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聰 姚垚
摘 要: 形勢與政策課是大學生學習了解國內外新形勢及應對政策的重要課程,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當代醫學生多關注新媒體,對熱點事件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中運用CBL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形勢與政策課課程特色和CBL教學法特點的基礎上,對新媒體背景下CBL教學法在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中的應用設計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新媒體;CBL教學法;醫學生;形勢與政策
高校思政工作歸根到底是“立德樹人”的工作,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①,以滿足新時代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形勢與政策課是我國高校思政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1987年中央發文要求高校設置“形勢與政策”課②(84-89)以來,已經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必須努力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融入新媒體時代,積極推進教法改革。
一、新媒體背景下形勢與政策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新時代是新媒體的時代,各類新媒體平臺異軍突起,不僅為言論自由帶來了極大的推進,更帶來了更多元化的咨詢和聲音。對形勢與政策課而言,新媒體帶來的不只是機遇,還有嚴峻的挑戰。
一方面,新媒體的廣泛流行為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創新的開展延展了教學時空③(57-60)。青年學生是新媒體的主要受眾群體之一,他們從新媒體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熟悉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模式。實際上使師生交流互動平臺變得多樣,從單一的課堂轉變為課內外多平臺均可互動,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新時代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美國一些政客開始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隨著美國音樂、電影等宣揚美國價值觀的文化作品,通過互聯網在中國獲得愈來愈多受眾,新媒體平臺出現了西方價值理念代言人④(120-124)。這些伴隨著新媒體而生的新問題,影響著一些青年學生的認知。這些新情況,給思政工作的開展帶來挑戰。
在這樣的歷史時期,青年大學生更需要開眼看世界,了解世界局勢和我國的應對政策。形勢與政策課是承擔此項任務的思想理論教育課程,因此必須適應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努力發揮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實現課程目標。
二、在形勢與政策課中應用CBL教學法的必要性
CBL教學法符合新媒體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大學生的行為偏好,形勢與政策課圍繞新時代國內外重大事件開展教學,天然契合CBL教學法。因此,有必要探討用CBL教學法滿足醫學生期待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新思路。
1.CBL教學法概念與內涵
國內學界一般稱CBL為“案例教學法”,這是“case-based learning”的首字母縮寫,直譯為“基于案例的學習法”。顧名思義,該學習法就是選取與所教授知識契合的典型案例,圍繞典型案例層層分析進而展開教學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多采用小組討論形式開展相關教學。
實際上,從英文原意可以看出,此教學法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是該教學法的主要內涵。我國教育理念正處在由教師主導型向學生主體性轉變⑤(12-17)的過程中,該學習法十分適合這種轉變的有效實行。而且該學習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目前在國內的應用也十分廣泛。
2.CBL教學法的應用
雖然CBL是一個舶來的概念,但其實在中國教育史上也存在類似的做法。中國古代教育就注重運用示例說明道理,古代先哲如孔子,就留下了很多相關的例證。這既與我國歷來重視通過例證啟發智慧這一傳統有關,又與通過案例可以更好地消化知識這一教學規律有關。但在教學法的形成方面,一直沒能形成具有科學意義的案例教學法。
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CBL教學法才真正產生,它的內核一以貫之,強調學生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全身心參與到對案例的分析之中。二十世紀初,該教學法逐步拓展到法、醫、商等學科體系之中。進入二十一世紀,幾乎在所有學科的教學法中都能尋覓到CBL教學法的影子。
3.應用CBL教學法的必要性
習近平同志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⑥。案例教學十分契合當今學生的認知習慣,現代大學生多通過新媒體接觸新資訊,碎片化的閱讀時代大量事件被包裝成熱點推送而來,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看待醫學相關熱點事件,是形勢與政策課程的一大重要任務,這也說明CBL教學法增強教學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三、CBL教學法在形勢與政策教學中的應用設計
新媒體時代,將CBL教學法應用于形勢與政策課教學之中,尤其要注意如何積極主動融入新媒體⑦(107-109),通過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應用網絡、音像、視頻等生動鮮活的素材,營造直觀立體的教學環境。
1.思想基礎與前期準備
首先要弄清楚C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關系。CBL教學法并不是對傳統教學法的顛覆,而是對傳統教學法的一種揚棄。吸收了傳統教學法中重視案例的優良傳統,改變了傳統教學法中以教師為本位,不顧學生個性而開展填鴨式教學的粗暴做法。在傳統教學中,案例不過是“甜點”而已,是為填鴨式教學這一“正餐”服務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案例也只是教師的灌輸工具,沒能成為學生積極融入課堂的切入點。CBL教學法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讓案例成為學生自主融入課堂學習、討論的“引爆點”。
