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蓉
摘 要: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新課程也在不斷的提出新的教學要求,其中針對小學數學有明確的指示,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學生拓展知識面的同時需要學生能夠實際運用,教師需盡量根據生活實際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有直觀的學習感受,設置相關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想要學生能夠用生活化的角度來審視數學問題,就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帶領學生掌握其中學習的規律。教師應該積極主動運用教學素材,通過合理化并且科學的教學方式展開活動,使得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主動思考,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
一、以“生活化”實施導入
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下教師需要將一些“生活化”元素充分的運用到教學中的各個環節,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的學生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學習數學概念,理解生活現象,通過深度學習能夠自我反思,自我總結。教師在每一次的新知識的教學中都應盡量的試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為教學主題,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快速投入狀態,轉變態度,不斷的產生求知欲望,雖然教學中包含生活化的元素十分重要,但是教師還是需要注意不要忘記各個階段中的教學目標,保證兩者能夠做到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質量。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并不困難,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實現對于學生來說的生活與數學“結合”。
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乘法”問題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舉例子:當我們班級出去春游的時候來到公園里面,該場所有了 8 艘船,船上標示了每艘船可以上 8 個人,現在需要上去的有 24 個人,那么同學們回答需要幾艘船才足夠呢?學生們便一個個展開了思考,許多同學采取的方式多為加法。在一陣熱烈的討論之后教師便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逐步的為學生展開了講解。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的利用了生活元素,學生在教師設置的生活情景中去感受去學習,得到的學習效果顯著,與此同時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二、合理運用“生活素材”
教師應該注意生活化教學中學生是占有主體地位的,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該仔細觀察學生的狀態,了解學生的個人性格特點,思維方式等,在此基礎上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學習與興趣相結合的生活化教學計劃,才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出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和影響。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需要引用常常發生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還需要給與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鼓勵他們運用生活的眼光和態度去看待和處理數學問題,在學習過后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有效運用到生活中去。教師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培養學生,能夠用生活化視角來發展思維方式,帶領學生意識到數學這門科目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在實際的生活問題中通過數學有效解決問題。同時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數學中的命題,了解生活現象,通過生活現象使得學生對于學生數學產生學習熱情。教師要了解孩子從小的學習背景生活背景,才能夠和學生產生學習共鳴,了解每個階段學生關注的事件,才能夠有限展開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本節課進行的是《學習圖形》,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教師在了解了每名學生的背景下,根據學生的家庭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教師自身的教學目標展開了生活化教學的方案,在不改變原有教材內容的情況下,教師對生活中的一些素材進行了收集整理,進行有效的運用,根據學生最感興趣的生活話題與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總結,形成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情景模式,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 PPT,將生活物件以數學圖形展開分析講解,學生在學習中數學知識有了新的成長,同時對于生活物件有了新的認知,在此基礎教師再引領學生學習各種形狀,學生對于改形式的學習方式接受度高,學習效率也有所提升。
三、與思維方式有效結合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不難發現在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了鍛煉,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能夠大膽的去聯想,在思考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隨之提升。通過遇到問題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能夠以綜合并且全面的態度來審視問題,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式,在一段時間以后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自主學習能力也進步許多。在剛開始進行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降低學習難度,不要在一開始給與學生態度的壓力,反而產生厭學的心理狀態,在逐步加強的學習中學生對于抽象科目學習將會有明顯改善的學習態度。
例如,在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初步的加減法的時候,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思維特征未學生設置一些與本節課相關的游戲“擊鼓傳花”,該游戲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并幫助學生逐漸忘記固有的學習思維。在剛開始“游戲”的時候學生有出現疑惑的部分教師及時的與學生溝通,對學生疑惑的部分及時的答疑解惑,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對于這種游戲參與度極高,在不刻意的狀態中便已經有了許多學習收獲。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去體現,除了游戲之外還可以為學生講故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生通過學習了數學觀察生活的主動性,在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方式。
四、開展生活化的評價
有效的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為學生提供改進的方向,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可以通過生活要素的結合來進行生活評價,以提高評價的有效性。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他們學習后的進步,因此,在進行生活評價時,還應注意差異,使所有學生都能通過評價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例如,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可以用積極的態度,團結和友愛,有學習的熱情之類的評語給學生前進的希望與動力。具有良好接受能力的學生可以使用諸如防止自大和浮躁的措辭,并繼續努力幫助他們實現目標,這樣,評估的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學生也將在數學學習中達到更高的水平。
五、結語
生活化的小數數學教學方式是當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同時也是在這個時代中科學的、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調動積極性的同時提升學習質量,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天榮.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內涵研究[J].考試周刊,2021(13):83-84.
[2]王興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學周刊,2021(08):21-22.
[3]馬惠娟.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J].知識文庫,2021(0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