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武
【摘要】數學在眾多科目中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探究過程中,要借助對有關知識概念的理解來進行判斷、推理,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尤其是一些幾何知識,就更加需要學生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來做出有關的假設及推理,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045-02
一、培養初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一)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的學習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習數學對于學生來講之所以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數學這門課程和語文甚至英語都有很大的不同,它所涉及的課程知識理論性是相當強的。數學這門課程所考查的不是單純對知識點的記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推導能力以及總結能力,對學生的理性思維有一定的鍛煉?;诖?,教師一定要能夠試著從多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對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不斷助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1]。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綜合素質的必備素質之一,除了在學生的智力教育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對其非智力教育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一旦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不僅可以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還可以不斷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為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問題式教學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式教學法,可以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入深度思考的狀態。這一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教師通過用教學中的問題來使得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以及思維能力。近年來,素質教育在中學階段不斷的深入推行,問題式教學法不但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可以將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進行扭轉,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運用此方法可以讓學生以更加主動的心態來獲得真知,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也可以通過自主實踐的方式將有關的問題一一解決,教師不僅可以完成高速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進一步實現培養學生創造力以及邏輯思維的教學目標,繼而將學生的數學潛能一步步激發出來。
(二)活動式教學法
活動式教學法在如今的數學課堂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簡而言之就是用活動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解決有關的數學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實踐意識會不斷加強,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的完善。一旦學生遇到一個數學問題,首先不是立刻去想辦法解決,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將問題一步步的細化,并進行分解,用化整為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一定會簡單得多,同時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思維得到延展的同時,探究能力與分析能力皆可以得到鍛煉,這對學生思維的完善有極大的幫助。
(三)訓練式教學法
除了上述方法,教師還可以依靠大量的解題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所注重的是習題的質量而并非數量,如果只是一味的用習題的數量來對學生作出嚴格的要求,只怕會帶來反效果,所以,教師在運用訓練式教學法時,一定要學會靈活變通。首先,教師可以從復習課上入手,用解題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復習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將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做進一步知識的內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的結構,并將一些散的知識點串起來,以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2]。其次,訓練方法要有層次化,在學生做題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意進行分析,只有充分理解題意,才能夠不斷提高邏輯思維的密度,這是解題的先決條件,接著要告訴學生善于觀察,因為很多知識是都有其突破口,有的甚至有規律可循,這對提高解題效率很有幫助,最后就是教會學生善于思考,給予自己一個自我發揮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生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運用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使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備一定的實效性,相信只要教師堅持不懈的進行探索,一定能夠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陳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5):48.
[2]侯彬.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