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秋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國樹木砍伐情況嚴重,導致生態嚴重失衡,所以國家應該加強營林造林工作,提高其工作質量的同時還要對資源進行合理的劃分和有效利用,明確林業的具體用途及需求。通過營林造林來防止水土流失,打造生態平衡。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進行分析,并根據現有問題提出合理性解決策略。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營林造林
林業發展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其對人們的生活健康和社會環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人們需要意識到森林資源的價值及營林造林所帶來的意義。近幾年,因為樹木的過度砍伐,一些地區已經出現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現象,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失衡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開始加強對林業資源的建設力度,充分的做好育苗培栽工作,在促進林業發展的同時,也保障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健康。
一、當前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因為我國占地面積較廣,各地區之間氣候不同,具有一定的溫差,導致出現南北兩極化。在寒冷的東北地區,一些樹木無法忍受氣溫的變化而出現枯竭,而在溫暖的南方,例如海南這樣的熱帶地區,樹木種類極為豐富,所以南方會有比較多的森林資源。由此可知,樹木更適宜在南方種植,不僅存活率高,生長也較快,為林業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近幾年,由于我國多地出現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現象,國家已經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但是很難將被破壞的森林重新修復,所以目前我國的建設重點是營林造林,先種植一批存活率高且生長速度比較快的樹苗,通過精心管理、培育,讓它們在短時間內長成森林,構造新的生態環境。
二、營林造林工作的重點分析
1.防止水土流失。通過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不僅增加了我國的森林面積,也促進了林業的經濟發展,實現了生物的多樣性發展。通過種植不同的樹種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態環境,降低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的危害,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空氣質量。因為我國土地面積不較大,且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很多地方的植被面積相對較少,一旦遇到一些自然災害的影響,將會導致生態失衡,所以加強營林造林工作可以優化人們的生活環境。
2.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林業資源所生產的物質。例如:紙巾、鉛筆、紙張等,這些物品都伴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目前市場中一些物品的需求嚴重危害了森林資源。這些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胡亂砍伐了很多樹木,破壞森林資源,導致人們失去生態屏障,無法抵御自然災害。隨著營林造林工作的展開,有效的降低的相關行業的砍伐行為,增加了人們生活的安全性。同時,營林造林還會種植很多種類的植物,可以為人們提供觀賞,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實現了資源與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三、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措施
1.做好育苗生產的基礎工作。在林業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育苗工作。因為有一些樹木種類的存活率比較低,且對溫度、氣候的要求較高,如果直接種植可能會出現枯竭的情況。所以,相關造林工作者為了提高樹木成活率,選擇先大范圍的進行育苗,當樹苗生長到一定階段,在根據土壤及溫度情況進行移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提高樹苗的適應能力和存活率,確保樹苗的后期快速生長。所以,目前我國為了盡快培育大批量的樹苗,建立專門的培育基地,基地內的土壤水分、養分含量都是進行嚴格把控的,溫度控制在最適宜生長的范圍,通過選擇優秀的樹苗來進行培育并實現無性繁殖,縮短了樹木的繁殖周期,提高了繁殖數量,提高了營林造林的工作效率。
2.優化生產方式。在營林造林的工作中,工作人員比較重視的是樹苗的質量。一顆好的樹苗不僅存活率高,且生長速度也很快,對外界環境沒有過多的要求,培育優質的樹苗,更加便于集體化管理,極大的提高了營林造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此外,工作人員還需要定期對樹苗進行施肥和修剪,確保其營養、水分的充足,根據樹苗實際的生長情況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流程,確保營林造林工作得到充分的發展。
3.封山育林和人工栽培。在營林造林的工作過程中,可以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栽培這兩種模式開展工作。在青海等一些地理環境比較艱苦的地方,可以同時兼顧這兩種造林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利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還能夠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保持林業經濟的穩定。通過一定時間的種植,就可以進入封山育林階段,然后將培育的樹苗移栽到土壤中,進行人工栽培。
4.合理開發。我們不能只關注營林造林工作,還需要根據國家現有森林的情況來進行適當的開發,在保證現有林業資源的基礎上,選擇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好,森林樹木比較多的地區進行保護。同時,對于一些熱帶地區,因為樹木種類比較多,繁殖比較快,可以適當的進行開發,成為旅游基地,增加當地的經濟收入。還可以將當地的一些稀有樹種,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在其他地區,充分的做好營林造林工作。
5.加強監督維護工作。前幾年,很多亂砍亂伐現象蔓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森林的監督、管理人員監管工作不到位,沒有對森林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監管。因為森林面積比較大,所以很多工作人員無法照顧到每一片區域,讓一些不良分子有機可乘。所以,為了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需要建立安全防護系統,在各個區域安裝監控等監控設施,安排專門的監管人員進行查看。此外,還要加強林業的后期維護工作,此項工作是一項工期較長的工程,所以為了更好的持續發展,要充分保證林業資源的動態控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前幾年樹木砍伐嚴重,導致我國多地區出現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問題,影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還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為解決此問題,我國開始施行營林造林工作,通過育苗、移栽、封山育林等措施來增加樹木的數量,打造新的森林形態。只有加強對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視,付諸行動,才能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營造出健康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韓國君. 加強營林造林工作,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 中國科技投資, 2017(13):54-54.
[2]馬夫謀. 淺談林業可持續發展建設中的營林工作[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8(3).
[3]雷震. 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營林造林工作舉措分析[J]. 綠色科技, 2017(11).
[4]朱萬欽. 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相關對策分析[J]. 南方農業, 2017, 11(26):29-30.
[5]黃秀碧. 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工作管理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8, 17(8):225-226.
[6]王學明. 淺析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 花卉, 2018(1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