其次要做好前期準備。一是有必要組織制定《形勢與政策CBL教學設計方案》。要重新梳理“形勢與政策”課程體系,對教學資源與環境進行評估。課前確定教學討論提綱,選取新聞熱點、視頻報道、網絡傳媒等制作成CBL問題案例來詳細討論,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針對性案例教學引導。二是慎重選擇案例。秉持以教學對象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在選擇國內外熱點話題的時候,注意選擇青年學生感興趣的議題。最好能與學生專業相關,與學生的生活相關或者與學生未來就業相關。要深入運用新媒體平臺收集必要的案例資源⑧(118-119),尤其注意搜集對同一個問題的正反兩方面意見,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體驗、理解教學內容。
2.教學過程
要明確教學過程的整體思路。教學過程是CBL教學法實施的核心環節。CBL教學法要求教學過程圍繞案例展開,處處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的積極討論為重點。在此模式中,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而非權威身份,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方法為討論而不是灌輸。教學過程的整體思路是通過案例進行啟發,對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間進行合作,在研討中將新知識從案例上升為理論,進而實現學習目標。
要明確教學的推進方式。第一步是準備階段。因為CBL教學法需要學生自主討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必須要求學生前期自主學習,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閱讀課本進行自主學習。第二步是實施階段。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為保證效果,建議不超過十人一組為宜。其次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發布與所學單元相符的案例。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小組研討。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深入討論相關案例涉及的實質問題為何;二是引導學生對相關案例進行解剖,辨析其中是否存在是非問題;三是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單元的知識分析應該如何正確評價該案例及應該如何正確認識該案例涉及的問題。在各組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每組派出代表陳述意見。第三步是總結和提升階段。在學生發表了對相關案例的討論之后,教師及時總結和升華主題。為了激發學生的熱情,以鼓勵為主。更重要的是,教師的總結要以相關單元的新知識為重點,注意主題的提升。
3.課后干預及評估
有必要進行課后教學干預。要求教師熟練運用新媒體背景下各種信息交互方法⑨(98-100),能夠熟練運用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手段結合“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的熱點和難點,對學生發布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新聞、理論文章等,以促進和保障CBL教學實施。
要注重CBL教學評價。可以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方式在學生群體中對形勢與政策CBL教學改革的引入和傳統課程融合進行調研,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這是一種師生互動,又是教師不斷總結和反思的基礎。根據搜集的調研結果,教師可以有的放矢地在教學中進行調試,不斷滿足學生需求。
在新媒體背景下,“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并結合“互聯網+”信息傳播手段,可有效針對“形勢與政策”課程很強的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的特點具體化、感性化,通過時效的案例集中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及主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有效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體驗、理解國內外事件,能夠正確認識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喚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加深大學生對于當今黨情、國情、世情的認知。
注釋:
①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②何蘭萍.新中國成立以來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邏輯演進與發展思路[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9(06).
③宋學來,張雪嬌.全媒體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應對策略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77).
④何蘭萍.新時代推進高?!靶蝿菖c政策”課改革創新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10).
⑤佘雙好,王珺穎.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新舉措與新變化[J].思想理論教育,2020(05):12-17.
⑥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⑦白靜,李冰.關于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實效性的探析[J].高教學刊,2019(2).
⑧劉婷.“互聯網+”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08).
⑨李正昌.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模式選擇與思考[J].高教學刊,2018(07).
基金:2019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一般B類,新媒體背景CBL教學法在形勢與政策教學中的應用(2019JGBB472)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