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弘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050-01
摘 要 互聯網時代,網絡交流已經成為黨組織與群眾保持緊密聯系的重要方式,應當在網絡空間建設過程中抓住民意,基于互聯網推動黨的政策有效落實,積極的運用互聯網接受群眾的監督,切實在互聯網渠道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從而達到黨群關系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持續發展目標。
關鍵詞 黨群關系 互聯網 優化措施
一、互聯網時代黨群關系的主要特征
(一)豐富了聯系的渠道
互聯網時代豐富了信息傳播的渠道,增加了信息傳播的方式,群眾可以在各種渠道獲得各類精準的信息,信息具有雙向傳播的特征,群眾可以與信息來源進行互動。以往信息的傳播來源較為狹窄,電視、報紙、廣播是群眾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聯網時代以前,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區信息傳播的困難較大,國家政策很大程度上依賴報紙廣播等傳播。互聯網時代黨群關系變得更加密切,網絡空間的黨群交往量不斷增長,黨群交往的形式不斷創新,黨與群眾的交往日益深入到群眾日常生活。
(二)群眾受多方面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增加了信息的輸入量,也造成了不良信息的輸入。當下網絡信息的來源較為復雜,各種信息觀點眾說紛紜,海量的信息導致群眾有時不能辯明真假信息。一些錯誤信息會對人民群眾造成誘導。有時別有用心的人會發布一些反動的信息,不僅引起人民群眾的恐慌,而且還會影響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黨和群眾在網絡上的交流會被問及很多有關政策方面的問題,有些問題因屬于重大事件或者涉及國家機密不便解答,因此可能造成網民對黨和政策的不信任。
(三)增加了群眾的民主性
互聯網加大了民主性,互聯網不僅有助于人民群眾了解政府的動態,而且可以更好的利于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大事。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互聯網方式可以深入的對黨的政策進行仔細解讀,有助于讓人民群眾更好的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通過互聯網可以體現人民群眾作為國家主人的地位,互聯網可以使人民群眾更好的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在互聯網渠道及時的向黨和政府反饋問題并且得到政府職能部門的反饋。互聯網有助于人民群眾自主選擇接受各種信息,人民群眾可以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關心國家政策,有助于黨和政府更好的考慮人民群眾的愿望。
二、互聯網時代優化黨群關系的原則
(一)把握主流價值觀
互聯網時代,黨和政府應當優化宣傳體系,利用互聯網途徑積極宣傳主流價值觀,在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下,充分尊重人民群眾話語權,允許人民群眾積極的表達觀點,允許人民群眾各抒己見,做到討論不偏離方向,各種觀點有助于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互聯網時代只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不斷優化和構建和諧的網絡秩序,積極凈化網絡空間,實現黨執政心態的微調,才能夠更好的發揮黨對互聯網的引導作用,基于互聯網達到有效密切黨群關系的目標。
(二)普及互聯網應用
黨組織應當大力普及互聯網,注重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互聯網應用能力在,號召廣大基層黨員干部通過互聯網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互聯網應當成為黨組織服務群眾和與群眾進行思維情感交流的重要平臺。黨員干部應當對互聯網這一信息交流形式有較高敏銳力,能根據時代的需要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能提高網絡環境下的工作能力與責任意識。黨員干部是執政建設的主體,黨員干部在黨群關系建設起到關鍵作用,應當促進黨員干部積極與群眾進行互聯網交流。
(三)規范網絡環境
新時代還要進一步優化互聯網環境,把互聯網真正的變成傳統主流價值觀,有效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平臺。網絡環境應當形成一套嚴格的法律措施,進一步加大對網絡環境的引導能力。首先,有效的消除網絡環境存在的法制空白漏洞,防止不良論調在互聯網的傳播。其次,為黨群眾有關系建設提供良好的平臺,注重建立穩定的黨與群眾進行密切交流的平臺,滿足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交流的需要。
三、互聯網時代提升黨群關系的措施
(一)創新執政思維
互聯網時代應當創新執政思維,基于網絡的互動性與滲透性改變傳統的與群眾個體進行交流的模式。當前人民群眾往在利益訴求表達與利益主張覺醒期,民眾參與政治的熱情不斷高漲,黨組織必須創新輿論引導手段,努力優化網絡空間,在政策信息傳播方面超越以往的陳舊模式,構建尊重客體的信息反饋機制。
(二)開展網絡問政
新時應當形成開展好網絡問政活動,運用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當前已經進入到大眾麥克風時代,技術的進步為政治發展奠定了基礎。首先,各極領導干部應當提高民主意識,積極發揚民主作風,自覺的接受網民的監督,進一步在互聯網途徑擴大人民群眾有序參與政治的途徑,保證人民依法施行民主權、決策權與民主監督權。其次,促進黨員領導干部掌握面對輿論的新本領,既要提高黨員干部對網絡的警惕意識,又要促進黨員干部增強在媒體面前的自信力。
四、結語
網絡應當成為黨和群眾聯系的重要平臺,應當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開辟黨員群眾聯系的互動網絡空間,不斷優化互聯網環境,加強互聯網的法制建設,在互聯網渠道開辟主動服務群眾的空間,實現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的有效互動交流,從而構建更為完善的黨群工作體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
[2]王世誼.網絡反腐:權力監督的新形式[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7(1):105-110.
[3]黨的十九大文件匯編[G].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