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演的專業技能主要來自自己的刻苦學習和大量的實踐經驗。如系統地學習文學、戲劇、表演、傳播學、美學、電視技術、攝影、錄音等方面的知識;閱讀各類文學作品及專業技術方面的書籍;觀看戲劇、電影等各類電視節目,從專業的角度學習其他導演的長處;掌握導演、表演的基礎理論知識;關注電視新技術的應用、電視節目的發展動態等。
關鍵詞:電視 藝術作品 導演 專業技能
電視藝術作品創作是由導演、攝影、美術、錄音、表演、剪輯等人員共同完成的。在創作過程中,導演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其藝術個性對電視藝術作品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有創作人員的創作觀點都必須統一于導演的總體構思中。所謂的導演專業技能就是為塑造屏幕形象而運用的各種具體的必要手段。基本內容包括如下幾點。
一、蒙太奇
蒙太奇的主要含義是指將多個單鏡頭合乎邏輯、有節奏地,組接在一起,以闡釋或敘述某件事情的發生、發展的技巧。導演以這一技巧來處理畫面,組接鏡頭,以突出重點,渲染場面,變換節奏。
二、場面調度
電視藝術作品中導演通過鏡頭調度、演員調度等方式,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營造氛圍、渲染情緒等。導演是節目制作的統帥,其意味著節目的運作、拍攝與制作,都由他來安排、協調、支配和組織,最終將電視節目制作完成。這期間,整個節目制作的工作流程、人員調配、現場指揮、經費使用等都由導演負責。雖然現場拍攝是由攝像師來掌鏡,但鏡頭的設計、畫面的處理,同樣需要導演提出拍攝方案,并且負責監看。導演要對一個節目制作的方方面面提出自己的構想與要求,然后指揮攝制組按照這一構想與要求一步步把它實現。所以,說導演是節目制作的統帥,所指向的是導演的指揮能力。
三、光影與色彩
電視藝術是光影的藝術,它是二維的,只有寬度和高度,沒有縱深。觀眾在電視機屏幕上看到的空間深度實際上是透視原理、明暗亮度、冷暖色調所造成的幻象式假定性縱深。電視藝術作品運用光影和色彩的配合在非立體的屏幕上營造出作品所需要的場面氣氛。
四、音樂和音響
電視藝術作品中的音樂可以渲染場面氣氛,反映人物的內心活動,并具有節奏感。音響效果可以增強作品的真實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導演應將音樂、音響納入作品的總體構思中,并對作曲及音響制作人員提出相應的要求,運用適合的音樂、音響、人物的語言等聲音元素與畫面有機結合,豐富和加強人物形象的感染力,準確地表達作品內容,反映作品要傳達的思想。如在錄制大型的文藝晚會或者直播節目時,對于單一聲源一般會采用單話筒拾音,重要的節目也是為主備話筒配置單話筒拾音。也就是每一個音源如主持人、演員、嘉賓和觀眾等,在其中一個出聲時,如沒有其他人說話,只會打開相應的人的話筒。這樣就避免了同一聲源或者現場噪聲從不同拾音話筒進入,形成后期不可調、不可控的混響。
五、速度節奏
速度與節奏是聯系在一起的,速度只是節奏的一種表達形式,并不等于節奏。速度只有快慢之說,節奏則以高、低、強、弱、緊張、松弛來區分。節奏有內部節奏和外部節奏。內部節奏由畫面內事物的運動或沖突形成,主要反映情節發展的矛盾和人物的心理情緒,以引起觀眾的注意力和觀看興趣;外部節奏由鏡頭的運動形成,通過攝影機的運動,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畫面,形成一定的視覺節奏。無論是內部節奏還是外部節奏,或者通過改變鏡頭拍攝的速度、剪輯等形成的快慢鏡頭,都需要有機結合在一起,而導演構思總體節奏就顯得尤為重要。
六、電視技術
導演必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電視技術,以便于與電視技術人員進行溝通。導演要對拍攝、制作設備有所了解,特別是應掌握攝像機種類、鏡頭、存儲卡、存儲器等,還要熟悉和掌握照明器材、音響設備、剪輯設備、特技工具等。無論是外景拍攝所需的器材,還是演播廳的制作器材;無論從色彩飽和度到話筒性能還是數字多媒體系統等都應熟悉了解。
七、特技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先進的影視制作軟件已成為電視藝術創作所必備的技術條件。特技已從過去單純的一種技術手法逐漸成為電視藝術的表現手段。因此,導演必須了解、熟悉并掌握這些技術所能達到的效果,并運用到創作中。導演還應隨時關注最新特技的推出和使用,借用新的手段,突破原有的陳舊的構思設計。
八、結語
總之,導演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藝術修養,了解電視藝術最新的發展狀況,掌握新的電視藝術樣式,開拓創作思路。同時,導演不應滿足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還要不斷觀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善于思考。在拍攝的過程中與創作人員、演員的合作與交流,也使導演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因此,導演的專業技能是通過學習與思考、實踐與總結,以及再學習、再實踐來不斷提高的。
參考文獻:
[1]江哲寅珠.電視導演應具備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分析[J].大眾文藝,2016(12).
[2]張艷春.電視導演與觀眾的審美研究[J].當代電視,2015(06).
(作者簡介:劉卓,男,本科,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研究方向:導演)(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