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碩
摘 要:在音樂教學中,合唱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在小學教學中,從小培養學生的合唱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對于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合唱對于學生的作用很大,一方面,合唱對于學生的思維啟迪很大,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在大家一起合唱的過程中,可以營造一種更加濃厚的音樂環境,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歡。另一方面,合唱可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合唱讓他們學會了彼此配合,讓他們懂得了什么是大家好才是個人好,什么是舍小我去體現大我。同時,通過合唱可以讓學生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對于以后合作交流奠定一定的基礎。小學音樂合唱對于學生個性的培養以及完善,對于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好的啟發,那么在當今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去提高合唱水平呢?下面我就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的有效策略展開敘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
在當今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也存在很多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對于合唱的興趣不高,小學生個性更加明顯,都想表現自我,讓大家看到自我的優秀,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肯定,因此導致他們不喜歡合唱,而且在合唱過程中,要遵守很多規則,這導致他們對合唱更沒有興趣了。二是學生合唱水平參差不去,合唱看似是所有人都參與其中,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卻在其中渾水摸魚,沒有發聲;三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式有待提高,對于小學生,要制定符合他們的教學活動,要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喜歡音樂合唱,下文我想詳細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我的建議,即:激發學生對合唱的興趣、科學的指導學生合唱的技巧、多元化方式輔導學生合唱這三方面來介紹。
一、激發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或是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我認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從來兩方面考慮提高學生的合唱興趣。一是教師要從自身出發,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影響很大,所以教師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行為,首先,在行為作風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信服;其次,教師要有豐富的音樂知識,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讓學生信服的解釋;再者,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態度,小學生的情感更加明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對學生耐心點,學生喜歡教師,自然而然就喜歡音樂課,音樂合唱了。二是教師要科學的設計教學活動,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出學生的內容,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一些事情來激發學生對于合唱的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學習和練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大合唱練習過程中,有些是男女分開唱,但是有一部分學生一直記不得,該自己唱的時候忘記唱了,沒有輪到自己唱,卻和其他人一起唱,影響了整個合唱練習的順利進行。對待這種情況,教師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小學生犯錯是常態,但是如何幫助他們改正才是首要任務。學生忘記自己的部分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采用更加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提高大家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將該學生唱的部分用一些有趣的語言或是故事給他們串起來,增強學生的注意力。
二、科學的指導學生合唱的技巧
掌握科學的合唱技巧是提高合唱水平的硬核技術。在合唱教學中,第一要掌握的是發生的技巧。練習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告訴學生怎么發音,更多的是要給學生示范,在示范結束后,讓學生自己再聯系,教師則是一個一個的檢查學生的發音是否正確,發音存在問題的教師要及時指出來,幫助他們改正。第二合唱中的表情,在一定程度上,面部表情可以體現出歌唱者的情感,字合唱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將歌曲中蘊含的感情體現在面部表情上,淋漓盡致的體現出合唱中的感情;三是引導學生如何配合。配合在音樂合唱中至關重要,教師要訓練學生在合唱中如何發揚自己的有點,避過自己的缺點,如何將自己的優勢融合在合唱比賽中,成為合唱中的優點,而非在合唱中非常刺耳。
例如,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正確的呼吸,首先,讓學生雙手叉腰,先自然的呼吸做好呼吸練習的準備,當開始練習時,要求學生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在進行訓練時前前期要求學生吸與吐時值相等進而再做到吸氣時比自然吸氣時的吸氣量要多一些,而吐氣的時值盡量延長,吐氣越慢越好。要求做到“勻、慢、穩”,且要形成平直的線條,注意恒速持續。為了讓學生對呼吸概念有個明顯的界定,教師可以點一個蠟燭,在呼吸的時候,就像吹蠟燭的火苗,讓火苗不要有左右晃動般的感覺。通過教師形象有認真的指導,學生會掌握呼吸中的一些基本技巧,會快速的提高合唱水平。
三、多元化方式輔導學生合唱
在小學一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一是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想象去更好的抒發歌曲的感情。合唱不僅僅唱出氣勢,更是通過同學之間的配合去唱出歌曲中蘊含的感情,想象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在練習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歌詞腦海中想象出當時的場景,就會發現合唱不是在唱歌,而是在表現當時的情景,是一種傳遞感情和刻畫畫面的一種手段;二是要分角色進行合唱練習,對于一些場景柔和的、感情細膩的,教師可以選擇讓女同學來唱,對于一些感情比較豪放的可以讓男同學來唱。此外,在合唱練習中,教師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學工具,像鋼琴、笛子和古箏等,去襯托特定的氛圍,讓學生的合唱更具感情,進行的更加順利。
例如,在《茉莉花》這首歌進行合唱練習時,教師可以借助電子琴來輔助教學,在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注意聽,當教師彈到哪個音時學生開始唱,當彈哪個音樂時是男生唱,哪個音節時女生開始唱,哪些音節是一起合唱,借助電子琴,不僅可以營造一種輕快的環境,還可以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醒學生。又比如在練習《老鳥,小鳥》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飾演老鳥,一組飾演老鳥,根據發音的不同,將老鳥幽遠和小鳥清脆的聲音混合在一起。總之,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效率提升幫助很大,教師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善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要從自身和學生兩個方面出發,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合唱技巧,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來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彩珍.淺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與實施方法[J].教師,2019,000(018):93-94.
[2]廖慶紅.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戲劇之家,2020(2):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