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包括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科研管理、后勤保障等,是高校運行和發展的重要部分。隨著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亟待改革。文章從高校行政管理的內涵、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其對策與方法,旨在高校管理理念轉變,充分發揮其服務作用。
關鍵詞:高校行政管理;內涵;現狀;策略
在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的倡導下,中國的經濟、科技、醫學、教育等步入了新的歷史進程,中國的知識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更高、更新的階段,我國的教育事業飛速發展,高等教育也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挑戰。2019年4月,教育部決定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面對新的形勢,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要隨之進行改革和創新,依托“雙萬計劃”的啟動,探索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新路徑,從而促進課程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內涵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含義
行政管理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以及自身內部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校為了促使教師和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順利地實現教育目的,并對校內外的資源進行統籌和運用的組織、制度、活動及措施等,其主要包括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后勤保障、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事務繁重,內容復雜,涉及范圍廣,為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科研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
(1)教學管理工作
高校日程教學管理工作包括學校教學計劃、運行管理工作、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工作、學校考試管理工作、學生學籍管理、畢業生資格審查和證書管理工作、學校基本建設(包括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題項目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等。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以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促進學校教育事業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健康協調發展視為工作的根本目標。
(2)學生管理工作
高校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包括其思想、學習、生活、工作、安全等五個方面,具體內容為:
第一,思想管理: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聘請專家通過舉辦相關講座的形式,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修養,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以及對社會的認知度。
第二,學習管理:以提高學生教育質量為目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增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學習興趣,多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操作能力,養成良好的動手能力,并對學生學習做出積極評價。
第三,生活管理: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體問題與困惑;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做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使其無后顧之憂。
第四,工作管理: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轉變社會角色。為學生提供對口的實習單位,讓他們能夠迅速掌握工作能力,快速適應工作。
第五,安全管理:加強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實行門禁卡制度,防范外來人員入侵。每個宿舍要配備1至2名保安,積極配合宿舍管理員工作,做好登記出入工作。如遇可疑人員與突發情況,要配合公安民警做好工作,妥善保護學生安全。
(3)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項目是高校的重要工作,行政管理部門需要妥善維護、監督科研工作進度,保證該項工作任務按時完成。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承擔:科研課題和獲獎的申報、科研經費的使用管理、科研項目的檢查驗收工作;科研成果收集與統計工作;科技開發工作;學術交流的組織管理工作;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所的管理工作;校學術委員會辦公室等工作。建立監督機制,杜絕論文造假及學術造假,全面維護科研項目的真實性與學術性。
(4)后勤保障工作
高校后勤承擔著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環境育人的重要職能。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的加快,高校師生對后勤服務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后勤本身也需要不斷調整,使自己的服務管理水平符合科學化、程序化、專業化之要求,全面保障后勤工作的平穩有序。后勤工作主要有以下內容:后勤管理包括財務管理、財產物資管理、基本建設管理、房產管理及維修、水暖電氣管理、伙食管理、汽車運輸管理、醫療衛生管理、以及后勤服務經營實體管理等項目。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管理理念陳舊,服務職能意識薄弱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高校行政管理仍沿用政府的傳統管理模式,管理效果不盡人意,許多職能部門工作有交叉的,經常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不能按時完成工作,影響整體目標順利進行。尤其在服務職能方面,行政管理人員缺乏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固守陳舊的行政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弱,導致無法為學生與教師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需要全面提高認識,加強服務意識。
(二)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良性競爭機制
盡管許多高校不斷完善管理規章制度,但不少高校仍存在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缺乏良性競爭機制等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很多高校工作重點都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對行政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競爭機制與問責機制不完善,管理人員易滋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部分管理人員缺乏上進心態,不努力學習先進經驗,思想拖沓,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果不理想。
(三)行政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人員安排不科學
高校行政管理機構在設置上都是效仿政府機關的設置,這就出現了高校行政管理機構臃腫、責權不清、令出多門、人員冗雜等現象。機構設置和人員安排的不合理勢必會導致部門和人員職責重疊,一旦出現問題就相互推諉、扯皮,出現了不作為、不擔當的失職行為,這樣不僅增加了高校的行政管理成本,還影響了辦事效率。
三、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創新行政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隨著“雙萬計劃”的啟動,高校行政管理進行改革創新勢在必行,尤其是在高校行政管理理念上,必須由原本陳舊的管理理念朝著“服務至上”、“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轉變。人是管理的核心,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行政管理隊伍建設非常重要。首先,通過公開考核招聘,選拔優秀的人才加入管理隊伍;其次,定期對行政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供多渠道的繼續教育、培訓的機會。此外,還應該對行政管理人員實行季度考核測評,考評不合格者將撤離行政管理崗位,不予任用。總之,各高校結合實際情況,樹立管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主觀能動性,高校優質地完成工作任務。
(二)不斷完善制度,形成良好競爭機制,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的制度是高效率工作的前提。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務型轉變的同時,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來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根據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能,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內容、職責權限和崗位要求。其次,制定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以此來提高其競爭意識,制定獎懲制度,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最后,高校的制度都要符合“服務至上”、“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任何背離這一理念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都將會以失敗告終。
(三)改革行政管理機構設置,調整管理部門,精簡人員
科學合理的機構設置是提供行政管理工作的保障。根據高校的規模、招生人數、教職工人數等客觀因素,多方調研,廣泛聽取師生意見,召開聽證會聽取民意,科學設置行政管理機構,調整管理部門數量,精兵簡政,避免人多不干活的現象,要時刻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高校可采取通過合并、撤銷機構的方式,精簡機構和人員,使部門責權更加清晰,部門之間工作范圍界限更加明確,這樣也能夠有效杜絕部門之間的扯皮、推諉的現象,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結語
簡而言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依托“雙萬計劃”的啟動,積極重視行政管理工作,切實對行政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努力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肩負起高校發展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其成功完成向服務型的轉變,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 馬硯之.高校行政管理向服務型轉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研究,2019(6):197-198.
[2] 吳霞.淺析新時代高校行政管理創新之路[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6):201-202.
[3] 許國興,吳文秀.新形勢下高校行政管理創新工作必要性探析[J].現代交際,2019(11):159-160.
[4] 劉爭.高校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管理,2019(6):98-99.
[5] 廖婷紅.高校行政管理現狀和策略[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6):38-39.
作者簡介:鄒斌(1981- ),女,云南大理人,助教,文學學士,大理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