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摘 要:音樂是沒有國界的,是能走進每個人心里的一種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地運用音樂作為課堂教學的背景,既有利于學生情緒的調動,又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習更有效、更輕松,也更豐富多彩,使課堂教學能輕松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背景音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策略
我們知道,音樂的穿透力、浸入性是所有語言都無法比擬的,它沒有國界、沒有年齡,總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人的情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充分運用音樂的這一特性,根據每一篇課文內容的不同,結合小學生的天性,為了強化課文或者課堂教學氣氛,恰當地運用一些背景音樂,調動學生情緒,強化學生的形象記憶,激發學生興趣,把學生帶進文本內容,增進他們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小學生天性使然,他們喜歡豐富多彩的課堂,恰當的音樂背景和輔助,能增強學生對課堂學習氣氛的喜歡,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戀、所悟。如此,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就會變得積極、主動,增強學生自信,使學生能主動探索,獲得更多的、未知的語文知識,從而有效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那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背景音樂,活躍氣氛,強化教學內容呢?筆者在此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嘗試,與大家分享。
一、運用背景音樂,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過去無論是家長、教師,對于課堂教學這樣一個活動的認識存在偏差,總覺得學生在課堂上應該老老實實聽講,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一講到底,才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實,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老師最有效的教學不是講了多少,而是是否抓住了學生的心理,使教學模式迎合了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各方面的能力、意識、思想得到有效增強和提升。音樂是人類最有效的溝通語言,不受年齡、國界的限制,對于小學生來說,只要聽到音樂,他們不但會不自覺地手舞足蹈,而且心里也會跳起舞來。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結合小學生愛熱鬧的天性,在教學中根據需要,適當地配上一些背景音樂,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愉快地學習、成長,從而培養學生目標性的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進教學。比如,在學習聲母韻母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前從網絡上下載《聲母韻母歌》這種既帶音樂,又節奏感非常強烈的視頻,設計成課件進行教學,學生在輕松歡快的音樂中,再加上多媒體視頻、圖片的輔助,既能使學生更好地區別聲母、韻母的發音,又能使學生更好的記憶。最后,在音樂的襯托下,組織學生進行比賽,看誰的發音更準確等等,這不但能讓學生親身走進畫面,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而且能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更專注地投入學習,獲得知識,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保證教學效率。
二、借助背景音樂,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小學語文還是初中、高中語文,只要是選擇在課本中的課文,每一篇都是感情飽滿、內容豐富、語言優美的。但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得太多、太細,反而沒有引導學生去體會文中的情感。課文中的情感學生在學習中根本沒有體驗到,使學生對文章的學習大打折扣。其實我們知道,每一篇課文作者在抒寫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理由和目的,都傾注了一定的情感,但是學生在學習中如果缺少了情感的體驗,對于培養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也毫無益處。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充分體現課文中的情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學好課文,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作文寫作方式以及情感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配上相應的背景音樂,就能達到學生情感的調動,課文內容的完美詮釋,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課文的能力。比如,在教學《一句話》這篇課文時,因為聞一多所處的時代與學生距離太遙遠,學生無法真正獲得身臨其境的理解,也無法體會聞一多“一句話”中的豐富感情,更不懂他強烈的愛國之情。但是老師如果提早準備,在課堂上配有同樣基調的《松花江上》這首曲子,不但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而且它那低沉、緩慢,又充滿無限傷感的旋律,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愛國情懷和情感,大大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們知道,音樂對于情感的培養作用是任何語言都無法替代的,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只要恰當運用背景音樂教學,就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背景音樂,培養學生朗讀激情
學習語文少不了朗讀,但是如何讓學生對朗讀有激情、有興趣,且通過有效的朗讀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學習,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采用一些特殊有效的教學手段。比如,背景音樂的使用。學生在課堂上干巴巴地朗讀課文,沒有音樂的配合,他們不但興趣不高,沒有激情,而且會疲于應付,在集體朗讀的時候濫竽充數,使朗讀失去意義,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激情,使朗讀真正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老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背景音樂,來激發和培養學生朗讀的激情。有了音樂的鋪墊和襯托,學生的朗讀不但鏗鏘有力,節奏明快,而且會激情滿滿。長此以往,不但能使學生在閱讀、朗讀時句讀分明、發音正確、語氣連貫,養成良好的富有魅力的語言習慣,而且能充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情感,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音樂是人與人最好的溝通方式,也是人世間最美的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背景音樂,既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應有的熱情,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有效理解課文,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文燕.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興趣與志向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6(15):56.
[2]章亮,息行雨.談音樂教學中的興趣激發與培養[J].人才資源開發,2015(1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