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琴
摘要:微課教學已經成為線下教學越來越重要的補充教學手段。中職學校計算機微課教學的特點包括計算機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微課教學時間短、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基于以上特點,分析了微課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例如構建微課的教學模塊、分析微課教學場景、搭建微課教學邏輯、突出微課實踐技能,闡釋了互聯網+背景下微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優勢,明晰了微課教學與傳統線下教學的區別,為中職學校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微課;計算機教學
一、微課的內涵和背景探析
“微課”這一概念來自于英文字母“micro-lecture”。從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將計算機網絡與教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現代社會,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大,碎片化學習方式逐漸興起,地鐵、公交車、學校餐廳等不同場合都可以是學習的場所,學習的方式也更加靈活。近年來,“互聯網+”的概念席卷了各個領域,人們的衣、食、住、行似乎都與移動終端產生了密切的聯系,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在此大背景下,“互聯網+”教育也迸發出了新的火花。當代大學教育中,使用投影、PPT教案已經非常普遍,而微課則是將“互聯網+教育”從PC終端向移動終端邁出了一大步。
微課起始于2015年,在線教育機構微課網投資創建的移動學習 APP“微課圈”正式上線。這個APP以視頻為題材,通過不同視頻的剪輯,給學習者多角度的課程知識點解讀,還包含了精品課程、在線題庫、問題解答等各方面的內容,形成了從“課前—課中—課后”的全閉環式學習。“互聯網+”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微課,是個性化和碎片化學習方式的最優選擇。“微課”創始人 David Penrose認為:“‘微課在某些條件下是能夠達到與傳統授課方式相當的教學效果的,它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知識自主學習平臺,學習者能夠從自身需求出發,選擇知識點來完成學習,這種方法使得學習更具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效果。”[1]總而言之,微課就是互聯網技術發展與時代變革之下的教育界的新產物。
二、計算機微課教學的特點
(一)對計算機操作技能要求較高
計算機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是需要直接在PC終端進行操作的。因此,計算機課程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PC端的操作技能要求都比其他課程高。在計算機教學中,有大量的實操內容,需要學生在PC端自主操作。限于以上兩個原因,計算機教學中的微課教學不僅要有硬件設備,對計算機的操作技能要求也比較高。學生只有同時滿足了軟硬件條件,才能順利進行計算機的微課學習。另外,由于計算機微課教學主要是視頻或者語音等形式,并非一對一的講解,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或者在計算機實操上,沒有針對性的指導,會導致操作細節上的失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內容講解更加細致,操作步驟更詳細。
(二)教學時間較短
一般來說,微課等視頻教學,一個知識點的講解為一個視頻,時長為5—10分鐘。在短暫的微課教學視頻中,教師能夠運用的教學方法更加豐富,教學視頻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樣。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是,教師可以在短時間內教授一個知識點,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主題突出,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5—10分鐘的學習,讓他們能快速理解知識點,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實操演練,學習效果更好。
(三)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
微課的學習內容是教師提前錄制好的,學生可以不限時地自主播放,達到了隨時想學、隨時能學的目的。對于某個知識點薄弱的學生,還可以多次重復播放,而不像線下課程,教師講解一次之后,再無法進行第二次的重復。因此,微課學習的靈活性較強,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時間安排、接受強度等,進行有目的的學習,直到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因此,微課的教學模式,更加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驅性。在利用微課進行計算機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課外時間,而且可以選擇那些沒有充分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學習,并在觀看微課視頻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微課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在計算機實操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會花很長時間來研究和練習各種計算機實操技巧。為了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利用微課資源,中職學校可以構建一個校園微課共享平臺,將線上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教學補充方式,供廣大師生學習研究。
(一)微課教學的模塊構建
計算機教學微課,在內容上可分為知識點講解系列、課前輔導系列、課后鞏固系列、習題分析系列等。教師在錄制前,需針對課程教學的內容,選擇適合錄制視頻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程度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清何處應該重點講解,進行實操點撥;何處應該簡單講解,一筆帶過即可。課程錄制結束后,教師將視頻上傳。每個學生學習微課后,都會有獨一無二的感受和意見。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予針對性的講解,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答疑解惑,從而完成課上與課下的學習閉環流程。
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檢驗教學效果的標準都是學生對知識點是否真正消化并吸收。只有當學生將知識點轉化為實操能力的提升,教學才算完成。因此,線上教學或者線下教學,學生課后的復習鞏固階段非常重要。從這點上看,微課等線上教學模式可以不限次地幫助學生回憶課程知識點,從而從整體上提升課程的學習效果。
(二)計算機微課教學的場景分析
在日常生活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視頻隨處可見后,學生對于“微產品”的應用場景已經非常習慣,當“微課堂”“微計算”成為他們學習的內容時,大多數學生都對微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需把握學生這一心理動機,在計算機微課教學中,設計的教學內容既要符合中職計算機教學大綱的要求,同時又要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將所教的知識點立體化、形象化,在充分展現學習重點和難點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計算機微課最重要的載體是以視頻的方式展現的場景,因此要深入考慮到每個場景、素材、說明性的文字以及視頻的整體構架,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統觀全局,合理設計教學節奏,突出教學重點,優化教學細節,使整體課程生動有趣,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
(三)計算機微課教學的邏輯構建
計算機微課教學的邏輯構建要遵循微課視頻教學的特點,即時間短、體積小、教學內容集中等。所以在整合教學內容時,第一,要做到教學跨度不能過大,要集中一個知識點進行梳理,將一個知識點講深、講透,是微課教學的首要目標。第二,鑒于微課教學是一個連貫性的短視頻銜接,所以要全局掌握課程的教學大綱,對其進行精心設計和銜接,前后呼應,這樣不僅方便教師講解,同時便于學生記憶。第三,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十分注重實操性的課程,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必須重點體現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在實操演練時,需清楚地標明每個步驟的操作手法,已完成的部分用其他顏色標注,加以區分。當整個知識點講解完成時,教師可完整地將整個步驟演示一遍,以幫助學生鞏固。在涉及計算公式時,課件中一定要將公式的計算步驟、各項數值等清晰標注。第四,當下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因此,計算機微課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發揚創新精神。
(四)計算機微課教學的實踐技能
計算機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專業性人才。因此,在微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操技能是首要的教學目標。計算機微課的設計,要與線下應用緊密結合,通過實例操作、技能測試、設計方案等形式,幫助學生檢驗學習成果,鞏固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能力。微課的課程設計需在整體上層次分明,何時計算、何時操作、何時進入設計界面等,都必須有完整表述或者操作演練。一般來說,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成果均以一個完整的設計案例為呈現方式。所以,針對學習成果的講解,需注意學習內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學習一個完整的設計思路和操作步驟,對學生未來獨立設計內容,完成設計創作,會有很大幫助。此外,微課的錄制也并非一勞永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變化不斷觀察、學習,與學生同步發展,共同進步,才能與時俱進,保持高水平的教學。
與傳統的線下教學相比,微課教學具有其明顯的優勢,它實操性、針對性強,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后鞏固。但是,在我國目前的教學環境中,獨立的微課教學尚未完全實現,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還存在微課教學經驗不足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中職學校教師需明確微課教學的目標,積極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將微課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揚長避短,努力解決計算機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實際問題,幫助學生克服各類操作難題,培養深刻理解計算機理論并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巧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郭欣欣.“微課”該如何走進中職教育的課堂[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20).
責任編輯: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