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進入新時代,伴隨著互聯網帶給信息傳播載體、渠道、速度的變化,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在互聯網互相交鋒,互聯網不可避免的充斥著大量非馬克思主義言論,如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成為做好我國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文章主要通過分析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總結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嚴峻形勢產生的原因,進而對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互聯網;意識形態
我們黨從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指導思想。隨著時代發展,我們黨結合實際發展需要,不斷創造性地對馬克思主義予以繼承發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取輝煌成就的根本所在。進入新時代,伴隨著互聯網帶給信息傳播載體、渠道、速度的變化,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在互聯網互相交鋒,互聯網不可避免的充斥著大量非馬克思主義言論。我國意識形態工作承擔著“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如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成為做好我國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形勢嚴峻
自我國接入互聯網以來,短短幾十年時間里,互聯網從過去的“稀缺產品”到如今的“日常產品”,互聯網已經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特別是互聯網普及率的大大提升,使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面臨新的形勢任務。
(一)互聯網人數持續增多,如何在互聯網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成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最直接的挑戰。截至2018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較2017年新增網民5653萬,網民規模實現多年連續增長。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的教育、醫療資源分配等一些深層次問題將浮出水面,這些深層次問題將會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上得到一定的反映,并體現在人們言行上。互聯網人數的持續增多,帶來的是數以萬計人的思維,這些思維包含著正確與錯誤,需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引導網民認識問題、糾正網民錯誤認識,同時在互聯網發現網民錯誤思想認識勢必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二)塑造青少年思想任務艱巨,做好青少年思想工作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不可推卸的責任。截至2018底,我國19歲以下青少年網民高達21.6%。青少年是我國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參與者,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習的重要時期,同樣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青少年在這一時期求知欲強,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探索新鮮事物的重要途徑,青少年開拓眼界的同時,互聯網存在的拜金主義等大量非馬克思主義觀念容易誘導青少年形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影響青少年未來的人生成長,進而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埋下隱患。
(三)國外敵對勢力不斷加緊對我意識形態滲透步伐,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是維護國家安全最迫切的需要。國外敵對勢力一直視我國為“假想敵”,在國際舞臺上唱衰中國經濟發展,在意識形態上妄圖策劃“顏色革命”,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國接入互聯網以來,國外敵對勢力就把互聯網作為對我國進行意識滲透的前沿陣地,通過互聯網借機炒作所謂“臺灣問題”“西藏問題”等干涉我國內政,宣傳所謂的“普世價值觀”,企圖混淆視聽、歪曲事實,抨擊我國大政方針,誤導網民的價值觀念,從而達到“西化”“分化”我國的目的,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應有之意。
二、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形勢原因分析
互聯網帶給人們生產生活便捷,同樣也給我國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必須從原因分析入手、對癥下藥,利用好互聯網這柄雙刃劍。
(一)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我國互聯網發展已經實現從簡單的信息儲存到互聯網產業集群建設,互聯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互聯網應用不斷開發完善,互聯網進一步滿足了網民購物、交通、旅游、醫療、教育等需要,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內容。同時,隨著我國一系列“提速降費”政策的穩步實施和華為等互聯網企業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互聯網資費和互聯網設備成本不斷降低,特別是我國近年來開展的脫貧攻堅戰,“互聯網+扶貧”“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等使人們受益,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實惠轉變了脫貧地區群眾對互聯網的認識,將吸引更多的脫貧地區群眾進入,脫貧地區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我國互聯網新增網民的重要來源。
(二)互聯網的公開性。一方面,互聯網的接入口遍布世界,網民只要有手機、電腦等互聯網接入設備就可以進入互聯網,互聯網對于任何人來說幾乎是沒有任何門檻可言,這對國外敵對勢力開展意識形態滲透、傳播非馬克思主義言論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公開性使網民錯誤認為互聯網是“虛擬之地”“法外之地”,互聯網不存在任何監管,網民在互聯網擁有“完全自由”,盡管我國已經針對利用互聯網傳播不良信息和違法犯罪的行為出臺法律規定,但仍有部分網民思想認識不夠,把這種“虛擬性”作為互聯網暴力、互利網犯罪行為的“借口”。
(三)互聯網企業監管不到位。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互聯網經濟,特別是我國近幾年來互聯網經濟突飛猛進,涌現出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企業除追求經濟效益外,還肩負著相應的社會責任。現有互聯網信息監管制度,主要強調事后監管,即對在互聯網造成惡劣影響的信息進行監管,導致一些在互聯網沒有引起惡劣影響的不良信息和違法犯罪行為依然存在,甚至是個別互聯網企業為了追求自身經濟效益,推送一些不良信息,借非馬克思主義言論作為噱頭,吸引網民點擊瀏覽閱讀,使得一些非馬克思主義言論長期存在,加大了爆發互聯網意識形態輿情事件的可能性。
三、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對策建議
新時期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要針對我國互聯網發展實際和互聯網自身特性,整合現有資源、統籌形成合力,加強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建設,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
(一)加強互聯網監管力度。切實發揮網信部門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職能,成立由網信部門牽頭各單位協調聯動的監管格局。互聯網監管的目的不在于“堵”,而在于“疏”。首先,網信部門要善于發現互聯網意識形態輿情事件,建立互聯網信息研判專家數據庫,組織專家召開互聯網意識形態輿情事件研判會議,形成權威互聯網意識形態輿情事件研判報告,及時向社會發布,做到引導人心、疏解民意。其次,著眼困擾網民的重大互聯網意識形態問題,開展互聯網大討論,邀請專家學者解釋惑,講清楚是什么、怎么辦,從根源上消除重大互聯網意識形態輿情事件對網民的影響。
(二)加大互聯網建設力度。建立由政府組建的綜合性互聯網大數據研究中心,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力度,整合互聯網企業掌握的大量互聯網數據信息,形成互聯網大數據儲存平臺,對涉及互聯網意識形態的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實現互聯網意識形態信息精準識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把爆發互聯網意識形態輿情事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此外,通過政府委托項目的形式,鼓勵支持社會互聯網大數據企業發展,做大做強我國互聯網大數據產業,凝聚全社會共同開展互聯網大數據研究的合力,服務于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
(三)加快媒體融合力度。傳統媒體,特別是黨報黨刊,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具有權威性、導向性。新興媒體可以利用互聯網使信息在第一時間得到傳播,具有及時性、便捷性。加快媒體融合,就是要在形式上突破簡單的相互疊加,在傳播載體、傳播方式上實現深度融合,讓最權威的信息在互聯網傳播、讓主流聲音在互聯網傳播、讓正能量在互聯網傳播、讓馬克思主義言論在互聯網傳播,使那些危害我國互聯網意識形態的非馬克思主義信息失去滋生的土壤。
(四)加緊學校意識形態建設。青少年階段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做好青少年思想工作就要以建設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為重點。學校教師要開展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努力提升自我馬克思主義素養,只有教師做到真懂真信真用才能真正影響學生。學校要辦好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課,選優配強思政課教師,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深厚、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思政課授課的教師優先擔任思政課教師,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五觀”“兩論”,使青少年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看待互聯網信息,進一步引導青少年學生通過自己影響家人,讓學校意識形態建設實現最大效應。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47/201808/t20180820_70486.htm.2019-2-28.
[2] 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2).
作者簡介:鄭潤琪(1991.01- ),男,漢族,河北深澤人,法學學士,助理編輯,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研究方向: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