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優化,“轉轉課”是近年來在英語教學中興起的一種高效新模式。“轉轉課”是指同學科教師使用相同的教材就同一內容,結合教學實際構建不同風格的教學設計,或教師就同一教學內容,在不同的班級,塑造各具特色的創造性教學模式?!稗D轉課”模式能夠高效激發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課堂的創新,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群體的授課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該文通過教學實例對英語“轉轉課”的概念構成維度、優勢和實施原則等問題予以探討,目的是提升英語教師對“轉轉課”教研方式的理解和認識,立足教學實際,找到理論和實踐的契合點,積極促進高效課堂建設。
關鍵詞:初中英語? 轉轉課? 模式?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1(c)-0109-03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onversion Course
QIN Weili
(Chengjiapu Junior High School of Lintao County,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is also constantly optimized. The conversion class is a new and efficient mode that has emerged in English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The conversion course means that teachers of the same subject use the same teaching materials to construct different styles of teaching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practice, or teachers use the same teaching content to create unique and creative teaching models in different classes. Changing the course model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each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innovation of English classrooms,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find teach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student groups, 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uses teaching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conceptual dimensions, advantages, and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s of the English conversion course.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English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conversion course,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find the point of converg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Promote effici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Juniorn high school English; Conversion class; Mode; Thinking
“思想和思想碰撞、就會迸濺無數火花”準確地闡述了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內涵,在這一內涵的引導下“轉轉課”模式逐漸進入了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堂?!稗D轉課”模式通過教學參與者思想的碰撞,博采眾長,在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同一教師在不同的班級,通過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一課多教的目的。這種采取比較型的教學方式能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個性化教學構想,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教者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對教學規律的把握歷經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可明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1? “轉轉課”教學模式實踐
例如在My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s一課的教學中,筆者主要從課前、課中、課后3個環節進行了精準發力、高效突破。
1.1 課前準備階段
筆者和同組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正確解讀教材的編寫意圖,分析教材滲透的教學思想、科學方法,認真領會教材中蘊含的先進理念,通過進行集體備課每位教師都能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一起研究探討了教材的編排體系、作者意圖和指導思想等,然后按新課標教學要求,并在體現“生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了對突破教學重難點的設想,交換了可利用資源。
1.2 精彩的課堂
為此,筆者和同組張老師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達到了統一,但又從不同的視角對教材進行了個性化的解讀,對閱讀文本做出了基于智慧型的二次開發,對教學進行了不同分格、不同策略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一課多教”和“轉轉課”的教學思想與理念。
以教學導入為例:
Miss Zhang:
Miss Zhang在上課時讓學生跟著她一起畫一幅圖,在一筆一畫中,一個漂亮的漢堡呈現在了黑板上。老師直入主題:What's this? It's a hamburger. I think some of you like hamburgers very much. I like hamburgers best.然后說出本句的同義句My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s.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一邊練習畫畫,一邊學習新的語言知識。
Miss Qin:
在上課前,Miss Qin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讓學生們猜一猜,這個圓是什么?同學們的回答非常豐富,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生1:I think it's a ball. 生2:It's an apple. 生3:It's an orange. 生4:It's a hamburger.學生們的回答涵蓋面非常廣,不局限于食物,還有玩具、球類等,對于以前學過的知識做了一個很好的復習。當有同學猜到hamburger時,老師直接導入到今天的課題:My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s.新舊知識的結合水到渠成,非常巧妙地涉入正題,讓學生也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知識。
1.3 課后評價
課后筆者和張老師分別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簡單的說課,參與聽課的老師們也從教學目標、語言、設計、理念及學生活動等多方面進行了多層次的點評,并從側面、深層次進行了剖析,既挖掘了兩節課的閃光點,也提出了教與學過程中的眾多不足和提升教學實效的思路與建議。兩課在導入方面各有特點,而且結合課堂教學和老師們提出的改進意見,并再次整理后,在同年級的不同班級進行了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轉轉課”教學模式的優勢
借助學校的校本教研“轉轉課”這個交流平臺,筆者和同事們共享彼此的教學經驗,使不同的教學理念、方法和策略在多層面和多方位的交流中碰撞、升華,促進執教教師乃至整個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英語的教學質量,成功構建了高效課堂。
2.1 促進了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
對于教材內容,每位教師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每一次的教研課上教師對教材不同的思考角度、挖掘深度以及教學活動的不可預知性特點等因素讓每位教師基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環境差異產生不同的構想,由此開展了不斷變化而又充滿智慧的教學實踐,促進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和教學能力的提升。
2.2 強化了教師的個性教學
在壓力的促使下,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產生了變化,這樣就促使了教師精心備課,并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和優點來完成課堂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個人能力,也借助了集體的合作研討,有利于強化形成教師的個性教學風格。
2.3 緊密了教師之間的合作互助
每節課都各具風采,各有自己的亮點和獨到之處?!稗D轉課”只聽課、不評課是片面的。聽完課,教研組所有成員各自拿出自己的聽課記錄,回顧聽課過程,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優點要研討學習,不足要大膽提出,以便執教者在下一節課中反思、進步,建立默契而又充滿激情的團結合作、互助互進的關系交流氛圍,也為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平臺。
2.4 實踐了有效的校本教研
初中英語“轉轉課”模式以主題相同,施以不同的解決方式,切實地實踐了校本教研,教師圍繞統一教學內容,收集各種資源,學習相關理論,寫出教學設計并將這個設計付諸實施,反復實踐、探索、反思、改進,這符合校本研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檢驗解決的效果—發現新問題”的思想,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培養了教師的質疑精神,提高了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轉轉課”模式的思考
“轉轉課”是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材之間、教師與自我之間互動的多維度平臺,是教師個體與群體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在集體交流中,教師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意見建議,會促使每一位教師去思考自己觀點的片面性、正確性和可行性,“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初中英語“轉轉課”模式有效拓寬了執教者的教學視野,豐富了同行間的交流,而正是這種教研模式下的課堂里,我們看到了一種積極開放、互相融合、共同促進的教學新氣象,鼓勵著每一位教師在摸索中不斷前進,更讓初中英語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4? 結語
“風格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愿我們每個參與“轉轉課”教研的英語教師都能用這種教研方式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通過師生互動、思想碰撞、心靈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打造出英語教學的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 陳大蓮.從課堂教學分析的視角探討英語寫作教學——評《英語寫作教學》[J].當代教育科學,2017(7):2.
[2] 李佳霖.任務型語言教學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活動的調查研究[D].渤海大學,2018.
[3] 束定芳.外語教學應在傳統教學法與交際教學法之間尋求融合——李觀儀先生的外語教學觀及外語教學實踐主張[J].外語界,2019(2):16-23.
[4] 劉力達.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5] 孟祥芳,孫寶玲.5E探究性教學法對發展英語核心素養的促進作用[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18(4):46-49.
[6] 何煥煥.“英語流利說”在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9.
[7] 張英.過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寫作課堂上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秦偉麗(1983,10—),女,漢族,甘肅臨洮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