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宇春
摘 要:高校美術教育專業是傳承繪畫藝術、孕育美術知識的地方。讓學生充分領悟美的奧妙,掌握良好的美術教育實踐能力是本專業建設的本質要求。本文基于藝脈傳承的視角,簡要闡述了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必要性,分析了當前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社會實踐的問題,并就如何創新高校美術教育教育專業社會實踐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藝脈傳承;美術教育;社會實踐
高校美術教育專業是傳承繪畫藝術、孕育美術知識的地方。讓學生充分領悟美的奧妙,掌握良好的美術教育實踐能力是本專業建設的本質要求。美術教育并不是一門獨立存在的學問,它從屬于一定的藝術觀及其創作思想。或者說,有什么樣的藝術觀和藝術創作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美術教育思想。基于此,本文從藝脈傳承的視角,對如何創新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進行了探討。
1 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美術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科學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塑造大學生藝術觀和美術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社會實踐的必要性主要體現為:一是社會實踐是促進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讓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讓他們將所學到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讓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在不斷深化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同時,進而不斷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社會實踐是提升美術教育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根本保障。專業社會實踐的過程也是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累計職業經驗的過程,通過專業社會實踐活動,能夠讓他們比較準確的找出自身存在的優劣勢,進而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完善。三是社會實踐也是提升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未來藝術人生價值的有效途徑。專業社會實踐以未來職業工作環境緊密相關,美術教育專業大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更深層次的了解自身的優勢和興趣愛好,精準制定自我職業規劃,為更好實現自身藝術人生價值找準方向。
2 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實踐的針對性有待進一步加強。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社會實踐的形式,同學生的
期待和最終的目標有所差距,部分學生在選擇社會實踐活動時比較盲目,過分追求畢業考核中專業社會實踐的分數取得,將“完成”實踐活動作為主要目標,而沒有考慮實踐形式與自身專業的關聯性,選擇的活動也有“避難就易”的傾向。這就導致他們在實踐中很難運用到所學的專業知識,也很難從社會實踐中學到與專業關聯的知識和技能。
(2)社會實踐方式有待創新。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途徑仍然以傳統的學校介紹、推薦為主。學生主要依賴學校安排開展相關專業社會實踐活動,較少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進而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社會實踐機會。而高校在為學校介紹實踐項目的時候,往往忽視了按照學生偏好幫助他們搭建實踐平臺,這樣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性,也不利于他們從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在此情況下,很多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僅僅將社會實踐作為一項“學習任務”來完成,而沒有正確認識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3)社會實踐的效果有待提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是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目標,然而由于高校美術教育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途徑缺乏創新,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大部分學生都僅僅把完成畢業實習任務作為主要目標,參與積極性不夠。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缺乏專業老師對學生的實習表現和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實踐活動結束后,也沒有針對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各類總結、反饋活動。
3 藝脈傳承視角下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創新社會實踐的途徑
(1)以藝脈傳承構建良好的社會實踐氛圍。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是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的主體,激發他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非常重要。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創造力豐富、創新性強的特點,將藝脈傳承融入到社會實踐活動中,注重美術專業技能和知識學習的延展性和深入性,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訓、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通過充分利用各類社會實踐資源,打造經典、專業、精品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領悟美術藝術的精髓和靈魂,實現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真正內涵。
(2)不斷完善美術教育專業社會實踐體系。建立健全社會實踐體系是提高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認識和效果的有效保證。高校要在整合教師、學生意見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專業社會實踐體系,進一步明確參與的主體、途徑、方法、組織及結果評價和反饋。要配備專業師資力量對社會實踐進行指導,及時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搭建與美術教育專業緊密關聯的實踐平臺。高校美術教育專業要從美術本身出發,關注學生偏好,整合各方面資源,為學生搭建一個“美術+”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增長專業技能的同時實現自身藝術人生價值。例如,借助微信公眾號創建學生創意空間,讓學生可以借助此平臺進行創作成果銷售、展示,打造富有藝術氣息的創業基地,使學生創新創意轉化為實踐成果。成立愛心基金,組織學生到貧困山區支教,同時鼓勵他們積極展示和分享美術教育題材,深化學生對美術及其美術教育專業的認識,增強他們進行美術教育的能力和經驗。
(4)要與社會發展緊密接軌。美術教育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其社會實踐必須與社會發展緊
密接軌,在實施過程中必須突出藝脈傳承、服務于社會的功能。高校要緊密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積極鼓勵大學生把自己的畢業創作作品參與義賣活動,既可以幫助大學生實現成果轉化,也可以為有需求的藝術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引導。
參考文獻
[1]錢初熹.有關美術教育的思考[J].中國美術教育,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