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鑾

摘要:近年來,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力日趨加大。為了真實、全面地反映目前我市電子商務發展進入較快發展期的狀況,本文通過相關統計數據分析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現狀,對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 發展現狀? 問題? 對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技術以及現代流通方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電子商務日益成為拉動寧德市消費需求、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引擎。
一、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一)網絡銷售快速增長
據統計,2018年,328家電子商務企業入駐正統網,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網上商店100個,比2014年增加了97個,限額以上實現網上零售額40.18億元,比2014年增長7.2倍,同比增長27.8%,年均增長63.7%,占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比重為17.8%,占比比2014年提高17.5個百分點,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個百分點。從5年我市限額以上商貿業網上零售額情況看,2017年成績較為顯著,2017年年均增長高達61.5%,高出2018年年均增速7.5個百分點。同時據寧德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538.4億元,位居全省設區市第六位,比上年增長28.5%。
(二)農村電子商務全面發展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積極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建設工作,取得可喜成效。2016年,福安、古田、屏南入選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2017年,壽寧、柘榮、霞浦、周寧4個縣啟動創建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2018年,壽寧、柘榮2個縣被列入“2018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其中柘榮縣連續四年入選全國“電商百佳縣”;2018年,福建省商務廳推動新列入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創建名單的順昌、浦城、霞浦、壽寧、周寧、柘榮等6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穩步、高效推進示范創建。2018年全市建有農村電商服務站點行政村419個,建有農村電商服務站點的貧困村45個,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406人次。
(三)涉獵跨境電商領域
2018年3月份,寧德市商務局組織了130多家企業參加福建跨境電商峰會,峰會內容豐富,開展了跨境電商服務商專場、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專場、亞馬遜專場、跨境電商平臺專場等交易活動。此次峰會,我市重點組織企業對跨境電商主流平臺及新興市場平臺高管,借力跨境電商平臺推動福安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并與亞馬遜平臺就福安電機電器產品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人才培育、發展模式、供應鏈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溝通,達成共識,相關專家赴福安市進行了實地考察,共同推進電機電器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1]。據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寧德分公司統計,2018年,我市跨境電商平穩發展,全市國際e郵寶跨境寄遞量31.30萬件,同比增長12.99%。
(四)線上線下“融合共生”
近年來,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呈井噴式發展,當前形勢下,寧德本地電子商務企業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線上線下正在加速融合,“互聯網+零售”改變傳統貿易方式,傳統實體零售銷售業績回暖[2]。2018年,全市限額以上商貿企業中,395家實體零售企業共實現零售額153.54億元,增長6.2%,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貢獻率達19.4%,拉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個百分點。其中百貨店增速迅猛,實現零售額21.97億元,增長50.8%,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31.6個百分點。
二、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寧德市電子商務發展,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問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強、專業人才稀缺、物流服務尚不完備等問題。
(一)缺乏產業規劃引導
從目前情況看,僅福安市2018年8月有出臺了《福安市扶持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四條措施》,其余縣(市、區)以及目前我市對電商發展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專項規劃和非示范縣的扶持政策,沒有具體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多數電商企業沒有享受到切實的政策支持,亟需政府的幫扶和引導。
(二)本土品牌影響力及潛力發揮不夠
我市電商潛力未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還沒有形成較大影響力的電商本地品牌,如福安有各種按摩保健器材產品品牌,大多仍采取貼牌生產、借牌出口的方式,產品附加值低,缺少知名品牌,無法形成品牌效應;古田縣作為“中國食用菌之都”,以銀耳為代表的干貨電商發展較好,但食用菌產品線上銷售所占份額并不高,本地的淡水魚類產品、食用菌鮮品、無公害蔬菜、水果、紅曲、竹筍等古田特色產業基本未得到開發;霞浦本地海產品豐富,但海產品及其干貨的網絡銷售潛力還遠未發揮[3]。
(三)電商人才匱乏
我市電商企業多為從事網上銷售的小微企業,除電商客服人員相對易招之外,其他人才較難引進,隨著企業的加快發展,現階段多數企業正面臨升級轉型,高級技術人才與運營人才匱乏的問題開始逐漸顯現,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與人才供應不足的矛盾突出,同時我市本地電商人才培養機制、研發建設平臺還有所欠缺,導致本地電商人才成長速度緩慢。
(四)物流體系還不健全
物流服務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后盾,物流體系的建設對減少運送成本至關重要。面對企業電商物流的多元化及個性化需求,寧德物流領域仍以傳統方式、傳統業態為主導,第三方物流體系落后,配送體系還不完善,物流成本很高,極大阻礙了商品銷售,同時與之配套的現代倉儲體系、供應鏈體系、信息化服務等配套支撐也跟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4]。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應創新機制體制,成立電商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促進電子商務工作,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研究制定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持政策,制定適合本縣市電子商務發展的規劃,加強產業引導,建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立各級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和農村電商服務網絡,積極為企業提供電商培訓、電商統計體系建設、縣域農產品營銷宣傳等,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重點抓好各示范縣創建工作,尤其是國家級示范縣建設。
(二)強化地方品牌建設
政府、行業組織、銷售企業應多渠道努力,打造本地產品的品牌,提升本地產品的競爭力,發揮本地產品電商潛力,可依托傳統優勢產業,發展線上線下結合的專業市場,打造優勢產業電商營銷平臺。福安、福鼎、古田、柘榮應繼續努力把本地的按摩器,白茶、服裝、食用菌干貨、剪刀、太子參等產品的電商做大做強。山區縣充分利用好農業資源,大力發展現代化智慧農業、發展農業電商;沿海縣應充分發揮農業、農產品、海產品的電商優勢。
(三)加強人才培育
為加快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我市電子商務發展,借創建國家級示范縣之契機,政府部門主導加大電子商務技能培訓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開設電子商務培訓班,如2018年9月上旬和下旬期間,壽寧縣和柘榮縣申請到了福建省商務廳舉辦的“八閩電商行”電商大講堂系列培訓活動,取得良好成效。另一方面,2015年福建寧德財經學校新建了電子商務專業,可以借助于高校,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同時,企業應該對內部的員工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加強企業的內部實力和競爭力,可以強化電子商務高層次人才儲備,及時引進電子商務高端人才,才能快速的促進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
(四)完善物流支撐體系建設
增加公共服務的投入,發展城市電商物流,整合各分散物流點,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立電子商務倉儲物流中心,配有電商配送服務業務;同時充分發揮申通、中通、郵政等物流企業現有資源,設立縣鄉鎮村多級物流站點,擴大物流快遞覆蓋范圍,縮短物流配送時間。
參考文獻:
[1]明夢妮.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7.
[2]依紹華.許貴陽.進一步提升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J].中國國情國力.2018.(310):25-28.
[3]徐貴登.游國斌.游天嘉.屠晶鑫.寧德市縣域電子商務發展發展分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5.13(11):88-91.
[4]盧孔聰.陳虹.電子商務對物流管理的影響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31):329-330.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