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效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路徑必須與時代環境保持高度一致,只有適應時代大環境才能謀修心的發展空間,提升高效輔導員學生管理質量與水平。為此,文章就在分析新媒體環境下為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帶來的新機遇,以及當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基礎上,從利用公眾社交媒體,構建學生管理公眾平臺;開發智能手機客戶端,做到“微化”學生管理信息平臺;加強無線網絡監管,營造理想的學生管理虛擬環境三個方面入手,確立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實踐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機遇;局限性;實踐路徑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了解社會以及人際交往的方式正在悄然間發生改變,媒介和信息成為關鍵中的關鍵。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要以時代環境保持相一致,充分借助新媒體渠道,開辟出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渠道。為此,在當今時代背景之下,如何才能在實踐中利用好新媒體,建立適用于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路徑就成為普遍研究課題。為此,文章就針對這一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希望廣大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能夠受到啟發。
一、新媒體環境下為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帶來的新機遇
(一)學生管理工作具備信息化與便捷化特征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日常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開展方式必然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學生不再單純以面對面的形式與教師接觸,學生學習習慣由此勢必會發生改變,而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也不會單純以面對面的形式與輔導員溝通,更多的則是會以網絡信息傳遞的方式與輔導員保持溝通與交流,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與便捷化特征也勢必凸顯出來,無論是輔導員的引導與指正工作,還是學生接受輔導員的指導都會變得更加便捷,輔導員在引領學生思想、意識、觀念上的效果由此會提升,學生行為舉止的規范性也會愈加明顯,真正為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方便與快捷,高效性也由此盡顯無疑。
(二)學生管理工作開展渠道更為豐富
面對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工作渠道也正邁向網絡化、虛擬化,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性會進一步體現出來,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也會得到大幅提升。原因在于新媒體時代加快了無線網絡的全覆蓋,無線終端設備成為人們保持人與人之間溝通與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交流過程不需要保持面對面。而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就是以溝通和交流為主體的工作,實現非面對面交流會大大增加彼此之間交流的通暢性,學生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也會得到有效引導與指正,從而學生管理工作的整理效果會變得更加明顯,高校學生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的引領作用也會最大程度展現出來。
二、當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局限性
(一)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局限于“面對面”
從當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現實情況來看,可以發現輔導員的工作渠道往往是以面對面交流的形式為主。也就是說學生思想意識存在怎樣的波動,行為舉止存在哪些不規范只能在面對面的情況下加以引導和指正。輔導員這樣的學生管理工作渠道存在先天性的局限,不利于學生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的及時引導與強化,這顯然與新媒體時代背景不相符。因此,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時間中,必須將消除這一局限性放在首位,從而確保當代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斷提升。
(三)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很難做到暢通無阻
針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性質來看,學生管理工作并不是以“管”為主要目的,而是以彼此之間的保持溝通為目的,在溝通過程中輔導員發現學生的思想意識是怎樣的,以及行為動機又是怎樣的,根據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動機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指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并規范其行為舉止。但是從當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狀況來看,輔導員在與學生實地溝通過程中,很難做到推心置腹,彼此之間存在的距離感普遍非常明顯,這顯然不利于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開展。為此,這一局限性也應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實踐路徑構建中加以解決。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實踐路徑
(一)利用公眾社交媒體,構建學生管理公眾平臺
隨著無線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以及高校輔導員隊伍邁向年輕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無線終端設備,已經成為廣大高校師生必不可少的辦公與學習工具,同時也是師生最為主要的社交渠道。其中,“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也正是廣大師生極為依賴的人際較為平臺。為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應將公眾社交媒體充分利用起來,構建起屬于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公眾平臺,具體操作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步驟:
首先, 輔導員開通用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微信”公眾號,并開通“微信交流群”。輔導員通過“微信”客戶端申請“微信公眾號”,并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將“微信公眾號”加以推廣,在所管轄的學生范圍內最大程度尋求關注,最后將所關注的學生“拉入”微信群,定期向“公眾號”和“交流群”發布相關消息供學生探討與交流,幫助學生在非面對面的情況下形成自我管理。其次,輔導員申請用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微博互動平臺”。高校輔導員可通過自身“微博公眾平臺”,不斷提升高校學生在“微博”的關注度,讓廣大高校學生能夠成為自己的“粉絲”,并在“微博互動平臺”中定期發布消息供學生探討與交流,為學生在非面對面交流與指導下形成更好的自我管理拓寬渠道。
(二)開發智能手機客戶端,做到“微化”學生管理信息平臺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在輔導員管理學生工作實踐路徑的探究中,倡導輔導員利用“微信”、“微博”量大公眾社交媒體構建學生管理公眾平臺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優勢力量開發專屬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手機客戶端,真正做到發揮無線網絡的根本優勢,實現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主要操作包括兩個方面:
首先,組織高校網絡技術人員,構建該手機客戶端研發團隊。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科技型人才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構建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智能手機客戶端的研發團隊構建中,可以聯合網絡維護人員和計算機軟件開發專業教師等師資力量,共同組建該手機客戶端研發團隊,這也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邁向便捷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其次,根據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現實需求,打造智能手機客戶端。在該客戶端的研發中,立足點不僅在于教師更便捷的發布相關信息,還要方便廣大高校學生了解和查詢輔導員所發布的信息,讓輔導員與學生之間能夠建立最便捷和最直接的橋梁。為此,研發團隊以滿足高校輔導員和學生這兩項基本需求為目的,在智能手機哭護短的模塊構建上下足功夫,從而打造出更加適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手機APP,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便捷支持。
(三)加強無線網絡監管,營造理想的學生管理虛擬環境
面對新媒體時代大環境的到來,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網絡化、智能化、便捷化三個特征必將凸顯出來,加強無線網絡信息的監管力度,就成為廣大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必須承擔的一項新任務。其間,高校輔導員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在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完成該項任務:
首先,定期參與輔導員信息素養培訓活動,具備不良信息的鑒別能力。在新媒體環境下,由于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渠道變得更為多樣化、虛擬化,所以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就成為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參加信息素養培訓活動,不僅有利于高校輔導員提高自身業務素養,更有助于輔導員善于發現不良網絡信息,進而為提高學生管理工作實踐的實效性提供重要保證。其次,具備軟件的后臺操作技能。由于高校輔導員要在專屬智能手機APP中定期發布相關消息,所以高校會定期舉辦輔導員網絡信息技能培訓會,高校輔導員必須大力響應,積極參與到其中,提高軟件的后臺操作技能,做到不僅能夠鑒別不良信息,還能做到防止不良信息的攻擊,以及查找不良信息的來源路徑為其提供打擊,進而為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應在理想的虛擬環境。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不難看出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實踐路徑的全面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廣大高校輔導員與學者必須立足全方位,不斷的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并敢于講觀點應用于學生管理實踐中去,在不斷的調整中做到實踐路徑的不斷完善。然而,文章所提出的觀點中勢必會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還希望廣大高校輔導員與學者能夠積極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確保學生管理工作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大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婉.新媒體視閾中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J].山西青年.2016(15):253-253.
[2] 劉宇,陳麗波.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研究[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6(3):49-51.
[3] 梁銀雄.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創新路徑探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24-25.
[4] 魏慧.新媒體的應用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模式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7(6):98-99.
作者簡介:包婷婷(1989.08- ),女,漢族,山東蒙陰人,碩士,鹽城師范學院,法政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