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重要作用及將其生活化的策略,提出設話題、重實踐、多鼓勵、講創新的教學建議,從而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生活化 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請你支持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1-0042-02
新課程改革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入研究新的口語交際教學改革的理念、目標、方法、內容等,從不同角度探尋解決口語交際教學問題的措施。筆者認為,教師應秉持生活化的口語交際教學理念,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運用知識的方法。
一、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生活化現狀分析
傳統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存在以下問題:首先,部分教師忽視口語交際教學內涵的延伸,將口語交際教學視為簡單的聽說訓練過程,沒有將口語訓練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導致學生雖然在課堂上反復大量練習對話,卻無法在生活實際場景中恰當地運用所學知識,教學效果不理想。這種脫離生活的聽說重復訓練過于機械、枯燥,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極少用心傾聽他人的話語,與他人對話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生活化運用根本無從談起。部分教師為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采用“講故事”等方法,試圖延伸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卻最終導致口語交際教學過程演變成為學生“自說自話”的過程。由于口語交際教學課堂缺乏互動性,因而學生對口語交際課逐漸產生抵觸情緒,學習效率自然低下。
其次,小學口語交際教學逐漸淪為寫作教學的附庸。許多教師認為開展聽說練習活動的目的是服務于寫作教學,因而忽視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隨著學習負擔的加重,學生逐漸產生畏難情緒。而部分教師則缺乏連貫性思維,將口語交際課視為完全獨立的課程,忽視在日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聽讀習慣,這也是口語交際教學水平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
最后,教師在口語交際課堂中的指導缺乏針對性、科學性,沒有充分考慮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難以取得教學成效。
基于以上問題原因分析,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從口語交際教學的不同角度入手改變教學方式,如以生活化教學理念為指導,使學生掌握實用的口語交際知識并在實戰中增強交際能力。
二、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教師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取材,引導學生將學習成果運用于生活中,這一過程可以體現出口語交際教學生活化的價值。將生活素材融入口語交際教學中,既能提升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又能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一是富有生活氣息的口語交際教學能讓學生產生熟悉感,愿意主動與人交流;二是生活化的口語教學素材來源是豐富多樣的,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習興趣;三是現實的口語交際問題與場景能起到啟迪思維的作用,能讓學生發散思維,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具有積極的意義。當口語交際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他們內在需求的一部分時,學生的語言素養及學科綜合能力自然會獲得顯著提升。
三、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應當轉變思維,關注生成性教學資源和復雜性的內容,同時注重通過互動生成新的教學資源。下文以《請你支持我》這一教學主題為例,闡述將生活化理念滲透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一)設話題,創情境
小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知識與技能往往是以興趣為出發點,因而激發小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尤為重要。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創建口語交際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使學生感受到口語交際課堂的趣味性并主動參與課堂互動。例如,在課堂之初,筆者提出一個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遇到的難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最近,小明同學想要在家里養一只可愛的小狗,但是又怕媽媽不同意他養小狗,請問小明應該怎么做?請大家幫小明想想辦法。”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部分學生聯想到希望父母同意自己購買課外書、玩具的情景,思維由此得到啟發。然后,筆者要求學生圍繞這一話題進行討論,將自己置于小明同學的位置,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學生經過討論能產生新的思路和想法,教師再選擇多名學生展示討論成果,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如學生甲認為:小明同學應當對媽媽使用禮貌語言,表達對媽媽的尊重。學生乙認為:小明應該向媽媽說明養小狗的具體理由,且理由應該明確。同學丙認為:既然主要目的是說服媽媽同意自己養小狗,那就應該解決媽媽提出的問題,消除媽媽的疑慮。從學生的回答可知,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教師設置該情境的意圖,還能將自己置于該情境中思考解決問題的初步策略,這為進一步深化口語交際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重實踐,多指導
