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萍
摘 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土地管理部門工作有重要意義。在工作中,應通過改變管理方式,采取集中管理的方法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利用以及整合,從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土地規劃工作更加科學合理。
關鍵詞:新形勢;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9-0060-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1.2 ? ? ? ? 文獻標志碼:A
在進行土地規劃時,土地管理部門應該關注地方土地的使用情況,同時要結合實際對土地規劃管理工作進行完善,保障土地使用不受影響。在新形勢下,土地開發、利用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增長,圍繞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進行論述,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意見。
1?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作用以及意義
隨著國家現代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土地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在建設過程中,土地的開發、利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土地亂用、亂占、隨意開發以及大量建筑土地被流轉、征收、占用,針對這些問題,土地管理部門提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從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該方案的提出,一方面能夠滿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共同需求,使環境與土地不會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侵害。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土地供給以及建設對土地需求形成的沖突。在此基礎上,土地可以為我國經濟建設帶來更好的效益。同時,土地管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科學的管理手段,處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從而使國民經濟穩步增長,這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重要的推動作用[1]。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在2004年第十屆人大代表會上,通過對原有法案進行修正而提出的,從文件中可以了解到,國家會對土地用途進行管制,在條例中也對土地使用的性質進行了明確劃分,具體劃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
實行用途管制可以有效保護我國的現有耕地,是我國對現有耕地進行保護的一種有效手段。地方政府應當根據《國家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參考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對土地資源進行保護,保證土地供給能力以及各項建設滿足當地的實際需求,從而形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關部門要靈活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從而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能真正發揮作用[2]。
2? 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工作的方法
2.1? 科學、合理設置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執行農田保護任務時需要保證耕地面積,這是任務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開展農田保護任務的過程中,我國開展了二次土地調查,在工作中明確指出“占一補一”不屬于耕地保護范圍,這是為了保證退耕新開墾以及現有耕地不會對我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無論增加或原有土地面積都能滿足國家對耕地任務的最低要求。在保證耕地面積的同時,還要保證耕地質量。在進行農田保護時要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例如生態退耕可能會對耕地造成的影響,然后對當前耕地任務進行調整,明確用地的質量,受到污染以及耕作層本身已經遭到破壞的耕地先不予考慮,這樣能夠保障農田布局維持在穩定狀態。保證數量以及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原則,我國土地規劃工作需要圍繞這個原則進行,對城市周邊耕地重新布局,還要與地方土地管理部門溝通,共同對耕地進行實地勘察,這樣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對農田的合理利用[3]。
我國在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項目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土地的具體使用情況和性質,對用地進行劃分。除此之外,還應該根據用地指標對建設用地進行相應的調整,調整的內容需要參考建設用地對周邊環境資源的承載力以及社會發展力等因素,在對建設用地進行調整之前需要在新增建設用地原則下進行,從而保證區域用地的平衡[4]。
對建設用地進行空間管控時,需要對城鎮邊界劃定的合理性、邊界規模的擴張或縮小進行明確界定,使建設用地的空間拓展可以與城市規劃同步。對建設用地進行空間管控,能夠有效改變傳統發展模式的弊端,達到增加建設用地面積的目的[5]。
2.2? 優化建設用地布局
建筑用地的規模無論是縮小還是增加都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基本利益,因此在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與調整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積極發動群眾,讓廣大群眾參與到相關工作中,并積極組織群眾在“多規合一”的工作模式中進行試驗,為土地管理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多規合一”是由公眾提出具體的調整意見或建議,再由政府出面進行引導,在試點工作中進行相應的協調與規劃。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搭建平臺,讓群眾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與調整工作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相關工作人員在收集意見后,要對意見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將可行性更高的意見篩選出來,并對其進行完善,讓群眾對方案進行試驗,從而使規劃工作更加合理、規范。在新增建設用地的原則下開展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區域用地的作用。
2.3? 優化建設用地布局
土地管理法是我國根據土地的具體使用情況,按照不同性質進行劃分的。法律文件對建設用地進行調整,提出了相應的調整指標,因此各地區在開展建設用地優化工作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結合當地工作的實際情況,還需要考慮調整建設用地的比例以及結構。為了達到這一點目的,地區政府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靈活進行存量挖潛,對地區產業結合的調整與發展轉型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對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以及社會發展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以及權衡,從而保證安排用地空間規范、合理。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總體規劃調整工作,構建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城鎮空間體系。另外,在工作中需要解決各地區無序擴張的問題,各級政府應該遏制這種行為,在工作中加強用地管理的執行力度,這樣能夠有效解決各地區擴張問題,從而避免耕地面積在無序擴張過程中逐漸減少,完善各地的用地制度體系。
3? 結束語
在進行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編制與調整時,需要明確當前的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改進技術。同時,國土部門要做好引導工作,使各地區各部門能夠通力協作,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到總體規劃編制與調整工作中,這樣能夠保證耕地制度的落實,從而節約用地,使我國可以順利從粗放型發展向集約型發展過渡。在總體規劃編制與調整工作的影響下,可以使我國的環境、資源以及人口達到平衡,這對我國現代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