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杰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015-01
摘 要 高等院校當中工會是重要的組織基礎,承擔著組織、動員、服務職工的責任。隨著高等院校改革的逐漸深入,工會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文中通過介紹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究了加強新時期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 新時期 高等院校 工會組織 建設
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始終受到各級工會組織的高度重視,長時間以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工作制度,對工會良好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隨著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高等院校制度改革開始步入全面實施時期,高校改制等問題給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帶來巨大的困難,應該引起廣泛關注。
一、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對工會工作的認識不足
高校機構改革中,部分高校領導對工會工作存在偏見,根本沒有意識到工會在高校改革發展中所發揮的真正價值。更有甚者有部分領導以為工會展開活動將會對教學秩序帶來影響,所以漠不關心工會工作,導致工會工作機構設置與干部配備越來越弱。此外,工會干部對工會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缺少工會工作的責任感,日常工作過程中無法集中精力于工會工作中,導致工會作用受到嚴重影響。
(二)工會辦事機構壓縮合并
高校機構調整改制中,工會基本任務就是整頓和重建。現實工作中,有部分高校工會辦事機構在調整與重組當中被人稱作合作。從組織形式上出發,有些工會與團組織一同辦公,有些工會被合并到黨群工作部,為了精簡機構,減少員工,提高效率,在這樣體制狀態下的工會組織,因為無法得到高校的重視,工會工作敷衍了事,導致無法貫徹落實上級工會的目標任務。
(三)工會組織干部隊伍建設滯后
大部分高校中,工會主席通常是高校行政兼任,工會干事大部分是行政辦公室人員兼任,很少設置專業的主席,較少配備專職的工會干部人員,更有甚至將工作能力低、無法勝任其他工作的人員安排到工會當中,造成工會干部隊伍不論從數量還是從素質上都顯著落后于高校的發展需求。主要原因包含:第一,高校領導對工會工作不夠關注,造成對工會組織的隊伍建設也不重視。第二,未重視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為充分發揮工會職能起到的重要作用,造成工會干部專業化建設明顯落后于高校的發展。
二、加強新時期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的方法
(一)加強對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高等院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高等院校工會工作屬于高校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因而,高等院校的黨政組織要占到鞏固黨執政地位、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上,真正加強對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了解到加強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是深化高校改革的需要。目前國家大力推進高等院校改革,高等院校面臨高校改制的問題,若處理不到位將直接影響高校穩定,然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工會組織參與發揮作用。
(二)健全工會工作機制
高等院校改制要促使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保證改革過程中工會組織不出現斷層的現象,(工會不隨意撤并工會組織——這句話不明白)。面對高校工會人員數量少、任務艱巨、難度系數大的客觀情況,就需要建立完善多種工作機制來保證工會重點工作能夠貫徹落實。首先建立民主管理機制,按照高校實際情況豐富充實職代會內容,創新職代會的組織形式,探究高校實現民主管理的方法。其次,徹查清楚工會組織現狀,明確工會辦事機構設置與專制人員配備的問題,推進改革后的高校依照法律建立工會組織。
(三)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高等院校的工會組織不單單能夠服務于職工,而且還能夠對高等院校經濟發展起到輔助推動作用,所以建設一支高素質、推進工作發展的工會干部隊伍非常必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具體方法如下:第一,真正配備好工會干部,把具有較強責任心、較高領導力、熱心群眾工作、備受群眾信任的人選配到工會領導崗位當中,有條件的大中型高等院校盡可能的配備工會主席,配備工作能力良好的專職干部,讓工會工作變得更規范。第二,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組織交流、舉辦技能培訓的方法,培訓工會工作的干部,提高工會干部的素質。第三,工會干部要增強自身的學習,結合高校的現實情況,針對性的深入基層了解民情,把握職工群眾的動態,及時來調節工作方法,讓自己真正變成職工群眾的主心骨。
總之,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屬于系統性的一項工程,要從加強對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健全工會工作機制、探索高校工會組織建設的新模式、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為高等院校工會組織建設帶來助力。
參考文獻:
[1]張輝.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J].工會博覽,2013(02).
[2]李來富.工會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獨特作用[J].中國煤炭工業,2007(06).
[3]劉宇紅.強化工會組織的經濟屬性[J].上海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4(01).
[4]彭輝.發揮工會組織優勢 促進思想政治工作[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