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 邵晨 郝慧琴



[摘要]文章從招生規模、生源情況、錄取情況等方面分析了山西中醫藥大學2015-2018年研究生招生情況,歸納總結了影響生源質量的因素,繼而提出了今后如何進一步提升中醫院校研究生生源質量的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生源質量;中醫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19)12-0005-05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強國的先頭部隊,是科教興國的主力軍。我國從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研究生教育開始蓬勃發展。截至2018年,從研究生規模來看,我國已經成為研究生教育大國。據統計,2018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達到238萬人,比2017年增加了18.4%,其中,醫學招生比例排名第三,占比12%。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源頭環節,招生考試制度的改革對于科學選拔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意義重大。隨著報考人數的增加,各醫學院校在招生環節開口大,生源質量出現下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這表明要穩定招生規模,提高生源質量,創新選拔機制。因此,如何在研究生擴招的浪潮中積極主動地優化本校生源質量,提高研究生培養水平,成為醫學院校需要探討的首要問題。
本文通過對山西中醫藥大學2015-2018年4年間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生源進行分析,了解我校研究生招生情況及其發展趨勢,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優化醫學院校研究生招生生源提供借鑒。
一、研究材料與統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于山西中醫藥大學2015-2018年碩士研究生報考及錄取庫數據。采用SPSSl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清洗和統計分析。對招生規模、生源情況及錄取情況等數據進行相應的統計學檢驗。
二、統計分析結果
(一)招生規模
1.總體招生規模
2015-2018年山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規模變化見圖1。4年間,我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快速增長,增幅為36.09%。自2015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以來,我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將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用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從圖1可以看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錄取規模持續擴大,遠遠大于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錄取規模。
2.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各學科招生規模
2015-2018年4年問,山西中醫藥大學各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分布明細如表1所示。4年間山西中醫藥大學招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一級學科共有2個即中藥學和中醫學,其中,中醫學一級學科下共有12個二級學科。在12個二級學科中,中醫內科學學科招生規模遠遠大于其他二級學科,占總人數的15.68%,而中醫五官科學學科所占比例則相對較小,僅為1.39%。從表1可知,4年間中醫基礎理論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和中藥學學科招生規模增長較快,分別為175%、157.14%和130%,而中醫兒科學學科招生規模變小。
3.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各領域招生規模
2015-2018年4年間,山西中醫藥大學各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分布明細如表2所示。這4年間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領域有3個,即中醫領域、中藥學領域和護理領域,其中,中醫領域下有9個方向。在這9個方向中,中醫內科學方向和針灸推拿學方向的招生規模遠遠大于其他方向,分別占總人數的33.29%和21.47%,而中醫骨傷科學方向所占比例則相對較小,僅為1.91%。此外,從表2可以看出,4年間中藥學領域、中西醫結合臨床方向和全科醫學方向招生規模增長較快,分別為133.33%、108.33%和100%,而其他各學科招生規模基本穩定。
(二)生源情況
1.各省生源分布
2015年,山西中醫藥大學碩士新生來自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8年已增加到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5-2018年省內外生源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從該圖可以看出,4年間我校錄取研究生中,省內生源一般維持在55%左右,而且省內外生源比4年間的變化無統計學差異(x2=3.914,p=0.271>0.05)。
我校碩士錄取生源來源地區主要為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山東和遼寧,其中,山西省高校所占生源錄取規模最大,為54%,而重慶、北京、寧夏及甘肅等地區規模則比較小,僅為0.19%。
2.各院校生源分布
2015-2018年4年間,山西中醫藥大學錄取碩士考生的來源院校合計有92所,錄取生源中各院校構成明細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共有15所院校為我校生源的主要來源院校,其錄取人數與錄取總量的百分比均大于1.0%,其他77所學校的百分比均小于1.0%。如圖3所示,4年間我校錄取研究生中,本校生源一般維持在45%左右,而且校內外生源比例4年間的變化無統計學差異(x2=2.350,p=0.503>0.05)。
3.應屆、往屆生源分布
2015-2018年4年間,山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生源以應屆考生為主(如圖4所示),各年均在50%以上。但如表4所示,應屆、往屆生源比4年間的變化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x2=17.810,p=0.000<0.05),生源比例與年份之間存在弱強度相關,Cramer'sv=0.129,p=0.000<0.05。往屆生比例逐漸上升,從2015年的27.39%增長到2018年的41.85%。