口語交際教學的特征在于探索學習,不僅要培育學生表達自我的勇氣,還要使學生在自我展示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表達模式。學生經過情景討論后漸入佳境,這時,筆者及時揭示本節課的教學課題《請你支持我》,而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回憶:我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場合可能需要尋求他人的支持?不同場合中尋求他人支持的方式、所說的話語都是一樣的嗎?尋求他人支持的時候我們需要準備些什么?如果他人不同意我們的想法,我們如何勸說他人支持我們的想法?部分學生的聯想能力較弱,無法依靠分析生活經驗得出問題答案。為了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指導,筆者讓學生翻閱課本,從課本中獲得啟發:“大家翻開課本,看一看課本中有沒有給我們提示。”或是鼓勵創造性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使其他學生受到啟發。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傾聽他人發言得到啟發,在向他人表示請求及解釋理由時話語出現了明顯變化,但表達方式還比較稚嫩,尚未達到規范化水平,這是由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到自身發展階段的限制,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實現不同階段的口語交際目標。為了提升學生運用規范化語言的能力,同時培育學生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筆者利用多媒體工具播放兩段各有特色的視頻:兩段視頻中各有一個小朋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請求并闡述理由。視頻中的表達風格富有吸引力,能夠為學生起到模范作用,筆者借助視頻引導學生適當改變表達的方式,使所述話語更具吸引力,而后要求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組員間相互評價,以此檢驗表述內容、語氣、禮貌用語是否恰當,是否具有吸引力。經過小組討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呈現階梯式發展的趨勢,這正是口語交際課堂的價值所在。
(三)重評價,多鼓勵
小學生對長輩的話語較為敏感,特別是教師的鼓勵,其對激勵學生堅持學習、啟迪學生思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在受到教師鼓勵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自信心不斷積累,在課堂中的表現會更加活躍。在課堂之初,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當傾向于尋找表達中的亮點,如學生能夠通過換位思考想到小明同學和他的媽媽是晚輩與長輩的關系,因而在交流過程中應使用“您”而非“你”等稱謂。又如,學生能夠聯想到溝通過程中,小明同學的媽媽可能對小明養小動物的行為提出反對意見,因此小明需要做好準備,向媽媽解釋養小狗的原因或是闡述自己養小狗的計劃,這表明學生的思考內容較為全面。當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匯報學習成果時,教師評價的重點在于學生是否正確歸納小組討論的成果,是否能夠以精煉的方式展示這一成果,并基于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估做出科學指導。小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在表達觀點的過程中得到愉悅的學習體驗,也逐漸學會辨析他人的觀點、發掘自我潛能,學習動力不斷增強。
(四)重應用,講創新
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自由表達自我,并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創新思維。教師可以在口語交際課堂中拓寬生活情景,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同時將所學知識投入實踐之中。例如,部分學生喜歡在周末與同學外出游玩,但難免會遇到有同學出于各種原因不愿意外出的情況。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應當如何應對這一常見生活情景,使同學同意與自己外出游玩。這一情景與課堂之初設置的情景有所不同,情境中的兩個主體不再是長輩與晚輩的關系,而是平輩關系。同時,該情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直接相關,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教師還可將現代化交際元素融入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之中,體現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如引導學生利用微信與他人視頻交流,用所學知識勸說他人同意自己的想法。學生通過虛擬網絡與他人溝通交流,這是前所未有的課堂體驗。與此同時,讓學生通過鏡頭表達自我,能使實踐過程更具有挑戰性。經過訓練,學生逐漸形成網絡化的交際體驗,看待口語交際課堂的視角更為獨特。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站在育人的角度看待口語交際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現互動資源的整合,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口語交際教學中,充分預設生活情景,加強對學生的口語指導,使學生在運用口語知識與技能的現實情境中形成良好的交際習慣與較強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原僡.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6
[2]周建芝.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革新,2013(8)
[3]李春燕.讓“口語交際”生活化的運用研究[D].新智慧,2018(33)
作者簡介:林惠芳(1978— ),女,福建惠安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口語交際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