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葉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推廣是當前我國各地教育教學工作的良好基礎。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良好推行有利于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認知不單單在語文閱讀和古文背誦的階段,有利于他們學習語文知識,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作用,增強對語文知識教學內容的理解。
關鍵詞:語文教學;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發展
新課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轉變學生的研習方式,培育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操作能力,全面進行素質教育。為了有效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該按照國家規定實施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在我國的語文教授非常關注優秀傳統文化的推行,讓語文的教授更加適合學生研習學識的根本需求。在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同時,促進了語文知識教學的多元化發展,使語文知識教學不再單調乏味,而是成為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生能夠將語文知識傳播出去,為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知識和文化的內涵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大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學將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點內容。初中是孩子們身心發展的主要時段,自身的看法尚未形成。所以在高中語文教授進程當中,我們務必要加入傳統文化的內容,使學生耳濡目染。這一個進程當中,我們應當了解到傳統文化的精華,減小不良文化在現今社會的腐蝕。同時,在許多感人的傳統文化故事中,學生會被故事情節所感動和吸引。像孟母三遷的故事一樣,我們可以把親子情結表達到兒童教育中,希望為兒童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傳統文化教育和高中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也會使學生在更加健康的、積極的氛圍中成長。
二、當前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現狀
1.忽視情感教育
過去,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相對缺乏。比如,中國古詩詞鑒賞教授當中,語文老師會重視詩歌的背誦和默寫,而不會深刻探討古詩詞所抒發的情愫和傳統文化,致使學生只會背誦。他們對古詩不會有深入的了解,不能和古詩的作者發生情緒上的同感,不會精確抒發古詩中的傳統文化情感,這就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教育需要。
2.缺少自我理解和審閱過程
現階段,語文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和考試成績,但并沒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考能力,使傳統文化的學生只停留在部分古典漢語中,而無法理解基礎文化的意義、文言文以及相關古代文獻的內容。教材編寫的背景尚未深入研究,通過知識灌輸提高了學生對漢語知識的記憶能力。因此,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不夠充分。自我理解的缺失一直是現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問題。這也是學生進一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障礙。這對有效地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有消極的影響。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教育
老師能夠在語文講授當中滲入許多的傳統文化情愫教學的元素。經過構建教學情景,指導學生進入教師構建的傳統文化教學情境當中。他們也可以組織學生表演文化情景喜劇。例如,孟子致力于教育學生有三種快樂,引導學生理解對父母的孝道,并在現實生活中照顧他們。兄弟姐妹們要互幫互助,人要有基本的道德原則、關愛他人的美德,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融合
在木蘭詞的教學中,我們應該贊美木蘭對父親的孝心和為祖國服務的精神。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探究木蘭替父從軍背后的根源。通過小組交流和討論,每個學生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一些學生提出木蘭參軍是因為想讓弟弟去。這表明了古人重男輕女的觀念,在傳統文化教育進程當中應當引發師生的重視。
3.提升對傳統文化認識的重視
推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為語文講授當中傳統文化的推行創造比較好的條件。傳統文化的推行不僅是傳統知識的簡單了解,而是經過對歷史實例、歷史人物的有關知識的回想,讓學生能對傳統文明有準確的認知,用漢語知識教授讓學生多學些傳統知識。防止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不必要的誤會,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讓學生學習的傳統文化知識可以運用在以后的知識研習和成長發展,以及傳播和推行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當作語文教授的主要方向,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它不但限于字面意義,而且從學生學習的多方面整合了傳統文化。有關學校可以計劃展開傳統文化講授活動,讓學生可以繼續增強華夏傳統文化知識的研習,讓學生更好地明晰傳統文化,打好堅固的基礎。
4.利用資源生成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比較強的地方性。每一個地域應該隨機應變地展開活動,表現了學生地域的特點。學校建立了發揚地方的傳統文化、推進學生自身發展的目標,是因為充足的車陂民間文化有著深沉的情感和責任感。車陂,又名龍溪,位于廣州東部。出名的千年古村落,開始建于唐代,繁華在宋末元初,住房面積大概1平方公里。它由蘇梅、郝、蘇馬、蘇梁、東岸(簡、王、李)、沙米(梁、黃)等八個部分組成。
有宗祠的姓氏9個,約為一萬名居民。車陂村民風俗簡單,團結和諧,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閑暇時組織八音鑼鼓等民間社團;年初元宵節期間舉辦大型廟會;端午節期間舉行龍舟比賽是村里的一年一度的活動。這些傳統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尤其是龍舟比賽,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民國時期,車陂曾占據廣州東部自然村落的頂部,因為它同時擁有九條龍舟。新中國成立后,車陂斯龍舟賽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僅龍舟的數量大大增加了,而且它的受歡迎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它已經發展成為廣州東部的著名景點之一。
車陂小學建在有久遠傳統文化的土壤上。1930年車陂南社辦成車陂第一個國立小學。這是今天車陂小學的前身。車陂小學從辦學開始,就為車陂人的培育做出了不懈的奉獻。即使侵略者在抗日戰爭中強行關閉也沒有落下教書育人。面對巨大的風險,我們一再重新開放學校,為車陂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如今,車陂小學的大多數學生還是車陂本地的孩童。由于對家鄉的深切情感,他們對了解車陂悠久的歷史和獨特傳統有深厚的興趣。在整合和弘揚車陂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孩子們也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車陂的輝煌。
5.課程開發與教學實施同步進行
通過慢牛坡歷史文化考察的基礎上,我們確定開展慢牛坡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四個主題活動作為起點。如,慢牛坡的起源、慢牛坡歷史、慢牛坡傳承等。慢牛坡的出處是讓學生探尋名稱的來源、歷史的痕跡和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學生不斷認識慢牛坡長久的歷史,培育了民族自豪感;慢牛坡英杰是經過觀看祠堂和訪問村里老人使學生知道以前歷史留下的艷麗圖章的慢牛坡先烈,用他們不滅的靈魂鞭策全體師生;慢牛坡古跡是為了讓學生尋覓歷史古跡使學生知道到慢牛坡文化的魅力和價值,而且也加強了他們庇護傳統遺跡和文物的知識和認知。慢牛坡的傳承是讓學生挖掘慢牛坡的民風和傳統,學習精髓,培育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樂趣,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為促進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實施,我校建立了完善的課程實施組織網絡。在網絡當中,校長主要掌管課程施行的整體指揮,教導處擔任活動探索、引導培訓、評價、數據管理等工作,教研組和團隊總部擔任輔助活動。各年級研究小組制訂和協調活動計劃,指定的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在制訂計劃時,我們注重全體員工的參與,獨立制訂計劃。就是指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都要參與制定學校規劃的活動中。它經歷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兩輪,即從學校領導和教學辦公室下載我校綜合實踐課程理念和目標。指導教員進修,讓每一個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員都可以充分理解課程的本質、目標和特征;從下到上,是指全體教員參與內容的制定,從學生到教員,最后到主管的教導處、辦公室、學校領導。
語文教學當中傳統文化的推廣應該依據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傳統文化傳播的方向進行有效的計劃和控制,讓學生對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有一定的興趣,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力,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上準確認識傳統文化的出處和推廣,為學生在今后的時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春娟.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中華少年,2017.
[2]付天天.論中華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的途徑[J].學周刊,2016.
注:本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語文教學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研究》(GS[2018]GHB085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