(三)錄取情況
1.總體錄取情況
2015-2018年4年間,山西中醫藥大學碩士一志愿與調劑錄取的百分比變化規律如圖5所示。4年間,我校錄取考生以一志愿考生為主,各年均在50%以上。如表5所示,一志愿與調劑考生錄取比4年間的變化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x2=13.261,p=0.004<0.05),錄取比與年份之間存在弱強度相關,Cramer'sv=0.111,p=0.004<0.05。調劑錄取的考生比有逐年遞減的趨勢。
2.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各學科錄取情況
2015-2018年4年間,我校各學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錄取的百分比分布明細如表6所示。在12個二級學科中,中醫醫史文獻、中醫五官科學、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優勢治療技術和中醫診斷學調劑錄取比相對較高,均超過了50%,而針灸推拿學學科調劑錄取比最小,僅為12.5%。從圖6可以看出,4年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考生錄取比在逐年下降,調劑錄取比最高的中醫醫史文獻和中醫基礎理論這2個學科也同樣出現下降趨勢。
3.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各領域錄取情況
2015-2018年4年間,我校各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錄取比分布明細如表7所示。在這9個方向中,中醫五官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骨傷科學和全科醫學調劑錄取比相對較高,均超過了50%,而中醫婦科學方向調劑錄取比最小,僅為23.21%。從圖7可以看出,這4年間,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調劑考生錄取比在逐年下降,但調劑比較高的中醫五官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和中醫骨傷科學這3個方向則沒有明顯下降趨勢。
三、分析與討論
(一)招生規模
以上結果表明,由于本科畢業生的人數快速增長和畢業就業壓力加大,2015-2018年4年間,山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得到明顯增長,特別是中醫基礎理論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中藥學學科和中醫內科學方向和針灸推拿學方向表現更為突出,這與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變化趨勢基本相符。隨著我國2009年的專業學位擴招,我校自2015年開始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其招生規模持續擴大。
招生規模的快速擴大,無疑加大了管理難度,易出現監控不到位的情況。為使我校研究生教育能快速完成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變,應從以下3點進行改進:首先,不斷完善我校各學科學位點的建設,加強校內研究生教育資源整合和二級培養單位(院系所、直屬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臨床學院、聯合培養單位等)的橫向合作,拓展研究生教育資源,從而提升研究生培養能力。其次,不斷改革完善我校二級培養單位的內部管理體制機制,簡政放權,其專項工作人員和保密工作人員由研究生部進行長期、系統的培訓,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加強宏觀管理和質量監控,加強信息化建設,逐步形成一支穩定的管理隊伍,以提升管理效能。最后,不斷加強我校導師招生資格的認定,采取“評聘分離”的辦法,打破導師終身制,提升導師科研實力和帶教水平,合理分配招生計劃,達到提高導師隊伍整體水平的目的。
(二)生源情況
分析結果表明,我校碩士生生源來源地區和生源本科畢業院校數均不斷增加,碩士生源面越來越廣,本省與外省和本校與外校的生源比趨于相等,這就極大改善了學緣結構。與中國教育在線聯合微博教育發布的《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分析的變化趨勢一致,受就業形勢影響,往屆生考研需求加大,我校往屆生生源增速持續高漲,增幅超過應屆生。
生源的多樣化使得我校生源質量不斷提高,但從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我校生源來源仍以周邊省份的同類二本高校中醫類專業為主,優秀生源比例偏低,對其他地區和985、211院校的考生吸引力不夠,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因此,我校要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軟硬件條件,從加強學科特色建設、凝練學科培養特點、提高就業質量人手,有針對性地吸引考生,提升我校品牌影響力,以爭取更多的校外推免生和優秀考生報考,提高生源質量。同時采用在學校官網公布招生簡章和歷年招生信息,以及走進各高校舉辦招生咨詢會和招生演講等多種形式進行招生宣傳,加大宣傳力度。此外,我校還可以參考西部高校研招聯盟的做法,加強與相關院校的聯系,相關兄弟院校相互推薦本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并加大推薦比例,同時鼓勵本校學生報考相關兄弟院校,對兄弟院校考生的錄取加以適當傾斜,提供更好的錄取政策。
(三)錄取情況
從分析結果可以發現,我校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各學科的調劑比例逐年降低,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中中醫五官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和中醫骨傷科學這3個方向的調劑比例變化卻不顯著,表明它們對考生吸引力不夠。由于就業壓力和收入的差距,近年來優秀生源一般選擇針灸推拿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外科學等方向,而中醫五官科學方向的調劑比例高達100%,可見其招生壓力很大。
對于招生壓力大的專業和方向來說,調劑工作成為爭取優秀生源的主要機會,因此可利用以下3種方法提高調劑質量。一是推后復試時間。國家34所自主招生院校的復試時間較早且競爭激烈,不被錄取的優秀生源不在少數。我校可推遲復試時間,確保這部分優秀生源調劑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二是做好調劑招生宣傳。由專人負責調劑宣傳咨詢工作,將調劑信息和目前調劑情況及時在國家研招網調劑系統公布,提高調劑的效率與質量。三是提高調劑線。作為地方院校,我校碩士招生要主動接收校外調劑優秀考生,擴大復試選拔范圍,但要適當提高調劑線,做到保護一志愿考生利益與提高生源質量兼顧。
四、結束語
建立有效的招生質量保障體系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從廣義來說,研究生招生質量是工作過程質量、選拔過程質量、考生來源質量等諸方面的綜合體現。因此,要通過加強招生工作過程管理、改革完善招生選拔機制和辦法、改善生源結構、提高生源質量等方面,全面提升研究生招生質量,為提升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