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奎
摘 要:小學教育屬于學生生涯的起始階段,為后面的教育奠定基礎,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人生的整個階段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重大,因此,小學班級管理就具有不同于其他學段的特殊意義。當前,新媒體時代,小學班級管理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全新挑戰,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完善小學班級管理顯得非常關鍵。
關鍵詞:新媒體;小學班級管理;有效對策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方面面臨著許多挑戰,這對小學班主任老師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要能夠運用各種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以此生成綜合效力,促進班級管理形式的形成與創新。作為小學班主任,既要轉變管理角色,又要更新理念,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身新媒體技能的素養。
一、班主任老師要轉變管理者角色
傳統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注重的是老師的單向主導控制,這種管理方式對小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展有一種遏制作用。而新媒體背景下的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老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管理者的角色,要由“全面掌控”逐漸轉到“適度引導”。新媒體時代下的小學班主任老師不再是“管家婆”,而是要發揮管理者“引領與培養”兼顧的管理職責,“這個職能的范疇不僅包含要學會引導學生形成自我意識、自我認知以及自我管理,也包括了班主任應當努力借助新媒體手段實施班級文化創建,開展特色活動等,積極營造濃厚的班級氛圍。”
二、小學班主任老師要更新管理理念
小學班主任老師要立足于新課改理念,突破傳統班級管理理念的制約,主動接受新事物,熟練運用新媒體工具,形成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維,具有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管理技能。一方面,小學班主任老師要正確處理好新媒體時代下的師生關系,要充分尊重每個小學生的個性。尤其是那些留守兒童,班級管理時更要注重利用新媒體功能及時溝通并關愛他們,用愛心和耐心陪伴他們成長。另一方面,作為小學班主任,老師要有以學習促管理的創新管理理念。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班主任老師要具備較高的新媒體技術,不但要熟練掌握媒體教學能力,還要熟練運用QQ、微信等通信工具。
三、班主任老師要提高技能素質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老師要不斷地去適應新形勢和新環境下班級管理中的新問題和新要求,學會運用新媒體技術實現學生教育管理目標。
當然,新媒體時代下的班級管理需要全新的方法和模式,需要建立在學生和家庭具備了新媒體設備的條件下,才能很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更為重要的是,小學班主任老師要避免新媒體條件下班級管理力度低于傳統管理模式的問題。這就對小學班主任老師的新媒體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小學班主任老師要積極主動地適應新媒體的潮流,一方面班級管理中,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知識結構,更新班級管理理念,提高網絡運用水平。另一方面,小學班主任老師要在班級管理中體現人本理念,利用新媒體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動態,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成長。
四、建立平臺,拓寬師生互動交流途徑
傳統形式下的班級管理中師生交流主要是以面對面的形式來實現的,這一交流雖有其優勢,但是也存在著時空方面的制約和限制。新媒體背景下的師生交流,打破了教育管理的時空限制,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可以實現實時對話,即使交流時主體不在線上,還可以運用文字及語音留言功能實現溝通交流,這種非直面的溝通方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學生與老師交流時的心理波動,讓雙方可以更加順暢地交流。而且新媒體溝通還能很好地保護師生間的隱私,學生沒有過多的顧慮,會將自己的內心想法如實地跟老師交流。在新媒體溝通媒介中,學生可以開誠布公地對班級管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讓班主任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從而在班級后續管理中,對管理方式進行調整。
在新媒體時代,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搭建新媒體班級管理平臺,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現的平臺,通過建立班級網頁,展開虛擬化的班級管理模式,在班級平臺建設的過程中,要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鼓勵每一位班級成員發揮個人優勢,在班級管理平臺上展示自我,以此來增進學生間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讓每一位成員都有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同時,小學班主任老師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力度,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潛能。班主任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實踐性題目,讓他們通過網絡功能,搜集、整理資料,并在課堂上一起分析、總結。這樣的活動增長了學生的見識,開闊了學生視野,為他們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下,班級管理的手段已經成為班級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背景之下,學生的學習場地已不再受到限制,學生對信息的接收非常便捷,這就需要班級管理者更新自身的管理觀念,努力探索出適合于新時代的班級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建娟.基于新媒體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1(27).
[2]付百紅,梅唯奇,劉紅宇.提升班主任職業素養保證班會課成效[J].衛生職業教育,2009(23):24.
[3]徐元祥.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