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杰
摘? 要:伴隨教學改革的持續推進,開展高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認可,并充分考慮班級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對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明確,進而達到針對性教學的目標。而且在高中階段,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所取得的效果更加顯著,也能較好地對學生的運動習慣與思想品質進行培養。本文在此基于分層教學法應用視角,對如何開展高中體育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高中體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72-02
對于學生群體來說,存在個體差異屬于客觀現象,教師在教學時運用分層教學法,主要以此為前提。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對學生層次進行劃分,并根據層次對教學內容進行明確,同時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手法與評價方式。對于高中生而言,其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逐漸成熟,開展體育課教學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提升,也有助于對學生精神品質進行塑造,以此強化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總體來看,要想高效地運用分層教學法,要求教師加強探索研究,不斷提升運用該方法的實效性,推動高中體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1? 針對班級學生科學合理地分層
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針對學生群體進行分層教學,提升學生體育素養,實現班級學生體育意識與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為重要且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就是對學生展開分層教學,這也是運用分層教學模式中,最為關鍵與核心的部分[1]。首先,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對區分學生角度進行明確,把握重點所在。在此之后,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對學生群體進行細分,為開展分層體育教學提供前提。
比如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先進行熱身運動,慢跑是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在組織學生參與慢跑熱身運動時,教師可以按照分層教學的方法,先按照性別差異,將班級學生分成兩個隊,也是在身體素質層面區分學生的重要形式。在此之后,結合每位學生的體能狀況,針對每隊學生,再對其進行分組,可以按照高、中、低3組對其分層。要求學生先在原地開展熱身運動。此時,針對體能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其適當增加這一環節的運動量。在做完該部分運動之后,學生直接開始慢跑。而對于男生組來說,在慢跑過程中,由于身體素質差異,要求最好的小組,可以按照3圈的標準進行慢跑。而對于水平處于中間的小組,可以要求按2圈的目標進行慢跑。對于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其以1圈為標準,參與到慢跑運動中去。與此同時,對于女生組學生來說,在制定慢跑標準時,可以在男生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削減。在此情況下,學生完成熱身運動的同時,可以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對于教師來說,在此之后也能夠直接進入主要內容的教學,進而有效提升體育學科的教學效果。
2? 科學合理地明確教學計劃
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法,并非是重點培養體育素養較高的學生,而忽視體能水平較差的學生。而且在開展高中體育課程教學時,要求學生必須要達標一些體育項目,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分層教學。針對體能較差的學生,其進步相對較慢,教師可以規定其在某一規定時間內,完成體育訓練項目,達到有關標準。因此,在實際開展分層教學時,針對各個層次的學生,教師都應當為其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進而促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相應的標準,符合考核要求。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俯臥撐項目時,對于男生,教師通常要求其每分鐘的標準達到40個,這也要求教師在開展分組練習時,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強化練習。不僅要充分考慮分層學生的體能情況,而且在進行最后的檢測時,要對考試標準進行完善,同時針對體能比較差的小組,要促使訓練速度不斷加快,盡可能降低訓練的強度,并能夠實現快速提升。針對身體素質相對比較差的學生,應當對訓練強度進行適度增大,并對其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促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得以有效提升。通過這種分層明確教學計劃的方式,促使學生整體素養不斷提升,進而實現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改善,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奠定身體素質基礎。
3? 分專業針對性地開展強化訓練
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教師要想高效地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需要對學生的體育專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充分了解。教師教學時,不僅要充分照顧身體素質水平相對比較差的學生,而且對于具有較強體育潛力的學生,教師也應當對其開展強化訓練,實現針對性的提升,也能發掘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體育人才[2]。且現階段,社會對教育工作重視程度的提升,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都在學習專項體育技能,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也應當對這一部分學生的體育特長進行拔高訓練,幫助其實現更好發展。
比如在實際開展分層教學時,教師應當赴學生展開持續的分組訓練,并進行反復,進而將在學生群體中隱藏的具有潛力的學生挖掘出來,進而將埋沒人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如在開展足球運動教學時,教師應考慮到現階段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加強對人才挖掘。可以發現,很多學生并非一開始就會踢足球,也因此并未發現自身在這一方面的天賦。教師通過開展分層體育教學,雖然很多學生并沒有足球運動的經驗,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這一方面的天賦,但是也能夠接受到較低層次的訓練,進而激發其對該項運動的興趣,對于提升此類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推廣這一運動,實現足球運動全民化發展,為國字號球隊輸入更多優秀的人才。因此,有針對性地開展強化訓練,有助于對體育人才的挖掘培養。
4? 分層評價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
在開展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時,要想確保運用分層教學的效果,要求教師必須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分層教學方法貫穿其中。不管是準備階段,還是在整個教學過程,都應當將運用該方法的積極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該學科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要求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與評價,進而對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及時改正。
比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盡量體現其客觀性,需要對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客觀的評價學生學習時的表現,并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記錄,進而設計出與學生體育能力更加相符的教學策略。在此之后,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對其開展分層評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再如,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開展自評互評等,進而對其積極性進行調動。在預備活動環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動作創編,并展示給其他學生,進而將學生思維差異展現出來,實現雙方有效的溝通交流,也能充分展現學生個體思維差異的積極作用,為更好地實施分層教學奠定基礎。
5? 結語
總體來看,在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時,教師通過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能以及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等,均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分層教學法的內涵,對教學模式進行明確,合理劃分學生層次,促使教學活動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 譚偉能.高中體育田徑教學中分組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高考,2019(15):264.
[2] 孫玉林.新課改情況下高中體育教育中分層式教學方式的效果分析[J].中華少年,2019(3):104.
[3] 李響.分層教育全面提升——論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高考,2018(28):246.
[4] 謝學文.“處方式”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8(9):38-39.
[5] 梁杰.分層教學,整體提升——淺談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8(1):169.
[6] 覃偉.分析分層式教學方式在新課改情況下高中體育教育中的效果[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