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謝雨環 耿婉婉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針對學生的網貸業務也相繼出現,但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淮陰師范學院的學生在網貸認知度、網貸原因、網貸時限、網貸所應用的領域,以及學生對待網貸的態度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淮陰師范學院學生在網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該學院乃至全國高校學生網貸消費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指導。
關鍵詞:大學生;網貸;調查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0-0137-03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F832.4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憑借其不受時空限制、成本低、資金對接效率高的特點,彌補了小微企業資金缺口,滿足了民間投資需求,逐漸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許多網貸平臺也紛紛將經營范圍擴大到了大學校園。與此同時,網貸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雖然大學生通過網貸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緩解資金短缺問題,但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制度還未完善,使一些不法平臺有可乘之機,以誘人的條件騙取大學生的錢財,收取高額利息,出現了不良事件,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通過調查淮陰師范學院學生的網貸情況,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網貸消費觀,找出潛在問題,并且提出相應對策,以提高大學生在網貸過程中的安全意識。
1 ?淮陰師范學院學生對于網貸認知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借助騰訊QQ、微信等平臺開展。2019年3—5月,歷時60 d,共收到淮陰師范學院2個校區的有效問卷1 200份。
1.1 ?網貸認知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93.89%的學生聽說過網貸,僅有6.11%學生未聽說過網貸,由此可以看出,淮陰師范學院學生對網貸的認知度較高,見圖1。
1.2 ?選擇的網貸平臺
調查結果顯示,55%的學生會將“花唄”作為網貸平臺,10%會選擇京東白條,5%的學生會選擇名校貸,而剩下的學生有30%選擇了信鴿錢包、極速貸等網貸平臺,見圖2。
1.3 ?日常生活費來源
數據統計顯示,淮陰師范學院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由父母提供,占比達到了96.69%,而少數人通過課余兼職和獎學金獲得生活費,見圖3。
1.4 ?每月可支配生活費
數據統計顯示,淮陰師范學院學生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費在1 000~1 500元的占比為49.87%,在500~1 000元的占比為26.97%,1 500~2 000元的占比為17.05%,2 000元以上的只占6%,見圖4。
1.5 ?對網貸平臺的認知度
通過多項選擇方式獲得統計數據,學生對各正規網貸平臺的認知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螞蟻花唄、京東白條、名校貸、趣分期、優分期,只有14.25%的學生對這些網貸平臺一無所知,見圖5。
1.6 ?網貸時長
數據統計顯示,網貸超過1年的占9.67%,半年到1年的占6.62%,半年以內的占11.2%,不足1個月的占8.65%,沒使用過但想嘗試使用的占1.53%,沒有使用過但是也不想嘗試的占62.34%,見圖6。
1.7 ?網貸消費領域
本次數據通過多項選擇方式統計顯示,淮陰師范學院學生網貸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聚餐零食、服飾鞋帽以及化妝品等方面,其次是數碼產品、學校學費、旅游、網上虛擬游戲消費,見圖7。
1.8 ?對網貸的態度
數據統計顯示,49.36%的學生認為應該禁止校園網貸,34.86%的同學認為不應該嚴禁校園網貸,15.78%的同學不在意是否應該嚴禁校園網貸,見圖8。
2 ?淮陰師范學院學生網貸消費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轉變,信用消費、超前消費等消費模式也逐漸獲得大眾認可。許多智能電子設備、旅游、購物、文化等消費現象不斷出現,讓具有好奇心的大學生嘗試一些新的事物,從而進行超前消費,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2.1 ?學生對網貸的概念和理解較為模糊
問卷調查顯示,許多大學生對網貸概念的理解有誤,網貸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但是網貸留給大多數學生的影響消極多于積極,由此可以看出當下網貸發展的消極態勢。
2.2 ?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生活費不足以支付還款額度
目前,大學生購買能力偏低,導致消費方面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較大。數據顯示,76.84%的大學生月均生活費低于1 500元,生活費在2 000元以上的學生只占6%,超過80%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月還款額度在1 000元以內。顯然,許多學生高估了自己的還款能力,導致借新貸還舊貸的情況愈演愈烈,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費不足以支付還款額[1]。
2.3 ?網貸消費領域過于娛樂化
根據前文的數據分析,大學生網貸消費集中在名牌服飾鞋帽、零食聚餐、網上虛擬游戲和各種高端數碼產品中,學習領域的網貸消費占小部分。這不僅會使大學生出現攀比心理,也不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4 ?網貸過程中部分學生選擇了安全度低的平臺
調查顯示,部分學生使用了信鴿錢包、極速貸等平臺,在借貸的過程中,人們要向網貸平臺提交個人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證號、電話號碼、支付寶賬號等,有的甚至還要填寫家庭成員的信息。這些網貸平臺存在對填寫者信息被泄露的風險,極大地威脅了學生的信息安全。
3 ?解決淮陰師范學院學生網貸問題的建議
面對大學生網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政府、高校、家庭和學生4個方面提出解決對策。
3.1 ?政府要加大對非法貸款的整治力度
首先,政府應該制定并完善與網貸相關的法律法規[2]。其次,應學習國外的網貸監管體制,例如英國和美國都設置了準入門檻和信息披露制度。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可以限制網貸市場的發展,抑制不法網貸平臺的出現。信息披露制度則提高了平臺的信用度,這樣借貸者在消費時就有了一定的評判準則。再次,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市場的管理與引導,鼓勵合規機構積極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合法合規的信貸服務。有了強大的制度規范和法律法規,不法貸款這一金融現象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3]。
3.2 ?高校要從管理層面嚴加防控
一部分學生是從學校墻上的小廣告中得知網絡信貸的信息,對于此種現象,高校應該加大對校園小廣告的監管力度,全面處理校園里張貼的小廣告。學校應該禁止不法貸款商家進入校園,同時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開展金融相關知識的培訓,大力宣傳網貸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誠信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理性消費、理性貸款。同時,高校也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從源頭上避免校園網貸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4]。
3.3 ?家長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作為家長,應該多了解孩子每月的消費情況,多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大學生平時也可以多和父母交流自己的近況,如果遇到了網貸難以償還的情況,應該及時和父母坦白,避免情況愈演愈烈。
3.4 ?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三觀”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當代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平時應主動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不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信息,不參與不良網貸活動,專注學習,摒棄攀比心理,自覺糾正超前消費的習慣,改變過度消費的錯誤觀念,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品質。也可以積極參加勤工儉學活動,不要過度依賴貸款,以貸養貸最終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5]。
4 ?結束語
網貸平臺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資金來源,對完成學業、支持創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網貸平臺總體上弊大于利,再加上我國的網絡金融體系還在發展階段,給廣大學生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學校、家庭和社會應高度重視,從多方面加強引導和監管。
參考文獻:
[1]宋青楠.淺談大學生網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民營科技,2017(7):215-216.
[2]李玉珍.互聯網金融體制下金融監管的創新——以大學生網貸為例分析[J].法制博覽,2015(19):121.
[3]葉巖.校園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6):96.
[4]謝留枝.如何解決大學生網貸出現的問題[J].經濟研究導刊,2016(19):135.
[5]蔡或.大學生網貸的現狀及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