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佳俊 孫軍輝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環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結合當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對民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提出改進民辦高職院校管理的對策,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網絡環境;民辦高職;影響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和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給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影響,尤其是現階段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帶來一定的影響。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行為意識還沒有成熟,相對開放的網絡環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本文主要針對當前民辦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旨在幫助學生實現個體發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和高等院校的本科學生不同,民辦高職學生由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專業基礎知識相對較差,并且注意力不集中。正處在青春期的民辦高職學生性格上多是桀驁不馴,對待事物缺乏認知能力,需要正向的引導;自律性相對比較差,需要進行一定的監督;渴望被認可和肯定,需要一定的鼓勵和支持。
二、網絡環境對高職學生的積極影響
(一)實現個體的發展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不僅實現了跨地域交流,還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在全球通的時代背景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廣闊的自我展示平臺。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能夠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個人價值,使學生的創新性和創造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進和提升,為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個人展示的舞臺,促進了學生個體的發展。
(二)拓寬學生視野
網絡中有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海量的數據信息和文檔信息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網絡能夠將豐富多樣的信息融合在同一個空間內,不僅包含社會經濟文化,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豐富的網絡資源和便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網絡就可以獲取知識,了解到發生在身邊的新聞,并且網絡還具有一定的超越時空性,融合了全球范圍內的文化信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新的思維模式。
(三)拓寬學生自主交往空間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尤其是在現階段,網絡技術的普及讓個體和個體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網絡論壇、虛擬社區、情感驛站等開放式的交流場所層出不窮,使得學生的交流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學生在網上可以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在線對話和討論,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交往空間,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和順暢。除此之外,虛擬的網絡世界更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壓力,面對虛擬陌生的網絡環境,學生可以傾訴內心的壓力,使不滿的情緒得到宣泄,人際關系交往會更加和諧。
三、網絡環境對高職學生的消極影響
(一)削弱學生的學習熱情
虛擬的網絡世界雖然會讓學生的壓力得到宣泄,但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環境,削弱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沉浸在網絡世界里不可自拔。
(二)造成人際交往障礙
網絡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學生提供相對廣闊的交流空間,但是也會讓學生在情感傾訴上更加依賴網絡環境,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很難從依賴的某件事物中解脫出來,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學生面對面交流的能力逐漸降低,甚至于很多的學生已經習慣了躲藏在網絡的背后去發泄自己不良的情緒,面對同學和老師開始學會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使學生產生社交恐懼心理,慢慢地脫離社會。
(三)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創新和突破,開放式的網絡環境形成了開放式的網絡文化,在相對開放的網絡環境中,學生不僅會接收到積極正向的信息,也會接收到不良的信息,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常見的網絡暴力,在新聞事件發生之后,有一些人故意發布一些不好的言論引導輿論的導向,對于民辦高職院校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行為意識還不成熟,不清楚新聞事件的真實情況,很容易受到網絡暴力的影響,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失去理性的判斷能力,導致學生的心理逐漸扭曲,損害身心健康。
四、對策建議
(一)做好監督,引導學生正向發展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雖然學習基礎比較差,但是靈活性和創造性比較強,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定專門的課題讓學生在網絡上完成學習,還可以在平臺上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的便利,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了監督。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解惑的能力相對比較差,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心理健康水平相對偏低,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內開展心理健康活動,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鼓勵和認可,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課外娛樂活動,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三)注重思想教育,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在當前網絡的沖擊下,學生難免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影響,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理性分析問題本質,給學生傳播良好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讓學生感同身受,避免受到不良社會輿論的影響,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建立師生和諧關系
民辦高職院校的生源情況相對比較復雜,學生的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在進行教育管理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利用新媒體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相對和諧的關系,逐漸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現階段網絡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提供了平臺,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本身就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要建立監督機制,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事物,培養學生理性的思維,使其潛移默化地養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信,從而有效地促進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毓秀,陳星權,邱德鋒.淺析網絡對民辦高職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9(03):81-82+118.
[2]葛俊如.網絡環境對高職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影響探究[J].華夏教師,2019(04):89-90.
[3]閆文霄.網絡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河北農機,2018(10):47-48.
(作者單位:正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