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肯·阿不都瓦依提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探索健美操教學中形體美教育、韻律美教育、創編美教育、造型美教育、精神氣質美教育等美育教學內容,提出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全面融入美育的路徑:把握審美教育的關鍵、抓住審美教育的主體、豐富完善及轉變健美操教學措施。促進體育與美育結合,更好地發揮功能,幫助高校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提高審美水平,培養良好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 高校健美操教學;美育;融入路徑
1.引言
美育又稱審美教育,充分運用自然美、藝術美和生活美審視現有的審美文化。蔡元培先生曾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之目的者也。”[1]健美操運動是一項有氧運動,吸收了體育舞蹈、體操、技巧運動等活動中的諸多審美元素,具有很高的審美教育價值。體育和美育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是教育學的兩個重要分支。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不僅可以使體育與美育更好地結合,促進彼此更好地發揮功能,還可以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提高審美水平,在健美操的學習中更深刻地體會、感受美,培養審美觀念、審美能力,使學習者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健美操教學中的美育內容
2.1形體美
姿態形體美是完成健美操動作過程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追求,是健美操競賽評分的重要依據之一,是提高健美操動作質量的重要內容[2]。健美操運動是一項非常注重動作藝術性的運動,健美操運動更加強調對形體姿態的要求。在完成健美操動作時,所有手勢、跳躍、旋轉、托舉配合等動作,都要求健美操運動者時刻注意自己的形體姿態。因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形體姿態的要求,形體的直立挺拔可以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增加健美操學習者對美的直接感受。
2.2韻律美
音樂旋律是健美操運動的靈魂。健美操使用的音樂對于突出健美操風格特點、增強動作的藝術效果、渲染氣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健美操運動的音樂多會將不同風格的音樂剪輯在一起,各種風格的音樂由不同風格的動作搭配。在許多健美操動作中還會加入趣味音樂特效,如拍手聲、警笛聲和中國傳統風格的打扇子的聲音。音樂特效的加入可以使健美操動作更加生動、形象,達到聽覺和視覺的雙重效果,增強健美操動作的觀賞性。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習者對音樂旋律的欣賞、創造能力,可以從聽覺上增加學習者對美的感受,促進美育的融入。
2.3創編美
健美操運動從多個方面展現出身體的協調配合,將不同的基本動作創編在一起,加上合拍的音樂,展現出健美操動作杰出的藝術性。在創編健美操成套動作時,要根據所選音樂的節奏快慢,配以各種不同類型的難度動作,按照健美操運動員朝氣蓬勃、精力旺盛、體力充沛等特征,不斷挑選、更新、創編更加適合健美操運動員學習、表演的健美操動作。大力增強整套健美操動作的新穎度與動作的可觀賞性。健美操動作的新度和難度給了健美操運動極強的生命力,只有不斷創新編排才能豐富健美操的動作、形式,不斷給人們帶來視覺、精神上的震撼。
2.4造型美
表現美是健美操練習者將整套健美操動作的美學價值充分表現出藝術化的效果[3]。造型表現美是把身體部位的形態和身體素質的美的結合。在造型表現方面,健美操表演中還會有大量靜態造型、動態造型及動靜結合的造型出現。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成套動作的展示必然伴隨著造型的編排,增加學習者對健美操造型的認識,鼓勵學習者大膽、創新地創造更加有視覺沖擊、更具欣賞力的造型,是健美操教學中融入美育的重要內容。
2.5精神氣質美
健美操運動是極具激情與活力的一項運動,是當代年輕人表現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的一種方式。健美操運動者充滿活力與升級的表演更展示出積極向上、經久不衰的精神。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習者感受健美操運動的年輕氣質和奮進精神,使學習者品味到健美操運動中獨特的藝術魅力,并且將健美操運動中的這種精神氣質美在自己的身上展現出來,便是健美操運動中進行美育教育要達到的重要目的。
3.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美育融入的路徑
3.1教師是實施美育融入的關鍵
3.1.1動作示范融入美
健美操教學中教師的儀表和姿態是學生們學習的榜樣,教師身體姿態端正穩重,教學時和藹可親,一舉一動氣質優雅,自然在教學時得到學生的喜愛與崇敬。學生萌生出強烈的模仿欲望,對美的追求形成于潛意識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全身心地打造一個藝術化的角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調整自己的形象。例如,在教學示范動作時,要保證動作嫻熟優美;在與學生合作時,帶領學生共同展現出動作的美。學習者在動作優美的教學環境下自然會受到更多的熏陶,產生對美的學習欲望,更加深入地感受健美操運動中的美。
3.1.2教學語言融入美
