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問題導學”作為一種發展性的教學方法,不僅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也要從解決問題上來進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好奇心,通過啟發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奠定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學為內容,對問題導學模式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導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5-00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5.020
將問題導學模式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理解,還為學生的物理學習開辟了新的航線,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嘗試用物理的思維方式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問題導學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關系到物理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做好問題設計,將學生帶入學習中去。
一、保證導學目標的準確性
初中物理教學有著一定的邏輯性與抽象性,所以學生在剛剛接觸這一課程時,很容易出現對于教學內容難以理解的現象。在這一背景下,問題導學模式的出現為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學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自主學習與思考的目標。因此,在使用問題導學法時,教師要從有效設計問題上入手,展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尊重學生與理解學生的基礎上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如學生在學習“照明電路”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從設計實物電路上入手,借助實物演示來引導學生學習,確保問題的循序漸進性,讓學生在探索與學習中加深學習印象。
二、保證問題設計方向的準確
采用問題導學法來開展物理教學其實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展示出來。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實現知識的內化與延伸。所以教師在設計導學問題時,要從問題的層次性與導向性上入手,保證教學的趣味性,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學習效果。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案例等來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運用情境。如在公園玩滑梯,小李穿著新買的皮褲,而小光穿著舊皮褲,同樣是玩滑梯,誰更吃力?由于這一問題的情境是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就可以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到問題情境中,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借助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問題導學法的情境引入,能夠確保學生思維的發展。所以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師要做好教學指導工作,關注學生的學習發展,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
三、完善教學過程
首先,要做好問題設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有效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可以為后續問題的提出提供支持。所以,在教學中要從課前問題設置上入手,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為目標,幫助學生掌握好物理知識。如學生在下一節課需要學習“動能”等知識,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要求學生思考與預習。問題的指引,能夠保證學生預習的有效開展。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結合預習所掌握的知識來回答問題。通過實踐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也可以提高其解題的效率。
其次,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引導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在引發學生思考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最終影響到學習的質量。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探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如在學習“速度”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向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學習。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再次,向學生提出課后問題。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開展問題導學設計,需要從課外導學上來進行,以此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影響下,要從創新教育上入手,結合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內容,運用好問題導學教學法。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非常適合于初中物理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幫助很大,可以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金麗.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問題導學”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9).
[2]鮑林青.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導學模式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8(2).
[3]梁竹.“問題導學”下的說課設計——高中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法之我見[J].廣西教育,2015(6).
[4]徐永平.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導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5).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劉鍵(1967.5—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物理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科所“十三五”規劃課題《物理課堂教學的問題導學模式設計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09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