強、且情緒波動較大。
由于每個兒童的個性、素養都不同,他們會各自選擇喜歡的書籍,因此,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兒童書籍設計師,面對這些不同的小讀者們書籍設計師肩負書籍審美的重擔,要使得小讀者感受多維閱讀體驗的雙重責任。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兒童書籍設計師,創造美是設計創造書籍設計的起點和終點。
同時有關部門,可出臺利于兒童書籍設計創新發展的方案,用政策要求兒童書籍設計師的創新意識和原創意識,對利于兒童身心發展角度考慮的設計師們、文字編輯者們和出版社機構給予精神或物質上的獎勵,加強新媒體媒介平臺的宣傳,既公開又透明的對優秀兒童書籍進行評選、推介、獎勵等,營造一個良好的設計氛圍。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未來書籍設計定是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的,書籍在做好承載知識和信息本職工作同時,也應該要跟上新媒體時代發展的步伐,將新媒體的科學合理應用,突破視覺造型、創新的立體空間、互動的翻閱形式、特殊的材料結合,通過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兒童的閱讀積極性,創造多維閱讀體驗,把書籍演變成為寓教于樂的統一體,由此來培養思考、想象和感悟的能力,進而使得兒童的各種天性在多維閱讀體驗中得到充分發揮。從兒童的本真出發,使其在將來接受高等教育前能夠培養出良好的文化基礎,成為祖國未來發展更好的接班者和建設者。
參考文獻
[1]李明.全媒體融合時代基于多維體驗的紙質書籍設計藝術研究[J].書業經緯,2018(19):54-57.
[2]林莉.數字時代下書籍設計理念對紙質書籍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6(12):114-115.
[3]胡燕.當代兒童書籍裝幀設計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12).
[4]欒清濤.兒童書籍的情感化設計[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5(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