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寧,張桂蓮,吳海琴,展淑琴,張 茹,江 毓,楊怡歡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04)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被譽為教育的“最大革新之一”。2012年,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拉起了“MOOC”熱潮序幕,它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科學和網絡新技術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學習模式,使得成千上萬的學生一起學習一門課程。相比于傳統授課和現有的網絡在線教學,MOOC具有以下優勢:利用互聯網訪問、免費使用、共享資源、非同步學習、互動性論壇以及出具結課證明。這種教學給教師和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賦予了極大自由[1]。
為提高高校教學質量,促進高校教學改革,教育部于2016年提出MOOC課程建設的精辟概念,即建設一批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為代表,教學服務與課程應用相融通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我們教研室在神經病學教學中,抓住MOOC課程建設的契機,積極探索先進的教學模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16年11月,成功將神經病學MOOC課程上線。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到正式上線,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從省級的MOOC平臺走向國家級MOOC平臺,受眾從校內走向校外。實現MOOC課程開設的初衷,即讓所有希望參與學習的學生有平等的機會學習。我們希望總結其中的工作體會和經驗,讓更多對MOOC課程建設感興趣的醫學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
完善幻燈制作、視頻錄制及其他技術支持。教學團隊要有凝聚力,主講教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深厚的人文素養和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交流能力。在課程設計制作方面,教師根據神經病學課程的特點,全方位設計并實施教學策略,努力做到根據課程特點實施教學。通過集體備課,選擇神經病學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常見病,精細設計高質量的教學內容,精心編寫腳本,把原先分散的知識碎片有機整合起來,使之成為新的連貫的知識體系。在神經病學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神經解剖等基礎理論知識,比如在講解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時,必須結合面神經的走行路徑圖,而面神經的解剖比鄰關系復雜抽象。如果僅憑教師用語言文字表達,學生缺乏感性認識,難以接受。我們在講解時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生動豐富的圖像、Flash動畫等。通過大量視聽信息、多媒體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比如在神經反射弧章節的知識點,我們以圖片、動畫、視頻等展示手段,能夠客觀展示反射弧的形態學知識,動態演示神經反射的特點,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理解掌握相關內容,呈現精彩的教與學的過程。
在學校教務處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選擇專業的視頻制作公司為我們制作視頻,視頻錄制環境為具有吸音及隔音效果的室內錄音棚。因為錄制MOOC視頻的教師從事繁重的臨床工作,所以如何提高錄制效率,在最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的效果,才是本項目能順利開展的關鍵。比較以往高校的各種MOOC視頻制作方法,我們選擇帶有提示板的視頻制作方法,在攝像機與教師之間有一個電子顯示屏,可同步顯示教師播放幻燈片,但不在攝像機的錄制視角內,故最后呈現的畫面僅為教師及教師背后的教學幻燈片。這種視頻制作方法有助于緩解教師面對鏡頭的心理壓力,提高教師鏡頭的可用率和后期編輯合成的效果,有利于節約制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視頻錄制完成后由授課教師檢查,如有不滿意之處,可進行二次錄制,最后由視頻制作公司專業人員完成剪輯制作。
我們對線上課程內容、學習順序、習題自測、討論話題進行了精細安排。根據教學大綱精心設計網絡學習內容、課堂講授重點、討論話題、推薦學習資源等,做好學習指導,提出學習要求,明確考核規定。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堅持完成學習,我們通過網絡平臺技術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課堂討論、線上交流及時解決學習問題,點評指導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堅持MOOC學習,對學生的上課地點、時間沒有強制規定,學生可以在規定期限內靈活安排學習地點和時間。教師可以實時瀏覽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學習情況,對于進度過慢的學生可以及時督促。在MOOC課程的開展中更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反饋。學生除了完成課程中附帶的即時測驗之外,還需完成附帶的其他測試和作業。只有完成以上諸多測驗作業之后,才可能獲得學分和課程認證。我們請教研室的助教或講師對在線互動平臺進行定時維護、批改作業,參與學生討論。在討論區里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教師未講到的東西和參考文獻外,學生在MOOC的討論區還會分享一些有用的資源。
完整的神經病學教學包括基礎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如果單純依賴網絡教學,而忽略了臨床實踐操作,無異于紙上談兵。通過充分利用教學醫院的教學資源優勢,以走進病房接觸患者及利用醫學模擬教學平臺等方式開展臨床教學實訓[2]。配合MOOC課程的開設,我們同時進行線下臨床實踐教學。結合MOOC課程講授內容,針對相應的病種,我們實習帶教教師分組引導學生對標準化病人進行詢問病史、神經系統查體,充分提升學生的臨床實踐技能和技巧。通過MOOC在線學習獲取理論知識,線下實踐掌握操作技能,不僅能實現優質醫學教育資源共享,也能提高神經病學教學質量[2]。
MOOC雖然備受關注和推崇,但與任何新生事物一樣,MOOC也將經歷逐步完善成熟的過程。目前我國醫學院校沒有公認的學分認證體系,大多數MOOC授課面向的是本校學生,所以這是MOOC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各大高校陸續建設MOOC課程,當前的大多數MOOC缺乏明確的目標定位,導致MOOC在課程安排設計、學生管理模式、課件制作方式等方面大同小異[3],甚至可能同一高校兩所附屬醫院都在制作同一學科的MOOC課程,導致MOOC有嚴重的同質化和碎片化問題。為避免資源浪費,應該有更好的高校管理平臺,合理安排MOOC課程建設,充分發揮名校、名師、名課的優勢。MOOC不僅僅是簡單的視頻課程,而且是通過課程學習獲得學分進而取得相應學位的途徑。因此,對學生的評定尤為重要。必須完善MOOC的評估機制和標準,在線下參與過程中可能出現學生互相抄襲答案的情況。不能簡單依賴現有的網絡答題、論壇發言活躍度等進行教學評估[4],我們需要借鑒國外的MOOC評估系統,完善課程評估體系。
醫學院校在推行MOOC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還要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4]。同時,MOOC的推行還能增加高等醫學院校之間的交流,加強院校之間的合作,為MOOC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不斷推進醫學院校的發展,為我國醫學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做更好的鋪墊。我們應該抓住機遇,不斷完善神經病學MOOC課程建設,加快完善國內MOOC平臺,加強與國際知名MOOC平臺的合作交流,為學習者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
優質的神經病學MOOC資源是對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創新和有益補充,MOOC目前仍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育模式[3],將MOOC引入神經病學教學實踐,充分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把MOOC的學習理念融入神經病學的學習中,使學習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神經病學的知識,提高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