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工作是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針對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工作實際,思考了幾方面的基本對策,以此加強高職院校的黨建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黨員發展;培養教育;思考
在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我國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思想多元化趨勢日益突出,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尤其是黨員發展工作帶來了挑戰。所以,高職院校黨組織應以學生黨員思想文化素養現狀為基礎,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工作。強化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思想信念,鍛造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過硬本領,提升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先進性及適切性。
一、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入黨動機不純,入黨前后表現不一
高職院校學生在入黨動機上存在一些不端正現象。他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對黨的認識不足,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和自身情緒的影響和制約,導致性格多變、目標易變、缺少堅持和穩定、看重個人得失,入黨動機具有明顯的目的性,比如來自家庭的壓力、就業的考慮、身份的炫耀等等,很少真正從理想信念的高度衡量“我為什么要入黨”,使學生的入黨動機帶有功利化、社會化。具體表現就是一些大學生入黨前后行為表現差異較大,在入黨前接受黨組織考驗時表現突出、勇挑重擔,無論學習還是學生干部工作上都積極向前,任勞任怨;但入黨之后就開始慢慢松懈、思想懈怠,工作往后躲。從這些思想和行為上可以看出,一些大學生的入黨初衷和動機并不純正,很難經得住考驗,長此下去必然會影響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二)學生教育培養效果不夠顯著
目前,學生黨員發展教育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即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階段、發展對象培養階段、預備黨員培養階段和黨員教育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內容也有差別。目前來看,一些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教育培養階段劃分較為明確,但各階段教育培養內容存在區分性不強、輕重協調不佳等問題。發展對象的培養階段可以說是學生黨員教育培養最為重要的階段,一般基層黨組織較為重視。但相對比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與預備黨員的培養階段,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大部分在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養階段很長時間內沒有真正發揮對發展對象的醞釀和選拔作用;預備黨員的教育階段持續時間相較于其他階段較短,因為受學制影響,預備黨員教育正處于頂崗實習期,基本不在學校,對培養教育帶來一定影響。因此,整體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的效果有些欠佳,使得學生黨員隊伍質量受到一定影響。
(三)部分高職院校黨組織發展黨員功能還不夠完善
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是與學生密切聯系的一個組織,不僅能夠將學校與學生關系聯系起來,同時還能夠在學生隊伍當中起到先鋒帶頭的作用,從根本上提升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確保學校黨建工作及其他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但部分高職院校黨組織在發展黨員時常以輔導員、班主任的意見為主,忽略了廣大學生的民主權利,存在著舞弊現象,導致一些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存在較為不公平現象。除此之外,學生黨支部在發展學生黨員時,偶爾會出現在黨員發展數量上攀比的現象,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學生黨員發展的質量。要全面提高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綜合質量和整體效率,就需要深入了解各方面情況,避免因疏忽而導致黨組織綜合素質被降低。
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發展培養教育工作的基本對策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學生入黨動機
只有思想政治立場堅定,才能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而要讓學生黨員一直堅定理想信念,一直保持思想政治觀的純潔性和穩定性,就需要學校的專職輔導員、班主任不斷的與學生保持溝通、談心談話,常就社會上發生的一些大事件進行探討,以便判斷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保持正確的態度與立場。如果發現在政治立場和表現上出現偏頗,作為輔導員、班主任,就要嚴肅、嚴格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力求他們不會受到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保證其穩定的思想政治狀況,端正其入黨動機。
(二)加強學生黨建工作隊伍,提高學生黨員整體質量
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樂于奉獻的高素質學生黨建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保證。加強學生黨建隊伍建設,一是應把政治素質高、黨性原則強、熱愛黨務工作的黨員同志安排到學生黨支部隊伍中。二是要重視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調動輔導員、班主任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合格的基層黨建工作者,樹立起培養學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仰。三是要有效發揮學生黨員在黨建隊伍中的主體作用,利用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生活的優勢,讓素質高的學生黨員帶動身邊的同學,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形,整體提高學生黨員質量。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員教育活動,增強政治素養
可以采用研討方式來對學生黨員開展理論學習教育工作。例如可以結合當前實際,學生思想特點,開展主題為“如果我是支部書記”的討論會議,積極調動學生黨員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黨員參與理論學習的興趣,達到較好的理論學習效果。還可以充分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授課方式,將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作為教育的重點工作,例如開展以“遠山的呼喚”“紅巖魂形象事跡報告展演”等主題活動,去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邀請優秀的黨員干部、身邊的榜樣進行宣講,使學生從精神上、心靈上都受到洗禮,以此增強學生的政治素養。此外,學生黨支部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活動,例如創建黨支部“網絡社區”等,為黨員接受理論教育和開展思想匯報會議提供穩定的平臺;組織觀看一些關于黨的影視,鼓勵撰寫觀后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活動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馬平野.新時代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現狀與對策[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9):19-22.
[2]盧旭錦.校企聯動提升學生黨員發展質量的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11):224-226.
[3]李榮華,廖舒怡.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當代職業教育,2011(08):22-23+80
[4]尹博.工作標準下大學生黨員教育發展創新路徑研究[J].知識經濟,2019(36):174-176.
作者簡介:
林露(1982—)女,滿族 遼寧遼陽市人,沈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黨建、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