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聰

摘 ? ?要: 根據應用型大學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及行業發展前景要求,創新性更新以往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基于微信社群平臺設計“五步一體系統遞進”的翻轉課堂,讓學生參與互動,課前下達任務,學生自主預習,并完成作業;課上匯報,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結合理論知識點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進行啟發式提問;課后總結,學生根據教師點評,對作業進行修改完善。
關鍵詞: 微信社群 ? ?英漢對比研究 ? ?混合式教學
引言
互聯網與我們息息相關,遍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相應的手機軟件應用日益廣泛,不僅使娛樂內容變得豐富,而且使工作學習變得更加方便。當前,在課堂上禁止使用手機乃至網絡已經難以解決學生學習的問題。尤其英語專業“英漢對比研究”教學涉及范圍廣、難度大,學生接受能力不強。教師可以因勢利導,靈活使用在線平臺和工具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實時雙向互動,讓傳統課堂與網絡及各移動終端有機結合,實現學生主體的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教學效果,推進“互聯網+”的教學改革。
一、相關概念
(一)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進行探索與討論,教師為輔起引導評價作用。翻轉課堂學習方式靈活自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實現對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推動課程教學模式創新。
(二)混合教學模式。
混合教學模式即線上線下結合的互動型教學模式,是將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相結合,實現隨時隨地的教與學。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借助一些在線平臺,上傳教學資源,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和互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實施過程
(一)學情分析。
2018年9月通過問卷星形式對開設課程的2016級英語專業5個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98份,收回有效問卷282份。
1.調研結果
(1)學生團隊活動不足。受訪者中44.74%的學生從來沒有參加過團隊活動。團隊活動經驗在應用型導向的大學中至關重要。
(2)“英漢對比研究”了解不足。課前了解過課程并且比較感興趣的學生,只占受訪者的9.21%;課前沒了解過課程但是感覺挺有趣的學生占受訪者的53.95%,說明大部分學生對課程了解不足,但是有一定的興趣。這與“00后”一代學生好奇心強有關,但是如果不能科學設計課程,這種對課程的好奇心會很快消失。
(3)自主學習意愿強。在自主學習意愿方面設置了問題“如果老師提供學習資料,要求大家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一些自主學習,你會按要求進行嗎”。只有2.63%的受訪者不會自主學習,51.84%的受訪者會按照要求自主學習。
(4)關注職場能力。在“課程任務的完成能鍛煉未來職場需要的能力”這個問題上大部分學生都表達了極大的關注度,主動參與度達到89.47%。說明學生對課程學習實踐性是否很強,在學習中能否獲得未來職場需要的能力很關注。
2.總體結論
通過問卷可以看出,學生團隊合作經驗不足,對課程了解不夠。雖然愿意自主思考,但是在學習中缺乏主觀能動性和自律性?;趯W生的學情分析和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設計構建了基于微信社群的英漢對比研究教學混合式教學模式:以任務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微信社群全方位過程性多元評價為考核依據,三位一體系統遞進。
(二)教學總設計。
根據應用型大學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及行業發展前景要求,創新性更新傳統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诖死砟?,利用微信社群設計“五步一體系統遞進”的混合式教學,建立課程微信社群讓學生參與實時互動(見上圖),課前下達任務,學生自主預習,并完成任務;課上匯報,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結合理論知識點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進行啟發式提問;課后總結,學生根據教師點評,對作業進行修改完善。
(三)具體實施案例。
1.課前任務下達
將項目任務布置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由學生在課程微信社群中通過課件、筆記和討論等方式自學理論知識并完成英漢對比翻譯任務,任務成果以PPT和Word形式提交并上傳微信社群。
如:Tony畢業于哈佛大學,獲得了Tufts University的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碩士學位,現任美國著名的St Georges學校國際項目部主任,他在該校創立了中文部并親自領導。Tony對中文非常熱愛并有很深的造詣,這將幫助他完成包玉剛實驗學校的使命。幫助和指導學生申請國際頂尖大學的豐富經驗也將融入包校中學的課程發展中。
2.課中學生任務匯報
課前自學完成的任務成果,課堂上每個小組依次上臺展示PPT,匯報英漢對比翻譯的思路和差異。
3.課中教師知識講授點評:講授每個小組匯報完畢后,教師跟學生對英漢對比翻譯任務的完成情況,結合該任務涉及的知識點進行點評,并進行啟發引導式提問。
As a graduate of Harvard University and a holder of a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 at Tufts University, Tony is the Director of Global Programs at St Georges, where he was also the founder and leader of the Chinese department. His enthusiasm for and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will enable him to deliver YK Pao Schools mission. He will be applying his experience guiding and supporting students through admissions to leading univers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YK Pao Secondary Schools curriculum.
