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穎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河頭中學 江蘇常州 213200)
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初中體育課程有了長足發展。初中體育課程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教學內容,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大部分初中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并不是十分向往,缺乏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重點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培養出更多的新型人才,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教師應在體育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如果教師一味地強制學生參與,那么學生會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會厭惡上體育課,這對于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學生在學校不僅應該完成知識性的學習,而且應該注重身體的鍛煉,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這也是體育課的教學目標。
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雖然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人們的身體素質卻在不斷下降。現在的上班族基本上是長期坐著辦公,學生也是長時間在學校坐著聽課,甚至有些學生回家后還要繼續溫習功課至深夜。因此,家長更加關注學生在校的運動情況,體育課程也備受社會的關注。然而,有些初中生由于學習壓力大,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體育課上;有些教師講課的方式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都是導致學生積極性差的原因。
教師設置的課堂教學內容十分單一,僅僅是一些跑步、做體操等基礎訓練,學生日復一日地開展這些活動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體育課程時間長、沒有創新,學生就不會期待上體育課,反而覺得它是負擔則去躲避上體育課。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一味地聽老師講解并且完成老師設置的各項活動,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上體育課,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體現,這樣就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這項學習任務。如果想要學生主動地參與課程學習,那么教師應先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教學內容。為了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下來開展學習活動,讓他們形成熱愛體育的思維并了解體育課程的重要性。[1]
初中體育課程內容比較單一,只是一些課間操、跑步等基礎訓練。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體育課產生厭煩心理,降低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不斷地豐富課程內容,適當增加一些游戲環節,每節課抽出十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有在基礎教學之上進行適當延伸,豐富課堂內容,才能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積極性。[2]
初中體育課為了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教師應有效地設計初中課程,豐富課堂內容。例如,教師在進行“排球初步”時,可以適當延伸一些基礎性的知識,讓學生更加了解排球運動的規則,同時也要考慮到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是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精神。很多體育知識和實際應用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實踐過程當中可以將一些知識靈活地向學生展現,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初中體育課應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一方面,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認真探究學生的內心想法;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通過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課程,建立完善的并且符合教學實際的評價機制,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學習體育課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體育課的參與度。
總而言之,初中體育教學十分重要。在初中體育課上,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教師通過有效地開展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