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
摘 要:小學階段美術課堂中,美術欣賞的教學內容是美術教學的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術教學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通過開展美術欣賞的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得到提升,不斷的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感。審美感的培養是從學生小學到大學逐漸培養的,小學時期,由于學生年齡小,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學生們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比較差,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時,需要針對小學生的特征開展教學,培養好學生的審美素養。本文基于此,探討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趣味性;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引言
小學階段,每個孩子都是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們的心理世界能夠不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限制以及約束而自由的想象,并且他們能夠勇敢的探索內心世界以及現實世界。所以,在這個階段的任何教學都需要關注學生的這一特點,美術教學的摸底是為了能夠將學生的創造天賦激發出來,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美術教師是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征以及教材的內容來靈活的選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初動力,因此美術的教學需要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參與到美術的課程中。
一、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一)家庭因素
在學生上小學之前,很多的父母會培養孩子畫畫的興趣,給孩子報各類的興趣班。但是上小學之后,大多數父母總是以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這便使得很多的孩子認為學習的成績是主要的,愛好是其次的。從而形成了畫畫只是玩,成績才是最重要的社會環境[1]。這樣的現象忽略了兒童的身心發展與認知事物的關系,父母只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各種興趣以及能力的培養的忽視,還有些家長會強烈的要求他們學習文化知識,這樣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被扼殺了。
(二)學校因素
在過去,農村地區的一些學校沒有專業的美術老師,還有些學校不開設美術的課程。現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學校都有美術的課程,但是一些學校在對美術老師進行評估時,依然通過抽查學生繪畫技術作為評估老師的標準,這樣的評估方式直接導致一些教師可能會強迫學生依據設計的意圖進行繪畫創作,這便直接扼殺了學生發揮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這樣也是使得學生失去對美術的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2]。這樣的情況也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以及學生興趣的培養。在當今素質教育熱潮中,審美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提升小學美術欣賞趣味性的實踐策略
(一)依據學生特點選擇美術作品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時,進行有效的美術作品欣賞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不斷的提升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想要進行有效的美術欣賞教學,首先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選擇一些色彩比較豐富的美術作品,先用作品吸引學生,使得學生們能夠主動的參與到美術的教學課堂中,然后進行有效的美術欣賞教學[3]。比如在教學生們學習《瓜果飄香》這一節課程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美術作品先讓學生們進行欣賞,如教師選擇學生們在動畫片中見到的水果的動畫形象的作品來開始美術欣賞的教學,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奇形怪狀的水果照片,逐漸的引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和學習。這樣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引導學生開展美術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促使美術的教學質量提升。
(二)靈活的運用各種教學模式
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依據課本的內容來進行授課,在授課時需要靈活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的氣氛,營造出一種積極的、生動的教學場景來吸引學生,提升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4]。想要讓學生喜歡美術,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氛圍,這樣能夠讓學生放松,認為美術欣賞課堂是非常輕松愉快地課堂,進而不斷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以及探索美術作品,激發學生好奇心以及創造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對色彩、圖樣的敏感度提升。
(三)利用游戲進行小學美術鑒賞的教學
小學的美術老師在美術欣賞教學時可以借助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動力。由于小學年齡小,他們比較貪玩,對于游戲的活動他們通常興趣很高,游戲化教學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愛好來設置有特點的美術教學小游戲,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游戲能夠吸引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課堂上,通過游戲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審美能力。比如,教師讓學生自己設計小公主,小汽車或者小房子,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通知學生們帶上自己的玩具,在課堂開始后,讓學生組成小組,交換玩具,讓學生們對玩具的外觀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然后讓學生們自己臨摹喜歡的玩具,讓孩子們順其自然的投入到美術作品的創作中去。很多的學生看到玩具比較開心,這時他們在畫畫時帶著愉快的心情去畫畫,從而逐漸的愛上美術,培養學生們的藝術細胞,提升現代美術教學課堂的效率。
(四)戶外美術創作
藝術來源于生活,因此,美術也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美術是生活的提升,同時也是精神生活的升華。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若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合適,美術的教學將會變得非常的無聊,學生們對美術的學習完全沒有興趣,更是無法理解美術欣賞的含義。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引導學生,主動的走進大自然,去探索美術的奧秘,體驗生活與美術的奇妙,一些戶外的美術創作能夠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戶外的美術創作過程中教師再加以引導也是提升學生理解美術知識的一種方式。
三、結束語
總之,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標的深化,小學的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指導,美術教學過程中不斷探求新的方法來提升學生對美術欣賞教學的興趣。教師可以構建一些趣味化的課堂,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美術作品的欣賞、理解,促使學生們能夠不斷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葉瑩.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9):100-102.
[2]許毅云.小學美術“欣賞·評述”課教學探析[J].學周刊,2017(35):161-162.
[3]李萬華.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7(02):178.
[4]趙熙子.小學美術欣賞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7(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