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師生交往活動中教學信息輸出的有效度與教學中美育的融入程度成正相關。教師教學時的語言表達同樣是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語言中存在藝術性的魅力,語言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語言的接受、了解、感知決定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更加優美的語言教授健美操的動作,能夠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提高學習者對動作的感知能力。語言帶有明顯的情感體驗特征,使用更加帶有感情色彩的語言時,學生由情感激起的沖動是十分豐富和復雜的。教師要抓住教學語言的規律性,通過健美操教學的美感效應,激發學習者的感性沖動、興趣、意向,在健美操教學中形成融洽的美育教學氛圍。
3.2學生是接受美育的主體
3.2.1發展創新創造力
創造性是藝術性的生命力所在。創造是人的本性,是美的自由的形式[4](82-84)。健美操運動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是因為它一直在更新、創新,創新賦予了它生命力。學生在學習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固定的健美操動作,更要體會健美操動作的可融合性、可創新性,學生要有意識地培養創新創作能力,并運用到健美操學習和表演中。尤其是完成成套動作時,在靜態造型、動態造型、動靜結合造型等方面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在各類造型中融合美學元素,創作出更加有美感的健美操動作。
3.2.2發揮同體榜樣力
在健美操學習中,學生不僅是與自己共同學習的個體,而且扮演著環境因素的角色,人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因為身邊人的一些行為、思想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要視那些更加努力、動作姿態更挺拔、更具備創新能力的同學為榜樣,欣賞他們形體之美、造型之美、精神氣質之美,與之交流或合作,吸取經驗以提高自己。這樣在與榜樣的學習交流中共同發現健美操運動的美感,學會欣賞美,共同創造美。
3.3教學措施是美育融入的重要環節
3.3.1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們越來越多地接觸到更加新鮮的事物,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傳承健美操運動經典理念的前提下,不斷豐富健美操的教學內容,將健美操運動的美學元素充分地展現在學生們眼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要豐富健美操教學內容,需要得到學校的支持與肯定,同時在教學資源等方面給予支持,在豐富的教學資源支持下,教師可以選擇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更加融合美學教學內容的素材進行健美操的教學,促進健美操教學中融入美育。
3.3.2教學方法多樣化
在健美操教學中融入美育的關鍵是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否恰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學中審美教育融入的效果好壞。教學方法的藝術化是健美操教學中進行美育融入的方式之一,教師使用藝術的教學方法可以使美育更加自然和諧地融入健美操教學中。健美操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相處時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帶領學生共同發現美育要素,提高學習積極性。在考核方法上,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動作基礎上創編出有自己風格的新動作、新造型的健美操作品,在教學方法中體現出健美操運動創編美、表現造型美的審美特征,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健美操的審美特征,能夠促進美育在健美操教學中的融入。
3.3.3教學媒體功能化
健美操教學屬于體育教學,體育教學與普通教學的區別在于體育教學大多在較開闊的室外環境下進行,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會有室內場地。這里將健美操教學的教學媒體定義為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借助一系列器材、設施等能夠輔助教師教、學生學的任何教學用具。例如,在室外學習時,選擇草坪或者周圍種植樹木的場地,使運動場地與大自然結合;在室內練習時,要保證室內環境整潔,地面適宜健美操運動,各種教學設施如多媒體、音響、把桿、鏡子等的完善。這都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通過良好的教學媒體的使用發現設施、場地的美。學生借助美的教學媒體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形成完善的審美意識,發現健美操運動中的美。
4.結語
高校健美操運動集眾多美學特征于一身,美學特征使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美育教學內容更豐富。在高校中進行美學與教育的有機結合,充分把握形體美教育、韻律美教育、創編美教育、造型美教育、精神氣質美教育等教學內容,能發揮美育與教育的共同價值,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進行美育融入,應把握審美教育的關鍵、抓住審美教育的主體、豐富完善及轉變健美操教學措施,不僅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還對大學生審美感受力、審美鑒賞力、審美創造力、個人素質等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姚俠文,陸保鐘,鄭吾真,等.“難美技能類”運動項目美學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8).
[3]陳方園.啦啦操的美學特征及其審美價值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4]鄭麗娟.健美操藝術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