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在當前的初中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的科目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主觀認為道德與法治教學在生活中缺乏運用價值。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積極改善教學方式,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重新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根據實踐教學經驗,總結了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改善學生學習效率的相關策略,以期為廣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構建
一、教學內容要立足生活,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低下的首要原因就是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提高。針對這類問題,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各式各樣巧妙的教學設計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給他們留足思考的空間。在教學問題設計時,可以通過情境設計,根據學生的生活情況來制定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學校舉辦文化藝術節、運動會等具體活動后,教師可以留存一些學生亂扔垃圾、踩踏草坪等不文明現象的照片,在活動后在班級中讓學生加強對這些不文明現象的認識。讓學生在討論中認識到社會責任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元素要聯系生活,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在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往往過度依賴課本,總是強調課本內容的重要性,忽略了生活中活靈活現的教學素材,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灌輸的概念性知識太多,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太少,無法讓學生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大大降低了實際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當靈活應用生活中多元化的教學元素,讓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同時將現實生活中的細節與道德與法治知識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在提高自身道德與法治素養的同時更好地認清生活的本質。例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編織生物網”的游戲:根據簡單的生物學知識,讓學生選擇扮演自己感興趣的動植物,以教師為中心通過紅線梳理生物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生動的游戲中認識到生態環境中各種生命的環環相扣、息息相關。如果當中任何一個或幾個物種慘遭滅絕,對于整個生態環境而言都是巨大損失,甚至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嚴重后果。利用簡單的道具和精巧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夠將這些教學元素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進行有效結合,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選題和活動內容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師生的良性互動,進一步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情境要反映生活,提高學生自主思考意識
情境教學法是時下最流行且有效的教學模式,良好的教學情境創設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道德與法治教學而言,教學情境的創設一方面要聯系教學內容,滿足實際教學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通過國內外時政熱點、本地生活實例等話題來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能夠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熱點、觀察生活細節的良好習慣,還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在課堂中積極發表看法,從而實現自身道德與法治水平的不斷提高。例如,教師在進行“消費者權益”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結合時下“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的新聞熱點,讓學生通過實際案例來分析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我們享有哪些權利,讓學生在討論中不斷強化自己的消費者意識,從而提高實際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模擬生活中常見的購物場景,讓學生來扮演不同角色,對于如何應對黑心商販的缺斤少兩、假冒偽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教學情境的模擬來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夠對消費者權益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價值沖突中更能夠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思維體系,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
四、教學實踐要深入生活,升華學生情感體驗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書本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體驗當中提高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道德與法治知識切實服務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是遠遠達不到這種教學要求的。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大膽進行教學實踐,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實際生活實踐中體驗道德與法治學習的重要性。例如在《走進法治生活》的教學中,僅僅憑借書本中簡單的法律條文與意義的介紹是無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嚴、神圣和不可侵犯的特征的。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法庭旁聽的實踐教育形式讓學生真正走進法庭感受我國法律的威嚴,從而加深對法律的認識與敬畏,這樣的教學方法相比傳統的概念灌輸更加具有說服力和教育意義。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實踐,廣大道德與法治教師要積極地將教學內容、教學元素、教學情境和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真正拉近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學生高尚品德的培養,為學生的長期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霞.淺析中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下旬),2015(7):26.
[2]王偉.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探究[J].神州,2019(5):185.
[3]鮑麗君.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生活化教學[J].魅力中國,2018(52):102-103.
[4]李會平.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絲路視野,2018(31):143.
[5]何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J].數碼設計(下),2018(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