由上可以看出形合的語言,擁有大量形合手段,伴隨著大量連詞的使用。英語名詞優勢化,帶動介詞優勢化。漢語是典型意合的語言,注重具體形象的思維,使用大量動詞。在英漢翻譯過程中,要遵循英漢語的表達習慣,注意英語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等詞性和漢語動詞之間的轉換。
4.課堂小結
匯報總體結束后,教師對整堂課進行總結,回顧該項目的知識點并強調重點和易錯點。
5.課后修正
各小組根據教師的點評和修改意見對作業進行完善,教師選取優秀作業在課程微信社群上進行展示。
三、基于微信社群混合式教學優勢分析
(一)學習資源立體化。
基于微信社群進行混合式教學,使學生既可以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本內容進行學習,又可以獲取微課、PPT、課程相關背景等海量網絡資源進行補充和拓展學習,還可以打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進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
(二)教學組織形式翻轉。
改變以往教學模式中以教為主、以學為輔的教學組織形式,構建課程微信社群,設計課前環節、課中環節和課后環節,教師和學生實時互動交流,更好地將參與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教學運用于課堂中。借助微信社群平臺設計翻轉課堂,讓學生參與互動,課前下達任務,自主預習并完成作業,作業同步上傳課程微信社群;課上匯報,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結合理論知識點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進行啟發式提問;課后總結,學生根據教師點評,對作業進行修改完善。
(三)多元評價,模式翻轉。
對學生的評價一般體現在授課教師對其課堂表現、課后作業、期末考試等環節的評價。采用課程微信社群進行教學后,可以通過課程微信社群直接獲取對學生的課堂評價;學生的作業通過微信社群的形式推向同學,推向企業,推向社會,由同學、企業和社會共同為學生成果打分評價,更加客觀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真實水平。
結語
基于微信社群的線上線下互動式混合教學模式已經在“英漢對比研究”的教學中實踐了兩個教學周期。從學生專業八級考試和研究生考試通過率看,教學效果良好,學生反饋也較好。但是英語專業每一門課程有自己的課程性質和特色,該教學模式是否適用于其他課程乃至其他專業,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參考文獻:
[1]李玲,陳超.基于雨課堂的科技信息檢索課翻轉課堂教學[J].圖書情報工作,2019(12):1-6.
[2]郭建鵬.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式與統一[J].中國高教研究,2019(06):8-14.
[3]徐鷹,鐘書能.增強學習者投入提升學習效果——《大學體驗英語聽說教程》編寫理念與特點[J].中國外語,2019,16(03):83-89.
[4]羅莎,胡世清.翻轉課堂環境評價框架與指標體系研究——以大學英語教學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5):54-64.
[5]邢冠英,陳穎.激發自主學習動力,提升翻轉課堂效果——評《翻轉的課堂,智慧的教師:高校外語課堂中的自我指導式學習》[J].中國教育學刊,2019(05):109.
[6]袁麗.聯通學習模式對EFL交際能力的促進——當翻轉課堂遇上微信[J].高教探索,2019(05):26-31.
[7]張艷,許竹君.高校英語教師翻轉課堂接受度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6):53-55.
[8]唐弢.新媒體視閾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評《翻轉課堂模式中的英語案例教學研究》[J].林產工業,2018,45(12):75+77.
[9]金黎希,王怡,饒彬.項目學習助力大學英語翻轉課堂——以《應用型大學英語綜合課程》的教學實踐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3):54-55.
[10]任玲.高校英語混合式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