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轉平
【關鍵詞】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081—01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應用,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的教學形式在逐漸轉變和革新。具體來講,就是要改善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素質教育的推動和影響下,教師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心是改善課堂教學的形式。
一、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改革,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態度、技能這三個層次通過教學進行培養,尤其是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情感教育能夠有效地奠定學生學習的基礎,進而避免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和壓抑。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情感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愛上學習。學生擁有了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思維導向,才能夠正面地應對課堂中的學習難點,以便于更好地投入到高效學習中。在傳統教育中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特征不夠重視,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教師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課堂發言能力,提高課堂的活躍性。同時在素質教育培養的要求下,建立健全學生的學習觀念,幫助學生以正確的心態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在激趣引導中,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儲備量
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天性好動,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要積極地利用這一特點,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老師可以通過趣味性課堂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在技能、態度和知識三個層次的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學生喜歡的視頻或者動畫,引導學生進入到教師所設計的情境當中,使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的引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身處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尊心較強,好勝心較重。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一個性格特點,通過課堂競爭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環節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科學性的引導,使學生相互競爭式學習。在競爭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恰當分組,督促學生進行相互監督,增加課堂的公平性和正規性。
三、在開展實踐教學中,加強學生知識的應用技能
隨著新課標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教材知識,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來制定教學方案。教師一定要注意通過課堂引導學習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問題,才能夠真正得到成長;教師也才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加強塑造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并且針對學生面臨的問題進行引導和幫助,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具有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核心素養。教師在引導學生的同時,也要積極地進行表揚,這樣可以有效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中的“估算”這一章節,教師就可以運用生活中的案例,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肮浪恪弊鳛槿粘I钪谐R姷挠嬎惴椒?,被人們應用到各種情況之中,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訓練,例如在超市已知一粒花生幾克,一斤花生大約多少粒?已知一塊磚的重量,求100塊磚頭的重量?一個體育場可以容納多少人?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估算,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積極引導和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估算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動和影響下,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形式,把計算能力作為小學生學習階段的基本素質要求。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作為主導,忽略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階段。課堂氣氛較為沉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提起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要制定科學性的方案,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主動性,教師要以培養學生興趣為主要目的,利用趣味性課堂訓練,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地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