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步伐越來越快。在這種國情下,大批農民進城務工,于是產生了農民工這樣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的子女被稱為留守兒童或者流動兒童。隨著語文新課改的實施,已經明確小學階段必須完成大量的課外閱讀總量,本文簡要闡述流動兒童課外閱讀現狀及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流動兒童;課外閱讀;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進行廣泛而有目的的課外閱讀,對于養成他們的良好閱讀習慣及優秀品格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重視小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小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讓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其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流動兒童由于一些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語文課外閱讀的能力培養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這需要家長和教師引起重視。
一、流動兒童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一)流動兒童主觀原因
一般兒童都喜歡有趣的課外書籍,但是流動兒童由于自身獲得的課外書籍有限,因此主動閱讀的時間和機會不夠多。此外,很多流動兒童由于缺少親子閱讀,或者老師科學的指導,從而無法選擇優質的課外讀物,或者缺乏科學的閱讀方法,這些原因都導致流動兒童課外閱讀效果不好。
(二)學校因素
在部分農村小學或者城市農民工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視以及科學系統的引導。雖然在學校教學活動過程中,有個別的教師可能會比較注重對學生課外獨立閱讀 能力的培養和科學閱讀方法的指導。但是,仍舊有大量的學生沒有得到老師的重視和引導,這些學生往往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導致課外閱讀的效果很差,也不能連續而有效地進行。
(三)家庭因素
很多流動兒童的家庭里,家長往往迫于生計,對于孩子的學業關注度不夠,或者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對于孩子的課業情況顯得有心無力。這些家長普遍對孩子的語文課外閱讀沒有重視。某些流動兒童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差,沒有為孩子提供足夠的課外閱讀書籍,家長也不清楚圖書館借閱流程,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二、促進流動兒童課外閱讀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教師推薦優質讀物,讓學生有選擇性閱讀
如果想要小學生的品格得到全面又健康的發展,廣泛的閱讀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通過廣泛的閱讀,學生才能更加了解自我,了解世界。因此只有讓學生攝取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的養分,才能為以后語文的學習奠定下良好的基礎,也才能為以后的成才之路墊好地基。當代處于發達的網絡時代,線上電子讀物和線下知識繪本非常多,如何在這么多的課外讀物中選擇優秀的課外書籍,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去付出努力,在眾多的課外讀物中,過濾掉糟粕,給學生們推薦優秀的課外書籍,這些優秀的讀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通過這些優秀書籍的引導,才能啟迪學生的天賦,開啟智慧之門。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閱讀以下有益的課外讀物。
1.激發兒童學習興趣的課外繪本讀物。由于流動兒童的性格,身心發展特點的不同,他們對課外讀物的興趣點也必然有差異。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推薦其感興趣的書籍。
2.選擇有利于促進學生品格培養和身心健康發展的課外書籍。教師要提高小學生對不良讀物的抵抗力,拒絕一些暴力和黃色書籍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樹立樂觀向上的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
3.選擇與小學語文教材相關內容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語文相關內容,來選擇課外讀物,以補充課堂知識,從而加深對課后知識點的理解,讓課堂學習到的相關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升華。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內已經對相關內容有所了解,一般學生在閱讀這些課外相關內容時就不會有任何障礙,從而激發其閱讀的興趣。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其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
1.通過美麗的畫面感來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語文課本中一般都配有優美的畫面及生動形象的插圖,這些有趣的畫面搭配生動的文字,就很能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關于瀑布的相關文章時,很多學生對其抽象的文字描述不能很好的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發揮其想象力,配合學生畫出一幅生動的瀑布景觀圖,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把自己的感受用畫筆描述出來。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反復的朗讀課文,邊讀邊畫,邊畫邊想,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也可以采取這種邊讀邊畫的方式,讓學生畫出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想象的翅膀加深他們對課外閱讀材料的理解。
2.通過有趣的角色表演來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課外閱讀材料非常豐富,很多讀本中都收集了趣味性的題材內容,這些題材內容都可以直接拿來做表演性劇本。由于小學生一般缺乏生活經驗,所以他們對某些題材中內容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表演這些人物的時候,能夠通過切身的感受和體驗,了解故事人物的個性和心理特點,從而加深其對文章的理解。例如《負荊請罪》這篇文章中,每個故事人物的個性都十分鮮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來理解每個人物的個性特征,從而加深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三)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不同類型的書籍適應不同的閱讀方法,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十分重要。
1.整書瀏覽和精讀相結合。對于小學生而言,除了平時的課外閱讀要求,還有其他的課業要求,所以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讀更多的書,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對于那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趣味性書籍,可以快速地瀏覽,弄清楚文章中大體的故事情節及所包含的意義即可,對于某些資料性的文章,只需要找到自己關注的內容,不需要通篇去閱讀,這樣就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另外,對于那些對小學生思想有啟發作用的讀物,或者是內容篇幅較短小,遣詞造句優美的文章,可以采取精讀的方法,加深小學生對這些精品文章的理解和記憶,讓小學生在這些文章中得到啟發,提高其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2.精品文章摘抄法。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學生養成動口動筆的好習慣。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小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優美的詞語和詩句或者巧妙的思維想法,這個時候不僅可以要求學生大聲地朗讀一遍,而且要引導學生進行摘抄。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拿出這些摘抄的內容進行反復的溫習,以加深他們對這些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對培養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大益處。
(四)教師組織集體活動,檢查學生學習效果
很多小學生都有這樣一個心理特點,自己付出的努力越多,越希望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好好表現自己,從而得到鼓勵和夸獎。因此,教師可以經常組織讀書比賽活動,給學生創造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可以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帶來的快樂。特別是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可以通過組織故事會的形式來激發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進行詩歌朗誦的比賽,讓他們在這些優美的詩歌中得到情感的享受和啟發,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拓展課外閱讀量的興趣。
三、結語
總之,語文新課改要求增加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如何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對于所有小學生都是極為重要的。流動兒童的家長應該提高對培養孩子課外閱讀能力的重視度,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思維,提升教學方法,這樣這些流動兒童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養,國文素養才會得到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封小建.流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好家長,20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