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婷
【摘要】班主任在踐行職責過程中,應努力走進學生,研究學生,以便順利建設班級,通過開展活動,從而培養優秀班集體,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職責;學生發展
優秀班級,不僅便于有效教學的進行,而且利于加強學生的群體意識,益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借鑒優秀班主任的實力與參閱部分班級管理名著,淺談如何踐行班主任職責,促進學生發展。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的我們應善于搭建“班級與學生”之間的橋梁。
一、 走進學生,研究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自從接手班級的那一刻起,便應扛起那份光榮卻又繁重的職責,履行掌舵者的責任,視學生為自己的“命運共同體”。
走進學生圈,融入學生心,有效了解學生是班級管理的良好開端。班主任應善于面對班級建設的不同時期,選擇與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了解學生。當處于班級建設初期,班主任可以通過書面調查以及座談,詳細與初步地了解整個班級群體與班級中每個個體;當處于班級建設與完善中,班主任應走入學生圈,與學生融為一體,處處留心,時時留意,事事關心,感受與觀察學生的變化,并予以適當地指導與引導,伴之必要的懲罰。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應牢記“只要班級存在,了解學生必在”。在整個研究學生的動態的過程中,我們應時刻告誡自己研究學生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我們應戴著愛的帽子去了解學生,應以尊重地方式去研究學生,讓學生愿意敞開心扉。
二、 加強班級建設,培優秀班集體
“培養優秀班集體”乃每個班主任夢寐以求的目標。于是,我們想方設法去探尋培養優秀班集體的方法。那何為優秀的班集體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必有共同點。優秀班集體必有一切為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標,攜之有一定民主的規章制度,附之良好的班風與學風,而每位成員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的事物管理與活動中,從而能夠健康地成長,積極地學習。
首先,班主任在班級建設班級過程中,一定要有眼光,也就是說班主任應結合班級整體情況與學生個體情況以及整個學校的校風與校規等確立短期、中期與長期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確定過程應該有全體學生的參與,學生只有清楚地了解班級的各項目標才能很好地融入這個大家庭,管理自己的行為。但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意志力比較薄弱,易動搖,自制力不強,故在落實目標的途中,我們應予以必要的班級規章制度做繩索,讓學生清晰地明確哪些能為、哪些不能為,并應實時監督與調控。發現優秀的行為應及時表揚;發現不好的行為必需指出與教育,予以矯正,并實時監督,看其改正程度。但面對不同的學生時,我們應采取不同的措施,讓其心甘情愿向上發展。
可與之同時,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全班四五十人需要管理與教育、關心與愛護。于是乎,尋找得力的助手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成立得力的班委。值得提醒的是,在成立班委時,我們應持民主的態度,可以讓學生自我推薦、學生互鑒,教師舉薦等多種方式,這樣提高班級成員對班委的信服程度。而且, 最好成立“班級檢察院”,了解“學聲”,應實施調控班委成員,讓每位學生感受到公平性,也提高每位班委成員的紀律性與責任心。同時,我們應盡量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班級的小主人,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營造“你管我,我管你”,最后能夠達到自我管理的局面,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
三、開展多彩活動,促進多元發展
每位學生都是有靈魂的,都是有著獨立思考能力的。在他們可愛的皮囊下藏著多元的思想,隱藏著多維的發展能力與程度。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正處于發展的高峰期,我們應善于抓住機會,為他們的多元發展提供舞臺。我們熟知大部分小學生骨子里易于表現,愛于展示自己,望于獲得大家的認可,享受于每次掌聲。所以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應抓住此特點,為學生搭建一定的平臺,而活動即是最好的舞臺。
多彩的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樂趣,使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活動能夠發展學生的社交與組織能力,利于學生今后走入社會;當然,活動能夠增強班級凝聚力, 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還有,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歸屬感與榮譽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幸福感;順之,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燃燒自己;最后,活動能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愛的橋梁”,共同發展,互敬互愛。
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應該每次的活動目標都是多樣的,而學生是多種的,所以在組織活動時,應“活動盡學生用,百花爭艷”,讓每位學生感受到參與活動是樂趣的、 舒適的,而不是為了 “活動而活動”,也不是“為了任務而活動”。總之,我們應讓學生 在享受多彩的活動中,能夠加強道德建設,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安全、紀律等意識, 感受人文氣息,增強藝術表現力,發展各項能力,從而愛上班級、愛上校園。
四、多元評價,生生發展
“每位學生都是一顆閃亮的星星”,他們身上閃耀著多彩的亮點,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不足點。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班主任,一定要恰當地評價每位孩子,且應明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孩子更好地發展,促使班級良性發展。
不管是在過程性評價中,還是在結果性評價中,班主任應關注以下幾點措施。第一, 我們既可以適時口頭評價孩子,還可以用書面的形式去評價學生,也就是說關注評價方式之多樣;第二,我們既可以自己評價學生,也可以傾聽其他教師評價意見,還可以聆聽學生之間的評論,當然也應細聽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也就是評價主體之多元;第 三,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評價學生避免“光環效應”,切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持有“分數定人”的迂腐思想。我們既要關注學生之德,又要關注學生之智,還要關注學生之能,也要關注學生之美。這就要求我們時刻相信與尊重每位孩子,讓其得到生動活潑而又充分地發展。
班主任的工作“繁不勝防”,看似簡單卻繁瑣,看似輕松卻瑣碎,看似有規則卻無定法。故而我們每位班主任應踐行自己的職責,持有耐心與愛心去關心這個集體中的每位孩子,促其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多元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宿彩虹.如何做一名優秀班主任[J].學周刊,2013(16):190.
[2]孫娜.我們距離優秀班主任還有多遠[J].教學與管理,2014(02):11-12.
[3]丁艷.新時期優秀班主任的基本素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7(01):12.
[4]胡金波.優秀班主任的三大境界[J].人民教育,2014(23):8-9.
[5]王維審.優秀班主任的五種意識[J].教學與管理,2015(13):29-31.